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名醫王景弘(3 / 3)

我說:“你說過到這裏回答我的三個問題。”

“知道我為什麼選擇這種見麵方式?”她反問道。

“想勾起我的回憶,可惜效果一般,除了記得鑽過地洞,其它一片空白。”

她聳聳肩:“很遺憾,這件事隻能靠你自己。”

我衝她怒目而視:“什麼?你約我到這個鬼地方來就是告訴我你什麼都不知道?”

她站起來走到我麵前,兩人相距不足二十厘米,鼻息間頓時充盈著一股清清冷冷的香味。

“兩年來我踏遍穀城市每個醫院,走遍穀城市每條街道,目的隻有一個------尋找你的下落,這期間你做了什麼?結婚、離婚、喝酒、聊天,”她纖長的手指依次劃過我的額頭、鼻子和下巴,“注意我坐的位置,右墓室,請記住我們舉行過正式的訂婚儀式,不管你娶過多少女人,我都是你生命中的第一個,以後下葬我必須在右邊,我是正房,其它女人隻能算偏室。”

我啼笑皆非,在陰氣森森的地下墓室談論感情,而且涉及到死後排名順序,實在有點荒唐。

穆林打岔道:“說了半天還沒指教你的名字,你不會真叫慕雲吧?”

她莞爾一笑:“我叫珊瑚,談珊瑚。”

穆林道:“談小姐,關於黃非的過去,你能提供哪些資料?”

她兩手插在風衣口袋裏,微微頜首,象在回憶什麼,頃刻之後道:“這座古墓的主人叫王景弘,字慕雲,明代永樂年間人,蘇州名醫,五十歲時他將家產分給兩個兒子,自己隱居到穀城城南山畔遠避塵世潛心求道,活到九十七歲才坐化而亡,死後家人按照他的吩咐先將屍體封缸一年,一年後揭開缸屍體不腐,麵目栩栩如生,皮膚還有彈性,成為轟動一時的奇聞,此事穀城縣誌中亦有記載。”

我們心知她提起王景弘必有深意,均凝神聆聽。

“公元1405年即永樂三年,鄭和奉旨首次出使西洋,臨行時從蘇州挑選了一批名醫隨行,其中就有王景弘,當時船隊分寶船、馬船、糧船、坐船和戰船五種,他是鄭和所在的寶船上的六名貼身醫生之一,也參與過不少重大事件的策劃和決策,然而很奇怪,這些隨船醫生好象約好了似的沒有留下任何航海介紹和行醫記錄…….”

穆林道:“有關鄭和下西洋事件本身就是一個謎,出海幹什麼?遇到過什麼?有沒有達到目的?都是未解之謎,明憲宗時所有航海日誌和資料居然被一個叫劉大夏的官員輕而易舉地藏匿,後來被乾隆全部銷毀,這又是為什麼?鄭和身上的事用常理都解釋不通。”

珊瑚表示同意,續道:“由於資料缺失,寶船上六名醫生的身份也無法細考,包括王景弘在內隻查到兩個人,然而他們卻有幾點相似之處,第一,絕口不提下西洋的事,第二,墓室結構複雜,可能存在某種護墓生物,第三,傳家寶中都有一尊金羅漢。”

金羅漢!這是我第三次聽到這個詞。

穆林道:“講得很精彩,不過這些與黃非的身世有何關係?”

珊瑚不慌不忙道:“美國國家科學院克裏斯蒂教授認為幾位醫生與明朝最大的懸案------建文帝下落之謎有關,專程到中國進行考察,而你------黃非,就是探險隊成員之一。”

“探險隊?”我一頭霧水,“那我本來是幹什麼的?你……你是怎樣成為我未婚妻的?”

“這是你第一次主動關心我,我很高興,”她嫣然笑道,“你原來是武術教練,曾在全國武術比賽中獲得第六名,至於克裏斯蒂怎麼遇到你,為什麼邀請你參加,我也不清楚,因為我在你後麵加入探險隊,我們的愛情火花就是在探險過程中產生,克裏斯蒂專門為我們主持訂婚儀式……”

我迫不及待問:“昏迷之前發生了哪些事?”

珊瑚兩手一攤:“那天夜裏我們計劃進入這裏取出幹屍,臨行前克裏斯蒂血壓突然升高,呼吸急促,我陪他進城看急診,你帶著探險隊其它成員進墓,後來,後來就失去了聯係……”

“所有秘密都在幹屍身上?”穆林眼睛發亮。

“王景弘手中纏繞的牛皮索叫遊脈結,中國能解這種結的不超過五個人,黃非就是其中之一,據克裏斯蒂考證,王景弘與兩個兒子關係很差,來穀城之前整整兩年不與兒女們說話,可以想象如果他有傳家寶和重大秘密,寧可自己帶入墳墓也不會留給兒子,因此極有可能把想說的話寫在牛皮上。”

穆林脫口而出:“幹屍在張誌誠手中。”

珊瑚笑了笑,看著我悠然道:“他是你偏房的父親,為什麼不找他談談?”

“前偏房。”穆林擠眉弄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