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趙軍安其畫其人(1 / 1)

軍旅畫家趙軍安,其畫作選題奇特,立意深刻,很有氣勢。畫如其人,還真有陝西“愣娃”那麼一股子陽剛勁頭。軍安1960年出生於西安市戶縣的一個書香之家,其祖父中過清朝進士;其父曾任西安某廠工會主席,有較高書畫造詣。趙軍安從小受到關中人文藝術熏陶,九歲時就參加了戶縣“紅畫兵”,開始其繪畫生涯,並多次參加省市縣舉辦的少兒畫展。

1978年,趙軍安參軍入伍從大西北來到北大荒。他幹過放映員,搞過攝影工作,並一直堅持美術創作。先後畢業於哈爾濱師大藝術學院和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係,師從劉大為、劉天呈等名家。他學習極為刻苦,視繪畫為第二生命,在祖國廣袤的土地上,東北、西北、西南、東南、三峽及五嶽名山都留下了他的寫生足跡。他臨摹了大量的古典和現代的優秀作品,堅持創新,師古而不泥古。其畫作既有傳統的筆墨,又有現代的光色,善於吸取西畫的長處,創作思想始終把握時代性、民族性、個性與精品性的特點。在立意和章法上,軍安追求大者要有浩瀚雄壯撼天動地的氣勢,小者要有精巧獨到妙不可言的情趣。他主張:畫家要刻苦讀習中外曆史名畫,取其精華存於心厚積而薄發,畫家的職責不是走曆史的覆轍而是用自己的畫筆去彌補曆史的缺憾。軍安喜愛詩、書、畫、印、雕塑、攝影等藝術並有較深的功底;主攻人物和山水,人物畫強調作品的立意與思想性。山水畫潛心研究雲的畫法。有一次軍安去新疆寫生,在飛機上看到震撼人心的大遷雲,心情非常激動,並下決心傾力畫雲,他的字號“遷雲”,由此而得。趙軍安筆下的雲,靈動飛揚、氣勢磅礴,可謂中國畫中的一絕。

近幾年,趙軍安創作了不少優秀的國畫作品:

《末日》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國抗戰勝利50周年國畫大展中獲銅牌獎。這幅畫在章法上打破常規,采用誇張變形的手法,大膽運用全背影作畫,用凝重的筆墨強調人物結構,三個像黑塔一樣的八路軍與民兵手握鋼槍,頂天立地,押著高舉雙手的日寇,使正義者更加偉岸而高大,鬼子兵畏縮而渺小,充分顯示出正義者必勝的博大氣勢。劉大為教授看後,稱讚道:“趙軍安的這幅畫想法好,立意深刻,有氣勢。”《天山橫雲》在2001年全國第四屆山水畫展中獲200家優秀獎。其作品整個畫幅被大塊的橫雲所籠罩,下麵是雪山和支援災區的兵車行進的情景,畫麵氣勢宏大。著名畫家婁師白先生在展廳看後說:“該作品構思大膽,比較大氣。”《幽穀傳聲》參加第十屆全軍美展之後,在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全國書畫大展中獲金獎,又獲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主辦的美術最高獎項第二屆“金彩獎”。其畫麵采用大小斧劈皴並結合西用光色等手法,營造出在川藏線的絕壁之下,兵車艱難地行進在陰雲迷霧的壑穀之中,再現了運輸兵挫折艱苦的生活,體現了西部山水的壯美景色。著名評論家、畫家孫克老師看了他的畫後說:“趙軍安多才多藝,畫路開闊,人物、山水、花鳥、雕塑均見功底,以西部山水畫為主,有氣勢特色。”著名畫家劉文西、譚滌夫等名家對他的畫都有較高的評價。

20世紀90年代以來,趙軍安先後有400餘幅書畫、雕塑、詩詞、攝影作品在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美術》等數十大媒體播發、展出、收藏,且錄入一些書典。52幅作品獲獎。國畫、宣傳畫曾參加了第八、第九屆全國美展,第九屆、第十屆全軍美展,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國抗戰勝利50周年全國美展,跨世紀山水畫大展,建國50周年全軍美展,中國當代青年畫展,新世紀山水畫200家展,中國美協赴澳大利亞展,全國當代花鳥大展,中國文聯“永結同心”全國著名書畫家邀請展等。國畫《末日》、《兵車行》、《幽穀傳聲》等20多幅作品在全國美術大展及大賽中獲金、銀、銅、優秀獎。2003年獲中國政府美術最高獎項第二屆“金彩獎”。雕塑作品被中南海、軍博後勤館、總參通信部等收藏。為首都建國50周年設計並製作了大型遊行彩車“百萬雄師過大江”。出版有《趙軍安畫選》。先後在西安和北京中國曆史博物館舉辦個人畫展。

趙軍安曾在自己獲全國金獎的一幅畫作上題詩《寫雲》:“身居珠峰頂,手握七彩虹。東海為翰墨,華夏展紙屏。酒酣一揮毫,白雲萬裏行。幸甚放聲歌,九天傳吾聲。”詩為心聲,畫如其人。讀其詩、觀其畫、思其人,這裏突出的特點就是構思巧妙、墨趣橫生,且意境深邃,有“握管而潛萬象,揮毫一掃千裏”的博大氣勢。詩畫可見趙軍安這位肩扛上校軍銜的西北漢子直率而豪放的性格和博大的胸襟。趙軍安作為當今如日中天的實力派畫家,仍在逐日爬坡、奮筆寫雲。我們期待著他有更新更多的精品問世。

〔曾刊於《中國法製》2003年第(5)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