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有責任敢擔當的企業家(3 / 3)

“麵向未來,全體阿裏人將永遠把社會責任自覺地融入商業模式和日常運營之中,使之成為阿裏巴巴不可分割的內在基因。《阿裏巴巴集團2007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即是我們係統化和規範化地承擔社會責任的開始!”

馬雲的方法論

一名成功的企業家,不僅要想著如何經營好自己的企業,也要具備強大的社會責任感。

提供就業機會是最大的責任

(從)我個人看來,最好的企業責任感必須和企業宗旨結合起來。我有一次在美國,有一個美國人說我,馬雲你講英語不如孩子。他說你每年讚助多少孩子?我說沒有。我說我的社會責任感是把這個企業--阿裏巴巴辦好,每年給國家交更多的稅收,這是第一個責任感。第二個,阿裏巴巴辦好以後,讓更多的中小型企業能夠招更多的工,讓更多人有就業機會。我看到有一個工廠,他裏麵用的都是下崗工人。他們的就業機會全部是通過阿裏巴巴獲得的。我問這裏麵一個工人一個月有多少工資?他說3500元。他說我通過這些錢,可以幫助我家裏人,我今天覺得能做的是社會責任感必須埋藏在企業的經營模式和企業整個商業流程中。

--2007年8月在浙江義烏發表演講

觀點分析

每年都有數以百萬的大學生畢業,每年也有很大一部分大學畢業生工作沒有著落,包括這些大學畢業生群體在內的“2030”青年失業人員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失業群體。2006年9月1日國家有關部門下發了“從今年9月1日起仍未就業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可領取低保”的通知,這一通知讓馬雲覺得很難過,他在2006年11月30日於人民大會堂小禮堂舉行的“中國人文與科學論壇”上提出“大學生不需要低保,需要的是就業機會”。這一鮮明的觀點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掌聲。

“在中國今天的形勢下,企業家最稀缺的資源應該是把所有的錢用在擴大自己的經營,擴大更多的就業機會上。現在大學生說找不到就業機會,我覺得大學生需要的不是低廉的工作,大學生需要的是就業機會。”創造就業機會是企業對於社會的一大責任。馬雲提出,每年將在淘寶網上創造100萬個就業機會,並且每個會員的月利潤都要達到3000元的標準。此外,馬雲表示還將實施利用現有網絡平台,吸引廣大農民上網賣農產品的計劃。

“如果我到了李嘉誠、巴菲特這樣年齡的時候,我會做更多的事情,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創業,所以,我把淘寶網定義是淘寶CEO可以不賺錢,但是淘寶網五年以內一定要為中國創造100萬的就業機會,這是它的職責。”

2009年淘寶網宣布:從前遊蕩在淘寶網上的“淘客”被正式收編為淘寶的兼職人員,更名為“淘寶客”。這一消息在淘寶官方網站上公布就立即激起了強烈的反響。據了解,任何網民都可成為“淘寶客”,幫助淘寶網商銷售商品,並從中賺取傭金,同時受到網站的嚴格監管。淘寶網相信,這種模式可為社會提供10萬就業機會。

馬雲表示:“很多人拿我與微軟主席比爾蓋茨相比,我的錢肯定沒有比爾蓋茨多。前日比爾蓋茨將心比心80億美元的個人資產捐出用做慈善事業,但我認為,這並不是最好處理財富的方式。我覺得,用錢幫助更多人就業要更有意義。”

馬雲的方法論

扶貧僅僅是處於同情心,而為廣大失業人員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才是取自社會、回報社會之舉。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2004年我參加達沃斯會議的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電子商務的下一步究竟應該怎麼樣,我意識到當今社會,資金流是最困難的事情,如果不解決資金流,不解決電子商務的支付問題,電子商務不知道下一步會走到哪。電子商務資金流的流失對產業和國家的危險非常大,如果我們不做,跨國公司是會做的,如果跨國公司在中國做了電子商務支付,如果未來70-80%的資金流走的都是電子商務,這對國家的經濟安全有巨大挑戰的。所以,那天我在達沃斯的時候,我就決定要立刻做電子商務的支付,必須跟中國人民銀行,跟各個銀行聯合。銀行做銀行的,我們做我們的。這時候,我的壓力很大,有人說你在做金融行業,金融就是政治。但是我認為,如果我不做,將對國家有害,對行業有害。正是使命感在驅動著我們,讓我們的企業越來越強大,如果有一天國家需要支付寶,我想都不會想,會在1秒鍾內把這個公司全部送給國家。

--2006年馬雲在中國企業家年會上發言

觀點分析

2005年3月2日,支付寶和中國工商銀行達成戰略合作夥伴協議,共同進軍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平台。

馬雲和中國工商銀行的這一次合作,不僅會推動電子商務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為廣大網商們帶來切身的保障,同時,還能夠在eBay和雅虎等電子商務巨頭想辦法擠進中國市場,也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分一杯羹時,及時將門檻抬高,“拒敵門外”。

