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6年9月,弗吉尼亞暑氣未消,隻有吹到身上的海風才帶來幾分涼意。華盛頓邁著矯健的步子從他本人居住的費雷農場(父親去世後留給他的農場)來到弗雷德烈克斯堡,隻見那裏磚房掩映在蔥蘢的樹木之中,一條主街延伸到很遠的地方。忽然,華盛頓看見他敬重的威廉·費爾法克斯向他迎麵走來,邂逅相遇,格外親熱。相互寒暄以後,費爾法克斯鄭重其事地從口袋裏掏出兩封信(一封給華盛頓,一封給他的母親),並用十分關切的口氣告訴華盛頓:這是勞倫斯寫的信,內容非常重要。
華盛頓帶著疑慮的心情急忙拆開信來看。原來,信中是勞倫斯向他介紹海上生活的許多好處,言語中帶著幾分勸導華盛頓從事海上工作的意味,並叮囑他要對母親嚴加“保密”。
華盛頓很快從信中體味出哥哥勞倫斯的真意,加上富有冒險性的海上生活對他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華盛頓立即告訴費爾法克斯他決定接受勞倫斯的忠告去海上參加工作。
翌日,威廉·費爾法克斯正式向勞倫斯提出讓華盛頓去英國海軍艦隊工作的計劃,因為英國皇家海軍格林上校需要一名水手。為了使華盛頓能夠順利成行,費爾法克斯還通過同華盛頓母親瑪麗有來往的一名醫生去說服她同意讓兒子出海。
開始,瑪麗仿佛有心答允。可是幾天以後,她又變了卦,堅決不讓華盛頓出海了。原來,華盛頓母親在知道他要去當水手後,曾托一位去英國的朋友給住在英國的異母兄弟約瑟夫·鮑爾捎信,希望他幫助了解一下當水手的前途如何。1747年5月19日,約瑟夫在給瑪麗的回信中說,當一名普通水手工資不高,再經中間克扣更是微乎其微,更何況船主對水手欺壓太甚,把他們當成黑人,甚至連牛馬都不如。至於進入海軍更是一種奢望,因為英國有許多人對此垂涎欲滴。他還認為做一個有三四百英畝土地和三四名奴隸的種植園主,隻要勤奮肯幹,生活一定會舒適富裕。他甚至主張華盛頓不要急於發財致富而應耐心地順其自然發展。
雖然約瑟夫舅舅這些利弊得失的分析並沒有使年輕的華盛頓發生興趣而改弦更張,但是對華盛頓母親的抉擇卻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後來,華盛頓不無感慨地說,他雖然已為出海整裝待發,但是這計劃最後還是為母親那誠摯的請求而“取消”了。
人生道路上充滿著許多意料不到的偶然因素,有時會因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而改變一個人整個人生道路的方向,使人生展現出完全不同的色彩、格調,甚至釀成許多戲劇性的悲喜劇。華盛頓母親拒絕兒子出海對華盛頓的一生影響可謂是巨大的。盡管曆史的假設是不現實的,但它卻能給人以啟發、思索。
假如華盛頓當了海員,那麼他的一生將完全是另一番模樣,他是否能成為英國軍隊中一名忠於喬治國王的軍官?誰也無法下這個結論。但華盛頓要想成為美國曆史上的開國元勳則是很難的了。
華盛頓在費農莊園的時候,受到了勞倫斯真正慈父般的關心。特別是勞倫斯從戰場回家後,很快成了那個地方當之無愧的有名望的領袖人物。他是市民院議員和本地區的少校銜副長官,不僅參與當地的管理及立法,而且還負責當地的治安,領有定期的薪餉。這樣一來,勞倫斯就成為華盛頓幼年時崇拜的英雄。
少年華盛頓不僅已經有“總司令”的“戰鬥”經驗,而且在當時的客觀環境下,也已經逐漸積累和具備了一個未來軍事家的素質。完全可以說,正是當時的曆史環境造就了華盛頓這位“少年總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