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縱使晴明無雨色 節四:千金碑(1 / 2)

節四:千金碑

“五湖自為家,四海任飄萍。蒼天為圓蓋,陸地似棋枰。世人爭榮辱,相去無白丁。無象亦無名,萬象皆我名。”書生取箸擊杯,一曲高歌。

莫君言見他談吐之中,頗有江湖氣息,辭中又不乏黑白玄機,不覺問道:“不知兄台如何稱呼?”

書生放下雙箸,神色詭黠地反問道:“若我問你名姓,你可會告知與我?抑或是虛與委蛇?”

莫君言一愣,忽地想到自己身份特殊,稍顯遲疑,但轉念心道:“這人直爽,定然不是錦衣衛中人,我若隱瞞,必會傷了這一番相遇情誼。”當下毫不隱瞞:“在下昆侖山莫君言。”

書生哈哈笑道:“莫兄果然赤誠君子,佩服佩服。小生徐諒,清風徐來,多聞直諒。嘿嘿,小生曾在萊州集中,見過莫兄一麵。”

莫君言“啊”了一聲道:“那日救我之人,就是徐兄你了?多謝!多謝!”徐諒笑道:“略施小計而已,何足掛齒。”虞夢亦道:“哈,原來你們果然見過,無怪聊得這麼歡脫!”

“哈哈!”徐諒道:“姑娘莫怪,小生見過莫兄,莫兄卻未見著小生,卻算不上是相互見過的。那日也是事出緊急,來不及和莫兄以及駱姑娘打聲招呼。”

虞夢問道:“那可又是遇上了什麼奇聞異事,把你吸引去了?”

徐諒失聲道:“嘿,那倒不是,姑娘可冤枉小生了。小生這般急忙,原是在追查一件失竊事故。”虞夢聽出其中必不簡單,當下靜聽他道:“兩位想必知道長安有座洪福寺,這寺因大唐玄奘而聞名,內中存放著玄奘從西域帶回來的舍利、佛珠等。可就在月前,洪福寺中忽然來了一夥竊賊,他們沒偷佛經,沒偷佛像,更沒偷舍利、佛珠,卻獨獨偷走了存放在寺中的一塊石碑,當真是奇怪也哉。”

“偷石碑的賊?哈哈,他們好無聊啊。”虞夢忍俊不禁。

“那碑名為《大唐三藏聖教序碑》,碑文內容是唐太宗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作的序言,於佛門子弟而言,自是聖物,於世俗之人而言,則是廢物。佛門子弟,必然不會去偷盜,若真去偷盜,也絕不會偷那碑文。且那石碑足有千斤,尋常竊賊又豈能輕易竊走?既然竊得了手,必是江湖上身手不凡之人。你們想想,這一夥武功高強的竊賊,偷這麼一塊毫無用處的石碑,到底要拿來做什麼呢?”

徐諒說到這裏,分別看了虞夢與莫君言一眼。莫君言會意,思索了片刻,方道:“偷這塊碑的一定是武林中人,武人最重武功秘籍,莫非這《大唐三藏聖教序碑》中,竟藏著西域佛門的武學不成?”虞夢則道:“碑文是李世民寫的,想來不會是西域的武功。莫非問題出在這塊石碑本身上?”

徐諒頷首微笑道:“你們二位各自都說對了一半。”他見二人均露出急切的神情,故意擺出一副說書人的樣子:“不急不急,且聽徐某慢慢道來。”惹得虞夢想打他緊。

“洪福寺失了這塊石碑,倒也著急。且不說其中是不是真有高深武學,畢竟是前朝禦賜之物、佛門聖品,豈能遭此褻瀆?那洪福寺主持曉光禪師與我恩師是至交好友,便飛鴿傳書請我師父相助,我師知我在此,便著我調查此事了。”徐諒道。

“我當時也奇,後來才知道,原來這塊失卻的石碑,乃是唐朝洪福寺沙門懷仁和尚集王右軍字所成的千金碑。這王右軍不是別人,乃是晉朝的書聖王羲之,他的行書天下無雙,唐太宗便十分仰慕。延至我朝,亦是對他推崇備至。想那王右軍乃是晉朝之人,而《大唐三藏聖教序》乃是太宗囑文,這王羲之又如何去得到唐朝,為那唐太宗書寫這序文呢?”

徐諒繼續說道:“但這皇帝都發話了,要用王羲之的行書刻碑,群臣豈敢不效死命?這洪福寺沙門懷仁也是個才智精絕之人,他本人就是畢生鑽研王體的書法家,他搜集了散落在各地的王羲之字體,曆時數十年,幾乎把王右軍生前所書之字集全了。但是問題來了,有幾個字怎麼也找不著,不得已奏請朝廷貼出告示,詔曰誰獻出碑文中急需的一個字,賞一千金。還有就是,碑文中有些字是王羲之從未寫過的,既然從未寫過,自然也無從去收集,那真是千金難得了。”

“但那懷仁和尚也確實聰明,沒有的字,他便從王羲之字的偏旁部首入手,竟也給他活生生地湊足了這篇聖教序。這塊石碑曆時了二十五年終於刻成,它完美地再現了王羲之書法之神韻,亦博獲了‘千金碑’的美譽。”徐諒說完,取箸夾了兩粒蠶豆咬得咯吱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