在麵對境外電子支付巨頭想要進入中國市場這一境況,馬雲提前做了準備,為了保住客戶,搶占電子商務這一新興的市場,最好的辦法就是抱團壯大。所以,馬雲選擇了和中國工商銀行抱團,還成功地與許多商家還有其他的銀行也形成了結盟合作關係,在搶占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之後,便能夠占領主要的市場。即便國外那些支付巨頭進入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所分的也不過是小小的一部分,已經不足為懼了。

不是講“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嗎?在國際發展的和平大環境下,戰爭正被一種形式所代替。我們在一個勁地講“商業興國”的同時,也應該看到“商業亡國”的憂慮。現在,馬雲的責任已經上升到了民族的層次,已經站在時代的前沿了。“如果有一天國家需要支付寶,我想都不會想,會在1秒鍾內把這個公司全部送給國家。”這是何等的氣度啊!正如上海市長所說的“上海怎麼沒有馬雲呢?”而我們要說的是“幸虧中國有馬雲。”

馬雲的方法論

高度改變了視野,角度改變了觀念,那麼我們要說“無”改變了世界。一個人的胸懷寬大到沒有胸懷的時候,就是馬雲現在的樣子了。

錢再多也不投遊戲

2002年如果把所有資金都押在遊戲上過一兩年就可以賺錢,但是2002年有一件事兒讓我猛然驚醒,有一個親戚跟我說我晚上和太太玩遊戲到夜裏三點鍾,我又看見我兒子天天回來跟我講遊戲,如果發現所有孩子都在玩遊戲的時候,一個國家怎麼樣,所以我說阿裏巴巴錢再多,也不投遊戲,我們有我們的想法,我們就不做,所以至今為止我們沒有一分錢做遊戲,別人做我不管,但是我不做。

--2005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創新論壇演講

觀點分析

在馬雲的生意經中,網遊是絕對不可碰的。在很多人看來,不做網遊是一種“失算”,因為眾所周知網遊是目前最火的產業,也是目前最能賺錢的行業。傳奇人物史玉柱正是憑借著一款簡單的“征途”遊戲而登錄紐約證券交易所,一躍成為500億身價的傳奇富豪。但是無論做網遊有多麼大的利潤空間,馬雲卻堅決不做,因為馬雲深深地意識到了網遊的危害性,他決定此後做什麼也不做網遊。

阿裏巴巴在2002年曾麵臨一次重大抉擇。當時,中國並沒有一家大型的網絡公司,陳天橋的盛大剛剛起步。隻要馬雲想,他就可以很輕鬆地憑借阿裏巴巴原有的客戶資源在這一領域一馬當先。可是馬雲沒有這樣做,他堅持隻做電子商務,放棄了大多數人眼中的“大好前景”,也放棄了成為“中國首富”的機會。馬雲說:

“我堅信互聯網將改變中國,也將改變世界,但是電子商務將改變互聯網。我一直不相信互聯網會靠短信、電子遊戲來改變整個人類的生活。前幾年開玩笑,我不會投資網絡遊戲,我們中國本來就是一個孩子的家庭,我們的孩子把時間全部都花在玩遊戲上麵,中國也就不太會有希望了。我不希望孩子玩遊戲,也不希望從孩子身上當中賺錢。另外,我自己堅信一點,全世界最好的遊戲、可以持續不斷玩的遊戲那就是賺錢--電子商務。”

如今,雖然各大網絡運營商都將目光瞄準了網遊推出自己的遊戲,像盛大、網易、巨人、九城等,可是馬雲依然堅持著自己的想法--不做網遊。在他心中,“不做網遊”就是一種責任,一種對社會應負的責任,因為國家的強大不可能靠網遊來支持。

同時,不做網遊也是由馬雲的使命感和價值觀所決定的。在馬雲看來,這世界賺錢的東西很多,可以說機會遍地都是。同樣都是賺錢,為什麼還要做這些對社會沒有多大價值的生意呢?我們知道在全世界來說,做遊戲做得最好的是日本、韓國和美國,但是這3個國家永遠不在本國推廣遊戲,而是把遊戲出口到外國。他們的思路很清晰,如果讓自己的孩子沉溺於遊戲的話,那真的是一場災難。試問,哪一個父親希望自己的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在遊戲上呢?馬雲不希望在孩子身上賺錢,所以阿裏巴巴永遠不做遊戲。

馬雲的方法論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阿裏巴巴為了這份責任放棄了豐富的經濟利潤,卻贏來了人們的好評和支持,這是多少金錢也買不到的。

關注弱勢群體的需求

慈善不等於捐款,而是要更加關注弱勢群體,真正關心他們的需求。

--2007年2月3日接受《財經時報》采訪

觀點分析

200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朱鎔基總理首次使用了“弱勢群體”一詞,於是,弱勢群體成了人們所重點關注、關心的對象。在社會上,有很多慈善活動都是為弱勢群體而發起的,而相比於捐款捐物,馬雲認為,真正關注弱勢群體的需求更加重要。馬雲不僅自己這樣做,還號召更多的企業家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幫助、關愛殘疾人和弱勢群體。他說:“慈善不等於捐款,而是要更加關注弱勢群體,真正關心他們的需求。”

