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不敵眾的孤軍(2 / 2)

此時在金門島上,李良榮的第二十二兵團未走,而胡璉的十二兵團先是兩個團登陸金門,而在24日則有三個師抵達金門。這兩個兵團齊聚金門島,使國民黨守軍總兵力猛增至五萬人之多。此時隻有胡璉本人尚在趕往金門的軍艦上,得知金門島古寧頭海灘發生激戰,胡璉座艦開足馬力向金門前進。

葉飛在24日下達渡海命令時,國民黨守軍正在金門本島的西北海灘舉行反登陸演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24日下午,國民黨戰車(即坦克)第三團第一營三連一排的第66號坦克在演習中發生故障,履帶脫落,停在古寧頭海灘往內陸的要道上。排長楊展隻好下車修理,但是怎麼修都修不好,一直搞到天黑。於是調來65號、67號坦克來拖,拖不動。這三輛坦克就停在那裏,修到半夜,還沒有修好。

25日淩晨1時多,忽然傳來一聲劇烈的爆炸,那是國民黨二〇一師的突擊排排長卞立中在查哨時誤踩地雷。這一聲爆炸,把那些沉睡的國民黨士兵都驚醒了,以為“共軍來了”,紛紛進入陣地。

就在弄清楚是誤炸之後,準備撤銷警報之時,修坦克的士兵發現海灘上真的有“共軍”登陸,於是先打了一發照明彈,接著打開白花花的探照燈,這樣,登陸第一梯隊暴露了。國民黨軍隊就用三輛坦克上的火炮猛射。其中一發炮彈擊中解放軍的一艘彈藥船,引發了猛烈的爆炸。海灘上火光衝天,登陸的解放軍完全暴露在火光之中。國民黨軍隊在高高的海岸上往下猛烈射擊。真是不巧,由於偶然發生的國民黨突擊排排長誤踩地雷事件,致使第一梯隊一登陸就被敵軍發現。

解放軍發揮強大戰鬥力,在登陸之後數小時,便攻占了古寧頭的北山村、林厝、南山村,建立了古寧頭陣地,與數倍於己的國民黨軍隊展開殊死的戰鬥。

薑伯倫率三營殘部和第一梯隊其他部隊一起在林厝戰鬥,處於槍林彈雨之中。所幸那裏的房子非常堅固,是闖蕩南洋的金門華僑所蓋,紅磚、紅瓦,閩南式“厝宅”。閩南人習慣於稱家為“厝”,家宅也就叫“厝宅”。這樣堅固的厝宅,成為巷戰中的堡壘。

25日下午4時,在林厝的戰鬥中,第一梯隊戰士擊斃國民黨十四師四十二團團長李光前。

26日淩晨,葉飛兵團緊急征集一些船隻,由二四六團團長孫玉秀率該團的兩個連和第八十五師的兩個連增援。二四六團在湖尾登陸,另兩個連在古寧頭登陸。

26日上午8時,國民黨一一八師在坦克的掩護和空軍的支援下,向固守林厝的解放軍發起猛攻。

26日上午10時,胡璉趕到金門,指揮戰鬥。

26日下午2時,守衛古寧頭北山村、南山村、林厝的解放軍與進村的國民黨軍隊展開空前酷烈的巷戰。

在林厝,薑伯倫處於彈盡糧絕之中。他所在的一幢紅磚、紅瓦的閩南式“厝宅”,已經中了幾顆炮彈。那情景如同他在河南永城陳官莊指揮所裏所麵臨的危險境地。

登陸部隊經過三天兩夜苦戰,古寧頭陣地失守。

慘烈的金門之戰,至此畫上句號。

毛澤東於10月29日發出電報給各野戰軍前委、各大軍區,通報了金門之戰失利情況,要求各軍從中吸取教訓。

葉飛向所屬第十兵團將士原原本本傳達了毛澤東的電報。朱瑾瑜、朱輝、朱穎心像灌了鉛似的沉重,以為薑伯倫也“壯烈犧牲”了。尤其是朱穎,哭得像淚人兒一般。朱輝因病而沒有參加金門戰役,朱穎則因被安排在第二梯隊而未加入金門戰鬥。

1953年7月16日,葉飛終於有了一次和胡璉再度交手的機會:胡璉率部襲擊福建東山島,葉飛予以還擊,打了大勝仗,殲胡璉兵團一萬三千人,正好和金門之敗倒了個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