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司機滿不在乎地一揚下頦兒:“找我們單位的頭兒,那就請便吧!我鄭重說一遍,你們不馬上給我滾出去,甭怪我不客氣!”
就這樣,李秀蘭一行四人被年輕司機轟了出來。
氣憤、焦慮和無奈,烈焰般炙灼著他們的心。
五
“找到他的單位了麼?”高級律師樊先生聽完李秀蘭等人的訴說,微鎖的眉頭出現一個“川”字,顯然胸臆間充溢著一股由職業感派生的情愫。
“找到了。”
“他的領導怎麼說?”
“接待我們的不是上級單位,是汽車公司的一個負責人。他說這件事兒要全麵調查,等給XXX談過話以後再說。”
“你們下一步想怎麼辦呢?”
“想請您當我們的律師,幫助把我叔叔的東西追回來。”李秀蘭說明來意,目光中飽含著期望和信任。
“維護台胞利益,是我們華聯經濟律師事務所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我表示樂意接受你們的約請。”過去從事政法工作三十多年,如今又積累多年律師工作經驗的樊先生,臉上那凝重的神色與其說是已經胸有成竹,莫如說他預感到將可能出現的複雜局麵。
應該說樊先生出師順利,首戰告捷。
為了體現法律的威懾力,他首先在某檢察院對年輕司機的問題提出公訴,接著找到年輕司機上級單位的保衛部門,得到了他們密切配合,然後暫不與年輕司機直接見麵,先與年輕司機的父親坦誠相見,亮明自己的身份與講清年輕司機問題的嚴重性和將造成的可怕後果,希望他說服兒子遵紀守法,以實際行動在台胞麵前挽回給大陸形象帶來的損害。
“樊先生,你是上海人吧?我是五二年由上海轉業到北京工作的呀。”年輕司機的父親是個退休的老同誌,他聽了樊先生坦率而嚴厲的話語,連聲表示一定說服兒子立刻退還李琅帶來的物品,還以攀老鄉的方式請樊先生看在年輕司機不諳“外事紀律”的厲害而讓他向上級單位求情最好按“思想教育從嚴、組織處理從寬”的方式解決問題。
果然,檢察院在找年輕司機調詢時,他既未過多狡辯也未矢口否認,而是表示可以退還物品。
可是,就在樊先生找年輕司機具體商定退還物品時,突然接到檢察院電話,告訴他李琅與年輕司機的案情屬於家庭財產糾紛,檢察院不再受理!
形勢急轉直下!
然而,想象不到的節外生枝與有所預料的一波三折的能量抵消,使樊先生由驚訝迅速轉為理智。
六
至於年輕司機與台胞李琅是否構成親屬關係,隻要把李琅上溯三代的直係親屬開列個清單,謊言就不攻自破了。但症結的實質誰也不會天真地認為檢察院的拒訴是因為這個不成其理由的理由。那麼究竟為什麼呢?樊先生認為這個屬於“大環境”範疇的問題,還是“宜粗不宜細”的好。
“那下一步怎麼辦呢?”李秀蘭焦灼中透著不安。
“不用著急。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叫作‘有理走遍天下’。何況現在我們國家正在完善法製,走向法治。”樊先生麵帶微笑,坦然的神情中信念多於經驗:“看來,下一步要與×××短兵相接嘍!”
李秀蘭從他話語中感受到了信心和力量:“樊先生,一切聽您的,我們保證密切配合。”
“那我馬上約×××與我見麵。”樊先生決定正麵在年輕司機身上尋找突破口。
樊先生與年輕司機的談話氣氛比預料的還要緊張。而這種緊張氣氛不是那種充滿冷兵器時代氛圍的劍拔弩張,而是一種睿智的較量。
“你開始答應用外彙付款,貨物到手後又改付人民幣,你承認不承認這行為本身帶有欺騙?”樊先生雖然詞鋒甚利,但語調卻很平和。
開始還閃爍其辭的年輕司機見樊先生並不以勢壓人,而是拉家常樣的入情入理,隻得點頭默認。
“我還告訴你,你這種做法是一種套彙行為,其嚴重性在於違法。”樊先生步步進逼。
年輕司機聽到“違法”這個可怕的字眼兒感到應該抵禦,但一時又無言以對,隻得依然默不作聲。
“我還要進一步向你指明,但決非危言聳聽。隨著海峽兩岸逐步實現‘三通’,為了祖國統一,危及台胞權益的事情上麵很可能與‘涉外事件’放在同等位置。你與李琅的問題處理不好,後果將不堪設想。”樊先生逐漸加大的嗓音,直震年輕司機的心底。
如果說年輕司機起初想以閉口不答作為防禦武器,那麼當他聽了樊先生後麵的話開始囁嚅了。
一直潛心觀察年輕司機心理變化的樊先生見機不可失,立刻來了個直言不諱:“所以我勸你,不要因為占點小便宜吃大虧,趕忙將李琅的東西退還給他,來個早還早主動。”
年輕司機黧黑的臉色變得發黃發白,看來他心裏的防線被樊先生攻破了,不禁退縮地說:“那,那要退也隻能退給他們一部分,要不,我不是白忙活了。”
一直坐在一旁不語的李秀蘭剛要表示不同意,卻被樊先生搶先發話製止住了:“那就先退一部分。咱們來個速戰速決,怎麼樣?給,這裏有紙,還有筆。你寫個退還哪些物品的字據,然後李秀蘭依你的字據取物並退還你付給李琅先生的人民幣。”說著,樊先生將筆和紙放在年輕司機麵前。
年輕司機覺得已無退路,拿起筆寫上了退還吸塵器、微波爐、電子琴等七種物品的字據,李秀蘭在字據的左下角寫上哪些物品因還沒收到而不退款的旁注。
當李秀蘭得到第一批退還的物品時,不無猶慮地問樊先生:“為什麼不一下子叫他全部吐出來呢?”
樊先生一笑:“那樣會欲速則不達。”
“他要是不再退了呢?”
“他隻要退了一件,就等於不打自招,不怕他不全部交出來。”
果然,年輕司機在樊先生進一步的攻勢下,不得不將價值萬元以上的貴重物品全部歸還台胞。
不久,樊先生收到李秀蘭對全國僑聯法律顧問委員會和律師充滿褒獎的信。他看著,凝重的神情沒有綻出笑容,仿佛在思索一個嚴肅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