阿裏巴巴集團一直致力於幫助殘疾人和弱勢群體。汶川大地震之後,阿裏巴巴全力幫助因災致殘的人接受教育和康複培訓,並幫助他們解決就業問題。在康複培訓方麵,阿裏巴巴集團向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捐款500萬元。馬雲認為,災後重建對於災區人民而言不亞於搶救生命。

“關於外界的評論,我不想過多解釋,清者自清,時間能檢驗一切真相。我仍然認為,與如何能更理性地幫助災區從巨大的災難中恢複相比,捐款的數目並不是最重要的。對災難的關注,我深信貴在行動。災後重建,不亞於搶救生命。我們接下來更要關愛活著的人,幫助他們恢複生活的勇氣,重建對生活的信心。”

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往往因身體、心理等方麵的障礙,很難投入到一般模式的生產、商務活動中,而電子商務打破了這層壁壘。據了解,阿裏巴巴集團旗下淘寶網直接創造的57萬就業機會中的四分之一是殘疾人、下崗職工等社會弱勢群體。阿裏巴巴集團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為中國的殘疾人康複事業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讓更多的殘疾人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平等參與和全麵融入社會生活。

有一次,華夏基金會的王兵跟馬雲說,已經和廣州武警總院談好合作了,每捐l萬元他們就為一位患先天性心髒病的兒童免費做心髒恢複手術。馬雲聽了很興奮:“這麼好的事,一萬元救一條命,我要趕在人家前麵。”

結果第二天,馬雲不僅以個人名義捐了款,還看望了做完手術和等待做手術的孩子們,並在當地做了宣傳推廣。

馬雲看望孩子和家長們的時候,流露出來的是真誠,因為馬雲清楚,貧困家庭的心靈是脆弱的,千萬不要在幫助他們的同時,踐踏他們的自尊。

馬雲的方法論

隻有高度關心弱勢群體,才會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才能促進社會不斷進步,不斷地走向更加公正。

公益的心態,商業的手法

有三件事,我覺得挺重要的,心態、形態和生態。心態影響形態,形態影響生態。今天中國的生態現狀就是中國今天社會心態的體現。浮躁導致這一切。而心態的破壞,一定會導致你的形態就亂了。今天我從太極拳,就是希望學習心態。企業管理就是形態,這個社會生態,隻要心態好了,裏麵調好了,就會慢慢好起來。

--2013年5月11日馬雲就任中國TNC理事會主席時的演講

觀點分析

看著綠色森林、吸著天然氧吧、聽著白鷺對鳴、遊著清澈溪水……已成為現代都市人難以奢求的夢想。因為現在的環境很糟糕,多個城市被泥雪、霧霾所困,PM2.5持續超標,新生兒先天缺陷病例逐年增多,環保局局長也被請“下河遊泳”……

馬雲從卸任阿裏巴巴CEO之後,勇於擔當,牽頭以“公益的心態、商業的手法”做起了環境保護項目。

2009年,在阿裏巴巴成立10年之後,熱衷公益的馬雲加入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中國理事會。一年後,2010年4月16日,馬雲“稀裏糊塗”加入大自然保護協會全球董事會,成為該董事會中的第一位中國人。

當時,馬雲還沒有搞清楚TNC到底是幹什麼的,僅憑著滿腔熱情就進去了。有一次,馬雲參加全球董事會在芝加哥的會議。會議比馬雲想象的要長。馬雲開了三天的會,感到非常累,因為他自己聽不懂與會者在討論些什麼問題。不過,馬雲發現一個現象,這個組織裏有很多優秀的企業家,他們每天喝著冷水、啃著麵包,每天都在那裏熱火朝天地討論著一些與自己“毫無關係”的環境保護項目。

馬雲當時很感動,心想:這幫人,一會兒說非洲的項目,一會兒談南美的項目,他們各抒己見、出謀劃策……在外界看來他們簡直是一些“無聊的瘋子”,為什麼要去討論那些跟自己沒有多大關係的事情呢?在商不言商,真是咄咄怪事。

沒多久,馬雲就愛上了大自然保護事業。就在馬雲卸任阿裏巴巴CEO之後的第二天,2013年5月11日,馬雲就出任中國TNC理事會主席,並發表激情演講。

馬雲做了中國TNC理事會主席之後,並不是“光說不做”,而是馬上說服更多的中國企業家共同參與環境保護的公益活動。2013年5月,馬雲宣布將和中國幾位企業家一道,為中國全球保護基金籌集1500萬美元,投入到肯尼亞、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的綠色計劃當中去。

馬雲的方法論

“公益的心態”,就是要放下“在商言商”的浮躁與功利,放棄利益交換的慣用模式,真心為環境保護做點好事、實事。“商業的手法”,就是要建立一個環保“生態係統”,通過中國TNC這個平台整合資源,吸引更多的中小企業參與進來,共同改變已經被破壞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