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雨果又在廣告上做文章。他在門口的廣告上大書寶島咖啡3元一杯,那“3”字很大,而在右下角寫一個小小的“起”字。其實,那3元一杯,是指小杯。咖啡杯通常分三種,小杯(240毫升),中杯(360毫升),大杯(480毫升)。當時別的高檔咖啡館的大杯咖啡是15至20元一杯。這樣的“3元”低價,吸引了來來往往的顧客的目光。其實他所標的是小杯的價格。薑雨果這種廣告策略,據其夫子自道,是從房地產商那裏學來。房地產商常用的手法是,廣告上大書每平方米僅多少多少元,把數字寫得鬥大,而在廣告的右下角標上一個小小的“起”字,往往引來眾多問津者。無商不奸。薑雨果在商場中混久了,也“奸”起來了。
薑雨果強調餐飲並舉。所謂飲,當然是指咖啡,也包括奶茶、橙汁之類;所謂餐,就是茶點。他發現,咖啡館往往注重咖啡的品質,以為那是一家咖啡館品牌所在,卻忽視了餐。薑雨果強調,要像重視培養咖啡師那樣培養糕點師。糕點要有特色,價格大眾化,連三明治、羊角麵包也擺上櫃台,使顧客在喝咖啡時樂於點幾盤糕點。而糕點的利潤,往往超過咖啡利潤好幾倍。
薑雨果采用李莉的大膽建議,在寶島咖啡館也兼售酒類,晚上成了酒吧,延長了營業時間,收益也大為增加。
薑雨果還注意調整各門店的麵積。他在調查中發現,地鐵口、火車站、飛機場門店麵積可以適當縮小,因為那裏過客行腳匆匆,進咖啡館隻是為了喝杯飲料、吃些點心而已,喝完吃飽就走,座椅上的顧客更換率很快。相反,在休閑場所,咖啡館成為約會、聊天之處,顧客的屁股像沾了膠水般長坐,那裏的門店麵積要適當大一些,環境要幽雅一些,還可以門外增加一些露天吧,因為門外麵積是不收房租的。
按照咖啡店慣例,每一兩年要停業裝修一次。薑雨果以為,停業裝修太不劃算,停業期間沒有收入,而裝修又要花一筆費用,是雙倍的花銷。他改為裝修門麵、清潔店堂。所謂裝修門麵,就是把“寶島咖啡”這四個字比原先放大了一倍,配上英文,而且安裝了霓虹燈;所謂清潔店堂,也就是刷洗一下,並不影響營業。
薑雨果還有一招,那就是請“章姐”主持開發袋裝、杯裝、瓶裝寶島咖啡的工作,以求進軍超級市場。尤其是杯裝寶島咖啡,要想方設法擠進鐵路客運市場。列車上乘客隻消一擰開水龍頭,讓開水衝進紙杯,就可以在旅行中享受一杯寶島咖啡。薑雨果以為,這一招如果能夠成功,利潤將會勝過再開10家連鎖店。
……
薑雨果的改革計劃,使“章姐”暗暗佩服,也使章珊折服,當然更是得到李莉舉雙手擁護。除了袋裝、杯裝、瓶裝寶島咖啡需要另設工廠之外,其他改革首先在雁蕩路門店實施。作為雁蕩路門店經理,李莉決定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