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1 / 3)

七月的青砰嶺,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時節之一,沈書琴和陳福嬌他們,下車後一直步行到青魚口,卻仍然沒有分手的意思。她對陳福嬌說自己現在,突然想念起吳花果來,這腳下的路正是她們從前,每天要共同走的路,前方也是她們,經常分手的地方,她們真想現在就見到她,可惜今天有些晚了,要是去吳家村,回到家可能很晚了,況且,身上還帶著行李,多有不便。於是貢家慧提議,要不明天就去吳花果家去看看她,早一天,肯定比晚一天好。因為大家都有點迫切,陳福嬌說,那事情就這麼定了,沈書琴又陪伴他們三人,一直走到烏鴉嘴。約定,明早烏鴉嘴碰麵,才依依不舍地離去,沈書琴突然感到,有一股熱情湧上心頭,還抱了每個人一下,陳福嬌也感到這種被抱的感覺,特別是她,她覺得沈書琴,越來越像一個母親式的人物。

回家後,已是傍晚,今年放假晚了一個禮拜,貢陳兩家人,一直翹首以盼,他們終於回來了。福嬌娘立刻下廚,為大家準備晚餐,要家慧回去放下行李,洗個臉就來,福生快去小賣鋪,買醬,油,醋,五香花生米,掛麵。家中即刻有了生機。

福嬌爸晚上回來,見到了女兒,從心眼裏感到高興,又飲了很多酒,讓她娘這幾天,改善一下夥食,過幾天有空,再去城裏,看看兒子和女兒。福萍的孩子已滿月了,她娘問福嬌放假前,怎麼不去看看哥嫂,姐姐,姐夫。福嬌說自己沒空,她爸說女兒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她娘說女兒大了,更應該聽話,她爸說“咱門就別惹孩子不高興了,好歹阿嬌現在已是遠近聞名的狀元,將來還不知道會嫁到哪裏,希望她別像老大老二,一年難得回來二次。”

這頓飯吃了很長時間,這似乎是陳家的慣例,貢家慧不等陳家人,吃完飯便要告辭,福嬌讓她回去打個招呼,晚上就在這裏睡,明天還要去吳家村。

早晨九點多鍾,他們就起床了,福嬌娘早早就起床,給他們蒸了饅頭,攤了麵餅。他們吃飽後,福嬌讓約春,帶上幾個饅頭作午餐,吳花果家裏條件不好,他們不打算在吳家吃飯。待他們三人,趕到烏鴉嘴,遠遠就看到,穿紅色新衣的沈書琴再等她們,四人見麵一陣歡喜,然後向吳家村走去。

一貫樸素的沈書琴,穿上了紅色的新衣,臉上也泛著紅光,比平日多了幾分嫵媚,貢家慧說她今天,就像新娘,福嬌也說她穿顏色亮的衣服,比平日那些灰暗的衣服,要好看得多。

“旅客同誌們,你們好,列車已到達終點站武昌車站……”伊小惠突然聽到一個極不和諧的聲音,出現在身邊,睜開眼一看,祖修美正站在她的床邊,看著她。

“準備下車吧!我們已經到了武昌站”祖修美。

伊小惠抬台環顧四周,發現自己正躺在,一空空蕩蕩的車廂裏,沉思的片刻,才想起自己是眼前的祖修美,從北京一起出發……

“不記得了吧?昨天我們一起上車”祖修美甜甜地微笑著說。

伊小惠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立刻翻身下床。抱歉地說:“我還在夢中,做夢。”

祖修美糾正到:“不是做夢,是窺視別人的過去。”並告伊小惠:這一天,她們三人見到了在家幫父母料理家務的吳花果。這是她們第一次去看吳花果,也是唯一的一次,後來因為學習任務一天比一天重,再也沒機會去看吳花果。1983年仍在學校讀高中的陳福嬌、沈書琴、寧超雪、梅衛紅、蘇美花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學,而單約春因父親平反,同年也回到了省城。不久參加了工作,後來又離開單位,開了一家書畫社,自己當了老板。陳福嬌1987年政法大學畢業後,分配到省公安廳文史資料處工作,與單約春組成了一個滿意的家庭。梅衛紅師範大學畢業後,在省城做了一名中學教師。而寧超雪大學畢業後,去了美國繼續深造,嫁給了一位台灣人,她的斯坦福大學的師兄。而沈書琴後來改學美術,大學畢業後嫁給了自己的老師,並一同去了美國。1996年沈書琴、寧超雪相約一起回國探親。見到了梅衛紅、陳福嬌、單約春。為此,單約春特意開車回老家接來了,都早已做了母親的貢家慧、蘇麗華、吳花果等中學同學。大家共同回首往事,感慨頗多。可大家對往事的記憶卻多有不一致。寧超雪聽大家講她的過去,感覺那是在講別人,根本就不是自己。所以沈書琴解釋說“因為大家變化很大,那時都很幼稚,現在聽起來就像是故事。這個故事在每個人心裏都不一樣,但大家都很上進,很刻苦,正是勤奮用功,堅持努力,才能改變鄉下孩子的命運。”

伊小惠落地後。指著下鋪說:“那個男人呢?”

