正文 及時恰當的道歉能成功取得諒解(1 / 2)

百密難免有一疏,人人都可能犯錯。

某食品公司一向有良好的信譽和口碑。有顧客購買了一箱獨立包裝的餅幹,發現其中一盒包裝已破損且有黴斑,於是向公司提出投訴和索賠。食品公司接到投訴電話後立刻派人前往驗證,並很快換給顧客一箱餅幹。另外贈送了一箱新品種的餅幹。食品公司的工作人員鄭重向顧客道歉,並表示謝謝顧客的監督和提醒,希望公司的失誤沒有給他帶來太大的不快。顧客對食品公司的做法深感滿意。隨後成了該食品公司的忠實顧客。

“對不起”不是萬能的,但它的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過失。無論你犯錯的原因是什麼,也無論錯誤大小,盡可能早地道歉,是毋庸置疑的。對於個人,道歉能挽回僵化的私人關係,對於企業、集體,道歉能挽回物質或名譽上的損失。如果你冒犯了朋友,道歉也許能讓你挽回友誼;如果你失禮於客戶,道歉也許能讓你挽回訂單;如果你令員工失望,道歉也許能挽回你的威信。某些情況下,預見到危機後及時、甚至提前道歉,你能收到“打預防針”的效果,從而使你免除不良後果出現後的尷尬。

道歉不僅要及時,還要恰當,否則無法取得別人的真誠諒解,你與別人的交往,必然會因為不盡如人意的道歉而遭遇障礙。

如果是工作中發生的誤解和矛盾,要從工作的角度,從職責的角度進行道歉;如果是個人之間的矛盾,就需要從雙方關係與感情的角度去道歉;如果對方正在氣頭上,不妨等他心情平靜後再道歉。

道歉,謙恭而得體

使用禮貌用語。“請包涵”、“請原諒”、“深感慚愧”、“非常抱歉”、“失禮了”、“得罪了”等道歉用語,必不可少,這是語言上的基本禮貌。道歉時,話語要簡潔,不必重複囉嗦。道歉的理由要說到點兒上。明明你是因為沒有聽明白指示而導致工作出錯,你卻堅持以自己事務繁多為理由向領導道歉,領導可能會認為你不是在道歉,而是在向他發牢騷和示威。

選擇恰當的方式。所謂恰當的方式,一是你容易把握,一是對方容易接受。如果你覺得當麵道歉難以做到,實在張不開口說“對不起”,或者雙方距離較遠,你可以嚐試其他方式。比如打電話向對方道歉,托別人傳話表示歉意,用一份禮物表達歉意等等。好朋友吵架了,悄悄寫一張卡片,在上麵畫一個鞠躬的小人,就能表達歉意;與客戶溝通時得罪了對方,你可以寫一封情真意切的道歉信;親人之間鬧矛盾,該道歉的一方輕輕握握對方的手,一個自責的眼神就可以代表千言萬語。

陳宇和劉敏是好朋友。兩個人一起為學校做一個宣傳網站。網站被惡意入侵,急性子的劉敏找到陳宇,劈頭蓋臉地批評了陳宇一頓。陳宇壓住怒火,仔細分析過程,尋找原因。結果顯示,是劉敏沒有做好網站的防護工作。劉敏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一下子理虧,但又礙於麵子,不肯當麵向陳宇道歉。劉敏加班加點趕完自己的工作後,製作了一個電子卡片,上麵寫了一段道歉的話,配上卡通圖片和好聽的音樂,發給陳宇。陳宇收到電子版“道歉信”後,馬上給劉敏打電話說:“你呀!幹什麼事都急,但又懶得做‘精品’。幸虧我了解你。算了,你別放在心上了,以後專業一點就好了!”兩人的矛盾也就此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