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在失敗與挫折中成熟起來(3 / 3)

其次,華盛頓在促成了修訂民兵法以後,就著手補充自己的連隊,在營地內確立這種新近明文規定的權威。他發布命令,嚴禁賭博、酗酒、爭吵,違者嚴懲不貸。

最後,華盛頓在訓練自己的士兵時,不僅要他們學習通常的正規戰術,而且要他們學習印第安人的戰法和所謂“叢林戰術”。這是在荒原上作戰所必不可少的知識。除此之外,華盛頓還在容易遭受襲擊的各地區的不同地點修建了有鐵絲網保護的碉堡,作為避難的場所和抗擊敵人的據點。由於有了這些碉堡的保護,居民們開始返回他們各自的家園。他還在一些城堡之間開辟了通道,以便於運輸援軍和補給品。

華盛頓任總指揮後兩年多的時間裏,一直隨軍駐在荒寒邊塞,率領一支為數不多的部隊,守衛長達350英裏的防線,使當地居民免遭凶殘狡詐的敵人的侵襲。

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華盛頓嚴於律己,恪守紀律,處事以公,絕不為個人偏好所左右,也不因成見而使人受到傷害,盡最大努力做到賞罰分明。雖然他素有弗吉尼亞貴族出身的聲譽,但是他不但能贏得他手下軍官階層的忠心,而且還能贏得所謂“下等階層”的忠心,豈止是忠心,簡直是愛戴。

在保衛邊境的歲月裏,華盛頓忠實地、富有同情地向總督丁威迪和議會反映邊境居民的痛苦。他在1756年4月22日給總督的一封信中寫道:“我對表達感情的語言學得太少,不知道該怎樣描寫人民的痛苦。可是,我又能做些什麼呢?我明了他們的處境,我知道他們麵臨的危險,我也和他們一樣痛苦,隻能許下一些靠不住的諾言……婦女們懇求的眼淚和男子們的苦苦哀告使我痛苦萬分,我願莊嚴地宣告,如果要我下一個決心的話,我心甘情願犧牲自己,任敵屠殺,以拯救我們的人民。”字裏行間流露出他對邊民的深情的愛。

華盛頓在失敗的屈辱中總結經驗,在保衛邊疆中愈來愈成熟。他不但給自己的戰士製定了嚴明的軍紀,更注意培養他們適應各種戰術的能力。他建議弗吉尼亞修訂現行的兵役法,使兵源得到了保證。他又建議修築溫徹斯特中心碉堡及周圍聯防的碉堡,以便形成邊境鞏固的聯防線。華盛頓轉戰疆場,拯民於水火,威望越來越高。他在弗吉尼亞的威望引起丁威迪總督的妒忌。總督陽奉陰違,當著議會稱讚華盛頓聯防計劃的高明,背地裏卻向英軍總司令詆毀華盛頓“狂妄”,還調唆弗吉尼亞的報紙對華盛頓領導的弗吉尼亞民團經常進行中傷和攻擊。華盛頓獲悉後,針鋒相對地揭露丁威迪總督的無能。他在致勞敦勳爵的長信中,全麵闡述自己的見解與主張,受到了總司令的青睞。在費城召開的防務會議上,總司令熱情接待了這位有膽有識的青年軍官。華盛頓很快在各省之間成了著名人物。

然而,由於總督丁威迪的消極態度,使得一些防禦措施無法得到實行。所以,在防守邊境的一些日子裏,華盛頓情緒憂鬱,再加上長期操勞過度,身體也垮了下來。有一段時期,他的痢疾和熱病一再發作,但是他一直帶病工作。後來,他的瘧疾愈來愈厲害,他才在1756年離開了西部邊境,回到了芒特弗農山莊。

一年以後,形勢又發生了巨變。1758年初總督丁威迪去職返英;夏天,華盛頓參加攻占迪凱納堡的戰鬥,英軍取得重大勝利;冬天來臨的時候,法軍因供給線被切斷已從迪凱納堡撤走,要塞也被他們燒毀。華盛頓認為弗吉尼亞西部邊疆已安然無恙,他也盡了自己的責任,因此決意退出軍界,回家結婚。華盛頓的生活從此開始了新的一頁。

在英法兩國爭奪北美殖民地的角逐戰中,年青的華盛頓躋身軍界。他曾率領數十名弗吉尼亞誌願者在大草原偷襲法軍取勝,可又在困苦堡之役中被優勢的法軍擊潰投降;後又隨英軍將領布雷多克遠征迪凱納堡險遭全軍覆滅,身染沉屙,財產損失,軍階下降;再後是在西部邊境苦守禦敵……在戰爭經曆中,年輕華盛頓的膽略、勇敢、毅力超過了他的軍事知識,他對北美風土人情的熟悉多於他打仗的實際才能。在物質上他是一個失敗者,在精神上他是一個勝利者。完全可以說,年輕的華盛頓在挫折中崛起,在失敗中騰飛,從一個鮮為人知的土地測量員一躍而為聲譽日增的英雄,甚至為英吉利海峽兩岸的王公貴族所知曉。

在幾年的硝煙戰火生涯中,華盛頓破除了對英國皇家正規軍的迷信,看清了他們的弱點;同時也飽嚐了殖民地人民受歧視的苦味:同樣級別的軍官卻得不到相同的薪俸,殖民地人民還不能擔任高級軍官……盡管華盛頓拚命殺敵,置生死於度外,為英王建功立業,但得到的還是英國殖民當局的不信任。在英國殖民當局看來,華盛頓這些生長在殖民地土壤上的軍官,無論有何作為,始終都是一些不可信任的小人物。

但是,嘲弄曆史的人往往被曆史嘲弄;自命為大人物的人往往被他們視為小人物的人所打倒。

年輕的華盛頓這幾年的軍事實踐,從長遠看,難道不可以認為英國當局有意無意地在培養著一名自己的“掘墓人”嗎?在大草原和困苦堡的戰場上,在布雷多克遠征的路途中,新大陸的一代新人正在成長,一柄將懸掛於英王喬治三世頭上的寶劍正在砥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