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對千古功臣楊虎城將軍救國生平的探討——重讀《丙子“雙十二”》(3 / 3)

三、1937年,當張學良將軍被蔣介石扣留審判時,44歲的楊虎城將軍麵臨著離國遠走他鄉,還是衛國不離故園的生死抉擇。7月7日,盧溝橋事變,抗戰爆發之際,楊將軍義無反顧,從國外飛抵南昌;隨後的12年,他身陷囹圄,以自身和家人的性命實踐了“誓死救國”的宏願。

1937年4月30日,楊虎城被解除西安綏靖公署及十七路軍總指揮職務,迫使他赴歐美進行考察。1937年6月下旬至11月下旬,楊將軍帶著夫人謝葆貞、次子楊拯中離開了自己的祖國。蔣介石采用“調虎離山”的手段,終於使楊將軍離開自己苦心經營了十多年的軍隊。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楊將軍急於歸國。11月底從海外返回,先抵香港,12月初抵達南昌,即被蔣介石秘密囚禁。

被囚之前,楊將軍襟懷磊落,對隨行人員說過這樣的話:“我是軍人,是最先倡導抗戰者之一。今天抗戰已全麵展開,我已下定決心,爭取盡速返回祖國,站在抗戰第一線,任何犧牲在所不惜。”

張學良陪蔣介石去了南京,東北軍一位師長背叛張楊二將軍,在蒲城老家扣押了楊虎城的母親孫一蓮,一方麵作為人質,一方麵向南京政府送波邀賞。孫一蓮老人後被楊將軍的朋友救回,1943年9月3日憂鬱逝世。彌留之際,淚流滿麵,她念叨著兒子、媳婦、孫子、孫女,不知他們被囚在何方?也不知他們還在不在人世?

於右任和幾位國民黨要員深知楊將軍母子情深,非同一般,便向蔣介石請求,希望“恩準”虎城回家奔喪。蔣介石一口拒絕。屠夫心腸,令人發指。

隨著蔣介石政權節節敗退,楊將軍一家先後被囚禁於南昌、長沙、益陽、貴陽黔靈山等地,被囚最久之處是貴州息烽的玄天洞。這裏古代被稱為“夜郎國”。玄天洞距息烽縣16華裏,是偏僻山頂上的一個天然溶洞,裏麵非常潮濕。

1938年秋,楊將軍一家移囚於玄天洞。1939年虎城從信裏看到日本飛機飛過潼關對蒲城狂轟濫炸,“勿幕圖書館”被炸塌屋頂,四個學生被炸死,楊將軍捏信的手氣得直抖。這時,遠天又傳來飛機的嗡嗡聲,他走到洞口樟樹下,仰視淩空南下的日本強盜,怒目噴火,狠狠攥緊了拳頭!

1941年,謝葆貞在這裏生下了女兒楊拯桂。特務們反複刁難,楊家四口受盡了折磨。

1942年春,特務頭子戴笠奉命來玄天洞“看望”楊將軍,吃酒時勸道:“你可以來個聲明,把共產黨在‘雙十二’時欺騙、挑唆你的事全揭出來。你和蔣委員長之間的事就一了百了啦!”

楊將軍摔了酒懷,橫眉而起,痛斥蔣介石背信棄義,趕走了蔣介石派來的說客戴笠。楊將軍大義凜然,聲若震雷,指斥蔣介石的聲音,時至今日,仿佛仍然在玄天洞裏轟鳴不已,回蕩不息。

玄天洞陰冷潮濕,不見天日。楊拯中才十多歲,頭發全白了。關押多年,虎城也老多了。就是在這樣艱難痛苦的人間地獄裏,楊虎城將軍仍然把自己節省下來的生活費用,依照主政陝西時許下的諾言,按月寄給他在蒲城家鄉辦起的小學,資助鄉下的孩子念書、認字。

愛國愛民的拳拳之心,堅如磐石,始終不泯。在被囚禁的歲月裏,楊將軍給弟弟楊茂三寫的信裏有這樣的文字:“儀祉兄逝世,兄甚傷心!常在夢中對話。他就洛惠渠失敗,心中難過。究不知工程進展如何?”

1947年春節前夕,在重慶涪都醫院一間病房裏,四個特務和兩個捂著大口罩的醫生,突然將病弱的謝葆貞用麻繩捆在床上,以打吊針為名,強行注射烈性毒劑,謝葆貞痛苦不堪,當即死去。

楊將軍的結發妻羅培蘭不幸病故之後,楊虎城與謝葆貞1927年結為連理。1937年,謝葆貞攜兒子拯中趕到南昌,以精衛鳥填海的精神分擔苦難,陪著楊將軍在牢裏苦熬了十年。謝葆貞被特務橫加迫害,曾經絕食,以示抗議,就在她被害的前一個星期,偷偷吞金自裁,吞下過監獄醫生送給她的一枚金戒指。

謝葆貞歿後,哭啞了嗓子的楊虎城和兒子、女兒將遺體守了三天三夜。後來,楊將軍托奶媽吳睛珍買來白布,裹了遺體,雇人在楊家山五數觀那荒涼的半山上砌起爐子,親自火化,滾滾黑煙衝天而起,楊虎城一家伏地痛哭!三天餘燼熄滅,楊將軍將骨灰往白綾袋裏掃時,掃出了那一枚黃澄澄的金戒指,熠熠閃光,太陽下十分耀眼!嗣後兩年囚禁之中,楊將軍一直將妻子的骨灰盒放在身邊,晚上睡覺時就擱在枕畔——

彼君子兮高枕無憂!我丈夫兮孤掌難鳴!

謝葆貞1930年獻給副軍長李子高的挽聯,夢一樣輕輕地揮動在楊將軍的眼前!人生如獄又如夢。

患難與共,生死相依。楊將軍在生死線上對愛情的無上忠誠,從另一方麵顯示了楊將軍精神品格的無比高潔。

1949年9月17日夜,楊虎城與抱著謝葆貞骨灰盒的兒子拯中被殺害於重慶歌樂山之“戴公祠”。秘書宋綺雲及其妻徐林俠在另一間屋子裏同時被害。宋綺雲夫婦的小男孩與七歲的楊拯桂也慘遭殺戮。副官閻繼明、張醒民轉押至渣滓洞監獄,11月27日遇難。

楊將軍父子及小女兒被殺害後,八個特務將屍體及骨灰盒扔進傍山的花壇,灑了鏹水,草草掩埋之後,在新土上栽植起正在秋季裏綻放的豔麗花草……

作為叱吒風雲的愛國將領,楊虎城勇敢地投入了北伐戰爭;在兵諫抗日、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中,他又起到別人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國兩種命運大決戰的生死存亡重要關頭,楊虎城身陷魔窟、忠貞不屈,作為一蓬照明天地的火花,綻放到極致,也升華到極限。他為中華民族的解放流盡了最後一滴鮮血。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曆史的罪人、殘害楊將軍一家的真正凶手蔣介石被趕上台灣孤島。

1950年早春,在時任進軍大西南的劉伯承、鄧小平、賀龍等軍政首長的直接操辦下,九具靈柩自重慶途經武漢,運至西安,2月7日安葬於西安南郊杜甫神祠西側。

楊虎城將軍為人民的利益獻出自己的生命,獻出自己的一切。他被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譽為“千古功臣”。

曆史每翻到“雙十二”這一頁,中華神州的軍民都不會忘記楊虎城和張學良兩位將軍的救國之壯舉!拯民之深情!

注:此論文2003年11月26日在西安《紀念楊虎城將軍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大會發言後收入會議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