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辭職(2 / 2)

薑雨果在附近停好車子之後,手持章珊抄錄的李莉地址,在那大雜院一般的石庫門弄堂裏尋找。好在進入冬天之後,不像夏天的時候弄堂裏到處是乘涼的人,石庫門的黑色大門也不再敞開,而是半開或者虛掩,看上去略顯整齊。原本敞開的窗戶,也都關閉,所以嘈雜的聲音也不大聽見,弄堂裏變得安靜。隻是因為今日出太陽,弄堂裏隨處可見曬著的被子、被單、衣服,在那裏迎風飄揚。

按照尚賢坊門牌號,薑雨果在長長的弄堂裏,終於在弄底找到了一幢石庫門房子。大門上方的三角楣雖然曆經滄桑,但隱約還可以看出鬆、梅、竹這歲寒三友的浮雕。三角楣下方的石條上,那“紫氣東來”四個字依然清清楚楚。油漆斑駁的黑色大門半開著。透過半開的門,薑雨果看到正麵是兩層兩開間的小樓。小院裏有人在拉繩子曬衣服,而樓上三戶人家各伸出一個鐵框曬衣架,晾著五顏六色的衣服,占領了小院的上空。

薑雨果站在門外,用上海話向院子裏正在拉繩子的六十來歲的阿姨問道:“請問,李莉小姐住在這裏嗎?”

阿姨用上海話答道:“哦,小莉呀,一早就騎自行車出去了。伊姆媽在屋裏廂。”

阿姨的答複表明,石庫門房子裏一個房間就是一戶人家,彼此緊挨在一起,一舉一動都在鄰居眼中。

薑雨果又問:“哪一間是她家?”

阿姨回答說:“樓上右廂房是小莉家。”

薑雨果說:“我是伊單位裏的同事,李莉小姐不在家,跟伊姆媽談,來事嗎?”

這時,阿姨仰起頭來,大聲喊道:“小莉姆媽,有人尋儂!”

於是從樓上右廂房裏傳出女人細細的聲音:“啥人尋我?”

阿姨答道:“小莉單位裏的同事。”

又是那女人的聲音:“請伊上來!”

這位阿姨如同最盡職的門衛,從中轉達了來訪客人與主人之間的信息。

阿姨還放下手中的事,帶薑雨果上樓。不過,她不是走過前麵小院上樓,而是領著他從前門繞到後門,走進石庫門後院。

阿姨告訴薑雨果,當年一幢石庫門房子由一家獨居時,樓下進門處是客堂間,也就是客廳,客人可以穿過客堂間上樓,木樓梯橫向安裝在客堂間之後。如今,客堂間封閉了,住著一戶人家,所以上樓就隻能走後門。樓下客堂間旁邊有一大一小兩個廂房,如今住著兩戶人家。

薑雨果從後門進來,見到後院搭著兩間簡陋的小屋,不僅雜亂,而且變得狹小。後院右側原有的灶披間,供右廂房的住戶使用,而那兩間簡陋的小屋,則是客堂間住戶、小廂房住戶的灶間。

走過後院小屋,這才看見樓梯。阿姨領著薑雨果沿著木製梯上樓,發出一陣咚咚的腳步聲。他們來到樓上右廂房門口,聽見屋裏傳出聲音:“請進!”

阿姨幫薑雨果吱呀一聲推開房門,陪他進屋。進門處是灶間。薑雨果想脫掉皮鞋換拖鞋,聽見女主人的聲音:“我們家很隨便,不用換鞋。”

從灶間走過一個小房間,前麵的一個房間大約十幾平方米,薑雨果見到一位中年女子,正坐在輪椅上,朝他點頭。她眉目清秀,大約五十歲光景,一望而知是李莉的母親。她瘦弱,衣衫雖舊但是幹幹淨淨。天冷,她披著大衣,雙手抱著一個紅色的塑料湯婆子。

李莉家給薑雨果的第一印象就是逼仄。當年一幢石庫門房子由一家獨居時,樓下的右廂房通常是主人的書房,而二樓同樣大小的右廂房則是主臥室。如今,這幢石庫門房子變成六家共用,李莉家住的僅是其中一間。這種房間通常狹長,李莉家把房間縱向隔成三間,前麵一間占五分之三,兼客廳、餐廳、李莉父母臥室於一身。後邊的兩小間各占五分之一,分別是李莉的臥室與廚房間、衛生間。李莉母親就在前麵這間屋子裏接待薑雨果。不過,這間房子朝南,而且今天又是大晴天,陽光滿屋。

那位鄰居阿姨就像在自己家裏人一樣,用遙控器打開空調暖氣開關,又給薑雨果泡好一杯茶,這才離開。薑雨果連聲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