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南京三牌樓(1 / 2)

薑傳賢脫去西裝,穿上少將軍服,出征了。抗戰期間在重慶八年,薑傳賢作為肩負特殊使命的軍人,卻幾乎沒有穿過軍裝。

薑伯倫也脫去西裝,穿上從未穿過的少尉軍服,隨父出征。

此時此刻,蔣委員長穿上特級上將軍服,下令總動員。他忙於調兵遣將,陳兵百萬於國共內戰前線。他調動的兵力有:

胡宗南的第一戰區——十個軍;

閻錫山的第二戰區——七個軍;

顧祝同的第三戰區——五個軍;

孫蔚如的第六戰區——五個軍;

餘漢謀的第七戰區——兩個軍;

李品仙的第十戰區——三個軍;

孫連仲的第十一戰區——九個軍;

傅作義的第十二戰區——四個軍;

此外,還有不屬於以上戰區的六個軍。

蔣介石總共調集了56個軍,加上奉命參加內戰的偽軍(投降國民黨的偽軍)50萬人,共計200萬軍隊,可謂浩浩蕩蕩。

蔣介石顯得非常樂觀。1946年10月18日。他在南京秘密軍事會議上,對形勢作出了這樣的估計:“五個月之內打垮中共軍。”

就在二百萬國民黨大軍部署在國共決戰前線時,內中包括剛剛入伍的少尉排長薑伯倫,卻不見薑傳賢少將的身影。

按照薑傳賢的少將軍銜,他應該擔任師長。但他卻並沒有被派往前線。他雖出身黃埔軍校,但畢竟是經理科畢業,隻在北伐時打過幾個小仗,缺乏實戰經驗,無法帶領一個師去作戰。知人善任的蔣委員長,總是對於薑傳賢這位嫡係授予秘密使命,執行外人莫知的任務。

比如,從北伐到抗戰,在這漫長的歲月,蔣委員長把薑傳賢安插在金主虞洽卿身邊,從1927年春護送虞洽卿到九江行營秘密會晤,直至1945年11月護送虞洽卿靈柩從重慶經上海到慈溪安葬。由於薑傳賢在這18年中緊緊“盯住”了金主虞洽卿,使蔣委員長手下的大軍有了充足的軍餉。為此,並無戰功的薑傳賢晉升為少將。

在虞洽卿安眠故土之後,輪空了的薑傳賢又奉蔣委員長密令,再度去執行與“金”、與軍餉相關的絕密任務。

薑傳賢吻別愛妻孫麗媚,離開了上海,登上滬寧線列車。燒煤的黑色火車頭,噴射著白色蒸汽和黑色的煤灰,呼哧呼哧吼叫著駛出上海北站。薑傳賢奉密令前往首都南京報到。

在南京三牌樓(今南京中山北路212號),有一幢灰白色的兩層大樓,前麵的西式拱券門高達八米,表明這是一座相當級別的“衙門”。那便是薑傳賢新的供職單位,人稱聯勤總司令部,全稱為“聯合後方勤務總司令部”,直屬國民政府國防部,受參謀總長直接指揮。聯勤總司令部統一負責國民革命軍陸海空軍後勤,可以說與薑傳賢在黃埔軍校所學的經理科專業銜接。聯勤總司令部設有總司令、副總司令、參謀長、副參謀長。薑傳賢被任命為副參謀長。不過,薑傳賢這個副參謀長與其他官員不同,他用不著天天到三牌樓來上班,也不聽命於聯勤總司令部總司令,而是受參謀總長以至蔣委員長直接領導。聯勤總司令部總司令知道薑傳賢有很“硬”的背景,是一個“通天”人物,也就從不過問他在執行什麼秘密使命。

就在國共決戰剛剛開始的時候,根據蔣委員長的部署,一項絕密任務在執行——雖說是交給軍統局執行,與薑傳賢無關。那是在1946年10月,因發動西安事變而已經被關押了10個年頭的張學良將軍,和趙四小姐一起被軍統特務從貴州桐梓監禁處押送到重慶。這時候,張學良顯得很高興,因為特務頭子告訴他,要從重慶乘飛機前往南京,蔣委員長將在南京召見他和楊虎城,宣布他和楊虎城一起恢複自由。專機中途在武漢落地加油之後,卻沒有在南京降落,而是飛越台灣海峽,降落在台北鬆山機場。這時,張學良方知到了台灣。

蔣介石為什麼把張學良將軍的軟禁地改為台灣?

1946年10月25日,是台灣從日本占領下光複一周年的紀念日。蔣介石和宋美齡一起赴台灣視察。當時蔣介石便說過這樣的話:“中央政府之視台灣,一如離別家庭五十年的弟兄……中央的愛護台灣,遠勝於全國其他任何一省;中央對於台灣建設的重視,也勝於其他的省份。”

1946年10月26日,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台灣尚未被共黨分子所滲透,可視為一片幹淨土,今後應積極加以建設,使之成為一模範省,則俄、共雖狡詐百出,必欲之我國家而甘心者,其將無如我何乎!”

這是一個重要訊號,表明早在那個時候,蔣介石就已看中台灣,看重台灣,已經做好了日後退守台灣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