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建設應納入渭河治理範疇(2 / 2)

四、關於渭河流域生態環境建設的主要內容

根據我們考察和與有關同誌座談,渭河流域生態環境建設主要有三方麵的內容: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林草植被建設和生態農業建設。

(一)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主要有兩方麵的內容

1.渭北黃土高原溝壑區的小流域綜合治理,涉及寶雞、鹹陽、銅川、渭南等四市19個縣區,總麵積1.75萬平方公裏,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麵積1.48萬平方公裏。到2010年,需要治理的小流域達280條,總麵積約4000平方公裏。

2.渭河以南秦嶺北麓的小流域綜合治理,涉及寶雞、西安、渭南三市15個縣區,總麵積1.2萬平方公裏,其中水土流失麵積0.55萬平方公裏。到2010年,需要治理102條小流域,總麵積約1500平方公裏。

(二)林草植被建設,主要有四個方麵的內容

1.秦嶺北坡水源涵養林工程,造林任務約8萬平方公裏。2.渭河平原綠化工程,包括農田林網建設、四旁綠化、風景林建設,造林任務約6萬平方公裏。

3.渭北殘塬區水土保持林建設及塬區農田林網建設,造林任務約10萬平方公裏。

4.渭洛河兩岸防護林建設。

(三)在生態農業建設,主要有四個方麵的內容

1.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

2.高效節水設施農業建設。

3.種植業結構調整,變“二元結構”為“三元結構”,大力發展飼料草作物,發展畜牧業。

4.生態果園建設。建設蘋果、梨、獼猴桃的生態果園。

五、建議充分發揮地域優勢,把發展畜牧業作為主攻方向,盡快提高農業係統的總體生產能力

渭河流域年降水量約500-700毫米,平均氣溫13℃左右,≥10℃年積溫約4000℃以上,在“中國植被”分布區中,屬於暖溫帶半濕潤闊葉林區。這就決定了本區第一性產業(包括農、林、草業)的生物量比較高。這是第一性生產,也是發展動物生產的物質基礎。若把第一性生產中不能直接利用的有機物質,通過家畜飼養轉化為各類畜產品,就能夠大幅度地提高農業生態係統的整體生產能力。因此,我們建議,在渭河流域要把發展畜牧業,提高農業生產係統總體能力作為主攻方向。

六、關於生態環境建設用水

我們認為,生態環境建設用水除了包括城市綠地需水、河道基本生態需水、地下水回灌、城市湖麵補水等內容外,還應包括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用水、林業生態建設用水以及河流衝沙用水等。因此,我們建議在渭河流域水資源供需平衡計算中,將這三項列為生態用水的內容加以計算。否則,計算結果會偏小。

根據工程院重大谘詢項目“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的成果,黃河流域水土保持與林業生態建設用水現狀約為10億立方米,衝沙用水為150億立方米,維持河道基流需要50億立方米。至於渭河流域生態建設用水現狀到底是多少,今後不同年份增加多少,我們認為這是個重要的問題,建議作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