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羅伯特·基歐漢:《霸權之後——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合作與紛爭》(蘇長和、信強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35.梅孜:《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彙編》,時事出版社,1996年。
36.邱罡、龔炯、孫曉菲:《中國新能源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三星經濟研究院,2010年2月。
37.市場經濟研究所《中國市場形勢動態分析》課題組(鄧鬱鬆執筆):“2008年上半年能源市場形勢與趨勢分析及政策建議”,2008年10月16日
38.《石油及天然氣地質學》(網絡教程),中國礦業網:http://www。 chinamining。com。cn。
39.世界經濟年鑒編輯委員會《世界經濟年鑒》,1994~2005年各年。
40.世界銀行研究報告:《俄羅斯從轉型到發展》,2004年4月。
41.蘇珊·斯特蘭奇:《國家與市場》(楊宇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42.譚蓉娟:《基於可持續發展理論的中國能源安全問題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3月。
43.特奧托尼奧·多斯·桑托斯:《帝國主義與依附》(楊衍永、齊海燕等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44.西·內·費希爾:《中東史》(姚梓良譯),商務印書館,1979年。
45.王能全:《石油與當代國際經濟政治》,時事出版社,1993年。
46.逸舟:《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47.殷克東、趙昕、薛俊波:“基於PSR模型的可持續發展研究”,《軟科學》,2002年第5期。
48.於立宏:《中國煤電產業鏈縱向安排與經濟規製研究》,複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49.於洋:“台灣能源陷入困境,想與大陸合作在海上探油”《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2008年6月29日。
50.張皓潔:“分析、應對高油價—階段性波動——國際石油價格的成長之路”,《中國石油和化工》,2007年第21期。
51.鄭羽、龐昌偉:《俄羅斯能源外交與中俄油氣合作》,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52.鄭海麟:《釣魚台列嶼之曆史與法理研究》,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8月。
53.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54.周大地、韓文科主編:《2003年中國能源問題研究》,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5年。
55.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2007~2008年在《中國證券報》上公開披露的公司財務報告。
56.《中國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出版社,1994~2006年各年。
57.《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年鑒》,中國化工出版社,1994~2005年各年。
58.《中國礦業年鑒》,地震出版社,2000~2005年各年。
59.《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征求意見稿),第一百三十九條,2007年12月。
6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09年2月25日。
6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中國國土資源年鑒》,2000~494——
2005年各年。
6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統計年鑒》,2000~2005年各年。
63.美國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的報告;巨田基金研發報告;海通證券研究所:《海通證券研究所研究報告》曆年;南方航空、東方航空、中國國航和海南航空2007年在各自公司網站和《中國證券報》公開披露的公司年報。國內外報紙雜誌、網站及新聞社。
64. BP,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07、2008、2009、2010.
65.U。S。Energy Information Adiministration: Independent Statistics and Analysis,2008. Short-Term Energy and Summer Fuels Out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