“別人早下車了。”

“我昨天還沒看清楚他的模樣!”

“幹嘛要看清他的模樣”。她們拎著行李,邊往車廂外走邊說。

“我昨晚不是在看他做夢嗎?那是他的從前?”

“不是!那是他虛構的,自己的人生故事。”

走出新修的武昌站,祖修美打車,將伊小惠帶到了自己家中。

這是蛇山腳下的一棟舊式洋樓,大理石的牆基,紅誇的外牆,共三層,整個建築呈六角形。因山勢的影響,坐西朝東,三麵有巨大的木窗,二邊有小小的吊腳陽台,祖修美占據了三層的一整層,大約有一百多個平米。祖修美告訴伊小惠,這是自己祖父的宅邸,是一位早年,留學英國的醫學博士。父親也是學西醫的,遺憾終生的是,未能像祖父那樣留洋深造,上個世紀80年代在,繼承祖父的遺產後,便去死了。

她從小就在,這座房子裏長大,不過從前這房子歸公有,她家隻占有,三層的一半,房屋收回以後,樓上的那一家人才搬走了。而一樓,二樓的幾家住戶,因無處搬遷,一直還是住在這棟樓裏,每月象征性地交一點房租,和租公房沒有區別,住了將近20年。隻是,最近才聽說,因為城區改造,要建大批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他們將來都要搬到,政府提供的新居去。所以,幾戶人家現在,看見祖修美,格外熱情,非常留念這裏的生活,幾十年,還有兩年的時間,大家都要搬走了。

祖修美還介紹,武漢市是美國,地理雜誌上介紹的中國最大的城市,整個市區內有十幾座山,包括最著名的龜山,蛇山,以及鳳凰山,胭脂山,洪山,梅家山,小紅山,珞珈山等。市內還有一百多個湖泊,現在大部分,因用地的需要而填埋。

中國的第一大江長江,和漢江,從舊三鎮中間,都市最繁華的地方穿城而過,武漢大學是全國最大,最漂亮的大學。校園占據了幾座山頭,綿垣在碧波萬傾的東湖之濱,是全國最大最值得遊覽的名勝風景區。還有香火最旺的歸元寺,五百羅漢,也在全國大名鼎鼎。武漢的小吃,小口味最豐富,花色品種繁多,也是全國聞名。

不說不知道,伊小惠第一次到武漢,就聽說這麼多全國第一,真是意想不到的驚喜。

祖修美告訴她,這房子的馬路對麵,就是胭脂山,胭脂路走下坡就是糧道街,就是品嚐地道武漢小吃的好地方。糧道街上還一座和北京四中一樣有名的中學,武漢中學,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像董必武,周恩來,惲代英,英劍英,郭沫若,陳毅,徐向前等,在這裏工作生活過。不遠處還有毛澤東同誌,創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從這裏出門往右拐,就是中興名臣,張居正修建的張之洞。穿過蛇山就能看到,辛亥革命的紀念館和臨時總統府的紅樓。如果再加上漢陽的古琴台,晴川閣等景點,最起碼可以讓,伊小惠遊玩兩天。

祖修美一麵陪伊小惠,去品嚐武漢人的早點,一麵征求伊小惠的意見,是玩兩天回北京,還是堅持和自己一起去隕西。伊小惠態度很堅決,名勝古跡和美味小吃,和自己去隕西,尋訪神秘“度靈”人,並不衝突,隻是讓這次旅行,變得更好玩,更好吃,更有意義。況且,那天晚上的那個夢,還沒做完,她還是挺有收獲的,還想知道他們那幾個同學,未來的命運。

祖修美對她說,昨晚的那幾個人的命運,對她來說並不重量要,重要的是她應該明白一個道理,她現在的生活,就是那幾個同學,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夢想的生活。而她現在因為,生活在幸福美好的生活之中,反而品不出生活的味道,想尋求刺激,或渴望歌星,明星那種特別招搖,光彩照人的生活。

祖修美同樣可以,讓她體會一下明星的人生,讓她比較一下,兩種人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內心世界。那時,她自己自然會得出一個鮮明的結論。她並不喜歡那,看似光鮮的明星生活,更不需要冒險和刺激,她需要的是平平淡淡,普通人率真的生活。現在的伊小惠,才是最好的自己,重新找回自己健康的情感,美好的心靈,重建積極純粹的人生價值觀。

伊小惠聽說祖修美,可以讓她重複體驗一次明星的生活,樂不可吱。她說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她就希望,祖修美別像今天早晨那樣,讓她嘎然結束美夢,昨夜的幾個普通中學生的艱苦生活,都讓她有一份難舍之情,如果做了大名鼎鼎的歌影,影星,自己更不願意回到現實生活中。她情願在那眾星捧月一樣的風光生活中,一直活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