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2 / 2)

潘氏一愣,抹了抹淚,喚了聲“墨丫頭”,文芷和文硯二人又撲了上來,一人一聲親昵地叫著姐姐,這熟悉的家才感覺找了回來。

荷香早吩咐人上了許多小食,四人圍著暖爐,此刻互相看看,原本想說的話,都化成了濃濃笑意,傻嗬嗬地樂上了一陣,最後潘氏才想到此行目的,問道:“今早上皇帝傳旨讓我們進宮,說是你身子不好,究竟怎麼樣了?”

文墨開心過了頭,倒沒想到是皇帝下得旨,這時才轉過彎來,她心中湧起些甜,道:“老樣子,爹娘莫擔心。”

潘氏嗔怪:“如何不擔心,你身子可虧不得,我跟你父親不求別的,隻盼你在宮中平平安安就好。”

“娘瞧我哪兒不好了?”文墨轉了個圈,得意洋洋。

“是了是了,夫人不知,咱們皇帝可疼小姐了!”荷香在一旁幫腔,潘氏一愣,旋即喜上眉梢,握住女兒的手,感懷道:“如此甚好,你性子自小不好,如今進了宮,可要謹記著些,別再無遮無攔的……”

“哎呀,娘,這些我還不懂麼?”文墨撒嬌地挨著潘氏坐下,潘氏笑了笑,摟女兒在懷。

且說長青聽完鄭院使的稟報,這才來了鹹安宮,聽裏麵笑聲陣陣傳來,偶爾間或著文墨的笑聲,他聽在耳中,亦跟著歡喜。小平子扯著嗓子正要通傳,他擺了擺手,撩起衣擺,自顧走了進去。

眾人見皇帝來了,又要起來行禮,隻有文硯撲上前,毫不見外地甜甜叫了一聲“皇帝哥哥”,這四字便讓文墨想起那時三人之間的談話,不過才景祐二年間的事,怎麼竟恍如隔世般地遠!

長青滿意地揉了揉他的小腦袋,咧嘴笑道:“小硯兒真乖,都坐吧,莫多禮了。”

他牽著文硯過來坐下,對潘氏恭敬地行了禮,才坐至文墨身邊,問了幾句身子上的話,又嗔怪她總是看閑書。

文芷看在眼中,暗想這皇帝姐夫對姐姐倒不是不錯,可姐姐呢?她心下狐疑,這樣想著,遂又往姐姐那兒看去。姐妹倆心有靈犀地對視片刻,雖心知肚明,但誰都沒再提及過往之事。

幾人其樂融融地用完午膳,說了會話,長青才下旨命人好生送他們回府,又道找著機會便來宮裏坐坐,潘氏攜兩個小兒謝恩完才走了。

待送走家人,文墨又覺著累,懶懶得回暖閣,長青跟在後頭,笑眯眯地跟她討好處來了,文墨佯怒:“聖上,不用批折子麼?”

長青大喇喇地躺下,歎道:“朕今日起決心要做個徹頭徹尾的昏君,醉生夢死,纏綿花叢,人生快事也,省得外頭那幫人白費去了口舌。”

文墨斜睨了他一眼,也不怕別人聽去,點頭附和道:“好啊,大周難得出個昏君,就被我碰上,真難得!不過,”她眼珠一轉,說道:“溫柔鄉,英雄塚,聖上答應我的西南之事呢?可不能言而無信!”

長青捉住她的手,吻了吻,抱歉道:“今年隻怕不行,謝塵非一行還未回來,等前朝再安定些,朕帶你一並出去。”

文墨一副嫌棄的表情:“聖上,遊山玩水,勞民傷財,四處享樂,也是昏君所為,您這段數啊,還嫩了些!”

長青被噎得說不出話來,他翻身欺了上來,眼睛灼亮:“墨兒,你真是懂我!以後……”以後,他不敢想,更不敢說,他想了半晌,才正色囁嚅出了辛苦二字。

文墨狡黠一笑:“我懂,別人自然也懂,皇上不還有位青梅竹馬呢,她難道猜不透?還有皇祖母看中的那位……”

說到這兒,她自顧搖頭歎息:“罷了罷了,今年再使勁給皇上多進些新人來,這宮中才叫個熱鬧呢。等哪日啊,我看不明白你心思了,皇上,你就成了。”

他們難得如此敞開談論這些,雖是如猜啞謎一樣點到為止,但大家心下都明了,長青雖安心,但亦惶惶不安,若真有這一日,他連同剛才那個以後,一並不敢再想了。

景祐五年的春日,淩丞相長女和王太傅幺女,同一天進了宮,葉眉立為淑妃,居皇宮東側永華宮主位,瑤華立為寧妃,居皇宮東側毓枚宮主位。

這一日,天朗氣清,和風惠暢,是個很好的日子,文墨陪著長青在兩儀殿見了二人。

淩葉眉盈盈一笑,上前道了個請求,文墨一滯,心下忽然便生出些顫抖之意,不知為何,她竟與殿下瑤華相視一眼,她從那人眼中亦看到了同樣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