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說倀——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何物為倀?(2 / 3)

其次,倀要為虎幫凶作惡。《太平廣記》卷433《潯陽獵人》(出《原化記》)載:“潯陽有一獵人常取虎為業,於徑施努弓焉。每日視之,見虎跡而已發,未曾得虎。舊說雲:‘人為虎所食,即作倀鬼之事。’即於其側,樹下密伺。二更後,見一小鬼青衣,髡發齊眉,蹩蹩而來弓所,撥箭,發而去,後食頃,有一虎來履弓而過。”

再則,倀要為虎嗬道助威。《太平廣記》卷430《馬拯》(出《傳奇》)載:馬拯與馬沼“二子遂取銀皿下山,近暗黑,而遇一獵人,於道旁張弩弓,樹上為棚而居,語二子曰:‘無觸我機。’兼謂二子曰:‘去山下猶遠,諸虎方暴,何不且上棚來?’二子悸怖,遂攀援而上。將欲人定,忽三五十人過,或僧,或道,或丈夫,或婦女,歌吟者,戲舞者前至弩弓所。眾怒曰:‘朝來被二賊殺我禪和,方今追捕之,又敢有人張我將軍。’遂發其機而去。二子並聞其說,遂詰獵者。曰:‘此時倀鬼,被虎所食之人也,為虎前嗬道耳。’”

最後,倀還要為虎侍候場麵。《太平廣記》卷430《李奴》(出《原化記》)載:“循虎跡,十餘裏溪邊,奴已食訖一半。其衣服及巾鞋,皆疊折於草上。蓋虎能役使所殺者魂神所為也。”明人都穆在《聽雨記談·倀褫》中也說到:“人或不幸而罹虎口,其神魂不散,必為虎所役,為之前導。今之人凡斃於虎者,其衣服巾履,皆必置於地,此倀之所為也。”

因此,倀在鬼中,最墮落,最無恥,不但沒有魯迅《女吊》中那個女鬼的複仇意識,也沒有傳說中的鬼魂那種投胎轉生的急迫願望。倀,甘心情願為老虎當馬崽,當仆歐,當馬前卒。觀倀之作為行徑,與日本鬼子進莊時,走在最前麵的,穿著拷紗褲褂,戴著銀絲墨鏡,鑲著滿口金牙,挎著二把匣子的漢奸,極其相似。

如果沒有漢奸帶路,太君到村子裏來,未必弄得清誰是八路,誰是抗屬,誰該“八格牙路”,誰該“死啦死啦的有”。這時,漢奸起到的作用,與倀一樣,成為中國人的致禍之源,災難之本。

誠如《廣異記》中小兒所言,“鬼引虎來則必死”。在中國,不論過去、現在、將來,隻要出現“為(各式各樣的)虎作倀”的漢奸,中國人就不得好日子過。

周作人1937年寫過一首“苦雨齋”式白話詩。“我謝謝你很厚的情意/可惜我行腳不能做到/並不是出了家特地忙/因為庵裏住著好些老小/我還隻能關門敲木魚念經/出門托缽化些米麵。”

當他在寫這幾行詩的時候:時為北平的古城,正在風雨飄搖之中。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26日,日軍攻占廊坊。28日,向京城近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發動總攻擊。二十九軍英勇抵抗,副軍長佟麟閣、師長趙登禹殉國。29日,北平淪陷。30日,天津為日軍占領。平津失陷後,日軍即向華北大舉進攻。

就在他寫這幾行詩的時候:與他同是中國知識分子的這個群體,也被這場攸關民族存亡的危機,動員起來。1937年8月初,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三校聯遷至長沙。8月15日,南京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函電催促,暑期在家師生,統於8月底前回校,啟程西遷。並召集在校師生講話:“現在全麵抗戰已經爆發了,……我們這一代打不完這個仗,下一代人還要打下去,一直打到把日軍驅逐出我國國土,收複全部失地為止。”時隔66年,羅家倫的一席話,猶能令人熱血沸騰,意氣賁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