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
路橋的十裏長街太出名了,過去,它就是有名的集市,“萬物湧市,萬商雲集”,如今,每到農曆逢三逢八的日子,人們還是湧到老街趕集。
老街買啥東西都容易,但要停輛車,可就難了。
418
奇怪得很,路橋人隨隨便便辦什麼市場,辦一個,興一個。而一些地方,常常是認認真真辦一個市場,不過辦一個,倒一個。
路橋人得意地說,沒辦法,我們這裏人氣旺,風水好,能聚財。
419
路橋人太勤勞太能吃苦了,天不亮這裏的市場就開門了,這裏的銀行開門也早。全國各地的銀行,都是八點半開門,五點關門,路橋本地的銀行,像泰隆銀行什麼的,早上七點半就開門了,一直營業到晚上六點半才關門,這種服務小微的理念,連李克強總理都點讚。
420
說到路橋,李書福肯定繞不過去。20世紀90年代,吉利汽車的掌門人李書福,出道沒多久,我去采訪他時,他還是一副農民洗腳剛上岸的樣子,因為腳受傷了,他就把腳擱在大班桌上,神色自如地接受我的采訪。
而現在,見過大世麵的李書福,言談舉止相當有氣勢。雖然李書福身家不菲,但他總是身著廉價的藍色西裝、灰色襪子、略帶破損的皮鞋。他還把自己配治失眠的藥丸到處送,在台灣因天熱,光膀子穿件西裝。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還是路橋人的做派。隻不過,沒出名之前,人家覺得此舉是粗野,出了名後,就叫灑脫。
421
李書福名言很多,最出名的一句話是:汽車嗎,就是四個輪子加兩張沙發,再加一個方向盤一個發動機一個車殼,沒什麼大花頭。李書福的造車夢是這樣開始的:1989年,李書福花6萬元買了一輛深圳產轎車,把車子拆了一遍,發現汽車裏並沒啥高科技的東西。
過了幾年,李書福又買了一台奔馳,拆拆裝裝,反複了多次,心裏有底了,於是他宣布:他要造汽車了。這一年,是1995年。
當時很多台州人都說,李書福咯癲人,要是真能搞出汽車來,那是“黃角變麒麟”“冷飯抽芽三四寸”。
令台州人大跌眼鏡的是,黃角真的變麒麟了,冷飯也果然抽芽三四寸了。李書福,成了“中國夢”的代表人物。那些當年說風涼話的台州人不得不承認,自己看人看走眼了。
422
路橋人好像做什麼生意都能賺錢,他們賣針頭線腦能賺錢,他們賣豪車二手車能賺錢,他們就是賣廢銅爛鐵,也能賺來大把大把的票子。
423
路橋的馬路上,裝運廢舊物資的大卡車與奔馳寶馬車並駕齊驅。
在路橋,各種各樣的車,有名車如卡宴或奔馳、有大貨車、有三輪車,還有黃包車、摩托車、自行車、殘疾車等,擠在一條道上。
路橋的行人膽子也大,不懼怕車流,旁若無人在車流中勢如破竹穿行。
這種雜亂無章,常讓人產生無序感。不過,也許正是這種無序,讓當初的路橋人少了許多束縛,從而成就了今天的繁華。路橋人對這個城市的態度,篡改張楚唱的一句歌詞就是“你說這個城市有點亂,我覺得你很有意思”。
424
下班高峰期,路橋的南官大道經常堵成一團。一位來出差的上海帥哥說到路橋堵車與上海堵車的區別,他說,在上海開車,前麵的車道上,幾列就是幾列,在路橋開車,開著開著,因為車子胡亂夾塞,兩列會變成三列,三列又會變成四列的。
425
路橋有些馬路給人的感覺好像印度的孟買,街上有無處不在的豪車,也有無處不在的三輪卡、殘疾車,後者完全不守章法,在車流中見縫插針亂竄。
路橋的三輪卡、殘疾車一不小心碰擦了豪車是常有的事,車主掉頭就跑,扔下三輪車也不要了,反正破三輪車也不值幾個錢,要是豪車車主揪住他們賠錢,那可不是小數目。
426
一般來說,經濟發達的地方,玩攝影的人就多,比如玉環。但路橋是個例外,路橋人不愛玩攝影,喜歡玩麻將。
427
路橋的農民企業家有時簡直像詩人,被廣汽兼並前的吉奧曾生產皮卡,它的一個廣告詞,不像廣告語,簡直就是散文詩:“曆史的風沙卷過蒼茫大地,當盞盞車燈彙成了都市的街燈,當汽車喇叭的鳴叫代替了遠古的駝鈴,汽車文明走進了人們的生活。而中國的農民對汽車懷有同樣的夢想,他們渴望載物旅途中也能享受乘坐家用轎車的舒適感。”
428
誰說路橋隻有銅臭味,路橋的南官人文大講堂,文化味就很濃。
429
台州人如果說一個人過日子會算計,就說這個人“算子精”,我覺得,要說算子,那路橋人絕對是神算子、鐵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