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下午6點20分自習鈴很準時地奏響了。從6點20分到7點20分是學生的自習時間,也是班主任的訓話時間。陳老師輕盈地走進教室。她站在講台上目光炯炯地看著同學們說:“月考結束了,大家辛苦了,我想組織大家去搞一次野炊,與大自然來一個親密接觸,一來讓大家放鬆一下,減減壓,二來增強大家的動手能力,你們有沒有意見?”
“好!沒意見!”教室沸騰了,呐喊聲、歡笑聲、掌聲連成一片,此起彼伏,幾分鍾後才安靜下來。
陳老師說:“去什麼地方呢?大家推薦推薦。”
王濤站了起來:“老師,我外婆那裏有一條美麗的大河,寬闊幹淨的沙灘很適合搞野炊;河邊還有一塊碧綠的大草坪,我小時候跟著外婆去那裏放過牛;屋後有一個大山洞叫困龍洞,很好玩的,讀初二那年跟著表哥表姐去那裏玩過。離學校不太遠,大約二十多公裏吧。河邊不遠處有條公路,我們可以坐公汽去的。”
陳老師問:“你們同意去這個地方嗎?”
“同意。”異口同聲。
陳老師把臉轉向王濤問:“你說的這個地方叫什麼名字?”
“蛟灘。”
“那我們就去蛟灘吧,你們抽時間準備一下,炊具、菜、油鹽等等。”
“老師,我們去租車。”是張文莎的聲音,她拉著旁邊一個女同學的手站了起來,“我家鄰居就是開公汽的,我可以與他聯係。”
“行,這件事就交給你們辦。”
第二天上午一切準備就緒,公汽等在了學校門口,班幹部邀請了全體科任老師,但因為大部分老師其它班有課脫不開身,同去的隻有四個。
8點多鍾汽車載著鍋碗瓢盆,載著歡聲笑語,沐浴著金色的陽光歡快地朝蛟灘飛奔而去。
眨眼之間,蛟灘到了,同學們歡快地跳下汽車,向沙灘跑去,一路笑語,一路歌聲。
蛟灘被美麗的蛟河擁抱著,它的南麵是一片碧綠的田疇,北邊是連綿起伏的群山,山下散落著幾十煙人家。蛟河沿著山腳自西向東蜿蜒而去,幹淨柔軟的沙灘躺在蛟河的懷抱裏,安靜地曬著陽光。不遠處開闊的草地上,是一片濃密的綠色,微風吹來綠浪起伏。兩隻小黃牛在那裏慢條斯理吃著青草,一群雪白的羊兒在那裏咩咩地叫著。看著眼前的景色,陳老師不禁想起了《靜靜的頓河》裏那令人陶醉醉的風光。
同學們湧向沙灘,寧靜的沙灘熱鬧起來。大家把炊具放在了沙灘上,就開始上山撿柴了。愛靜的山被吵醒了。青黛色的山坡上,人影晃動著,說話聲、叫喊聲、哼歌聲,使整個山坡靈動起來,充滿了勃勃的生氣。
拾好柴的同學回到了沙灘上,沙灘於是又重新熱鬧起來。壘灶的壘灶,淘米的淘米,洗菜的洗菜。他們手忙嘴也忙,有時竊竊私語,有時開懷大笑,有時大聲地喊著同伴的名字。
王濤站在河中,雙手舉起一條小白刁,哈哈大笑,高喊著:“你們看,我捉到了一條魚。”孩子們驚呼起來,十幾個孩子挽起褲管紛紛蹚入河中。河水清澈見底,成群結隊的魚歡快的遊來遊去。孩子們歡笑著,追逐著,激起一片片水花。王濤說:“大家別吵,魚被我們嚇跑了。”於是大家安靜下來,不一會又有一個孩子興奮地高喊著我也捉到了一條魚,他把魚高高舉過頭頂,幾十束目光齊刷刷地射向他,隻見一尾大約十幾厘米長的小白刁在他手中拚命地翻轉著尾巴,於是引來一片喝彩。
不久灶也壘好了,沙灘上飄起縷縷炊煙,炊煙下穿梭著忙碌的身影,蛟河哼著小調邁著輕盈的步子向東款款而去。遠遠望去讓人疑心這是一幅畫。
四個老師分頭指導孩子們做菜,隻聽到這邊喊“老師放多少鹽?”,那邊喊“老師雞蛋怎麼炒?”他們來回奔跑著,巡回指導,忙得不亦樂乎。
當太陽走上頭頂的時候,十桌“滿漢全席”擺在了幹淨柔軟的沙灘上,沙灘上洋溢著歡樂氣氛。孩子們津津有味地吃著自己親手做的飯菜,感到無比的開心。他們爭先恐後地拉著老師去欣賞自己的手藝,張文莎往陳老師嘴裏塞上一片土豆調皮地問:“老師,好吃不?”“好吃!好吃!”陳老師忙不迭地回答。王濤把一條煎得黃燦燦的小白刁塞進陳老師口中,得意地問:“味道不錯吧?”陳老師連連點頭。
那邊有幾個同學往地裏、化學、英語老師們口裏塞著自己的拿手好菜,此時老師們口中是滿滿的“山珍海味”,心中是滿滿的幸福。甜甜的笑意飛上他們的嘴角,掛在他們的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