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告知,目前僅擁有台北憲兵隊。台北憲兵隊相當於“禦林軍”,職責是保衛“首都”,防止其他軍隊叛變。憲兵乃三軍之楷模,進入憲兵隊的官兵,事先需要作嚴格的甄選,包括:家世清白:家族成員中,直係親屬三代皆無前科記錄;憲兵當然不能太矮,也不能太高,男身高168厘米至185厘米,女158厘米至175厘米;體格健壯,麵貌清秀,無顏麵傷殘;高中以上學曆。
秘書還告知,台灣銀行憲兵隊不隸屬台北憲兵隊,直接隸屬憲兵司令部。駐紮地點為台北重慶南路1段120號的台灣銀行總行廳舍。薑伯倫作為隊長,今日便可以入住。台灣銀行憲兵隊的隊伍,尚在甄選之中,預計在半個月內可組建完畢。
得知薑伯倫是步行而來,黃司令官即派出一輛悍馬吉普車,送薑伯倫回國軍招待所,然後再前往台灣銀行總行廳舍入住。
也真巧,台北也有一條重慶南路。上海的重慶南路,離尚賢坊隻幾百米而已。
想不到,這一回要住在台北的重慶南路。
台北的重慶南路是一條重要的馬路,許多政府機關都在這條馬路上。這條路上最顯眼的,是一座紅白相間的大樓,那便是當年日本的總督府。中國的房屋大都朝南,這座總督府卻坐東朝西,據說是為了與中國大陸背道而馳。另外,總督府的紅白兩色,乃是日本國旗的基本色。從空中俯瞰,總督府呈“日”字形——大樓圍成長方形,中間的一排樓把長方形分切成對半。可以說,總督府的設計充滿日本特色。
總督府是當時台灣的最高建築,從城裏任何方向都可以見到總督府中間的高塔。作為日本殖民權力中心的總督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理所當然成為美國空軍的轟炸重點。1945年,總督府百分之八十被炸毀。
日本投降之後,1947年國民黨政府修複了總督府,向蔣介石六十大壽獻禮,命名為“介壽館”。薑伯倫在這幢大樓正門上方,看到國民黨元老吳稚暉所題“介壽館”三字。也真巧,蔣介石退往台灣之後,“介壽館”成了他的“總統府”。
台灣銀行總行與總督府緊緊相鄰,比肩而立。台灣銀行大樓很有氣派,長方形的文藝複興式建築,三層,外牆是白色花崗石,正麵是八根粗大的花崗石圓柱。大門之上,嵌著黑色的“台灣銀行”四個字。側麵圍牆上方,架著電網。薑伯倫住進了三樓的宿舍。
入住之後,薑伯倫試穿了憲兵製服,覺得比普通軍服質地好得多,樣子也“神氣”得多,帽徽、肩章是專門的“憲兵徽”,除了有青天白日標誌之外,還有荷花、梅花和稻禾圖案。薑伯倫試穿之後,折疊整齊,放入衣櫃之中,改穿便服。在他看來,平常還是穿便服方便,隻有值勤才穿憲兵服。
薑伯倫在宿舍細細閱讀憲兵司令部秘書給的關於憲兵的文件。從文件中得知,憲兵是具有司法權的軍隊,即有權對違反軍紀的官兵進行司法處理,所以是軍隊內的執法部隊,是軍隊內的警察。憲兵又是軍隊中最精銳的部隊,是衛戍“京畿”的主力部隊。憲兵司令部不受陸軍司令部的管轄,而是直屬“國防部”。
薑伯倫從文件中得知“憲兵徽”的含義:荷花代表憲兵出淤泥而不染,梅花代表不屈不撓、堅毅不拔的精神,而嘉禾代表昌隆祥瑞氣象。
薑伯倫從文件中還讀到由蔣介石親自作詞的《憲兵歌》,這才得知憲兵這支精銳之師是早在1924年由孫中山提議、蔣介石一手創辦的:
整軍飭紀 憲兵所司 民眾之褓 軍伍之師
以匡以導 必身先之 修己以教 教不虛施
充爾德性 肅爾威儀 大仁大勇 獨立不移
克勵爾學 務博爾知 唯勤唯敏 唯識之宜
軍有紀律 國有綱維 孰為之率 唯爾是資
完成革命 奠固邦基 匪異人任 念茲在茲
薑伯倫穿著便服,在台北重慶南路走了走。令薑伯倫高興的是,台北重慶南路有許多書店,對於喜歡讀書的他來說,這裏是最好的瀏覽世界名著、觸摸文化經典之所。遇到能夠引起他思想共鳴的書,當即買下,細細捧讀。即便是多少年之後,步入晚年的他仍愛到重慶南路逛書店,那本令他反複摩挲的洪範書店出版的簡媜的《水問》,就是在這裏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