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關於渭河綜合治理
專家認為,要加強渭河綜合治理,治理的著眼點應是降低潼關高程,保障防洪安全。采取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防洪續建工程和達標工程;南山支流加固堤防和展寬堤距、整治入渭口門;河道疏浚與減淤;灘區防洪保安設施建設。有的專家建議,南山支流還應研究興建山區攔洪水庫的可行性。
針對降低潼關高程的治理目標和要求,專家們還提出了各自的觀點和看法,包括:東莊水庫的建議目標應定位在防洪、攔沙,兼顧灌溉、發電;重視磧口、古賢水庫對於渭河潼關整治的作用;小北幹流放淤對渭河治理的作用與放淤地點的選擇;北洛河改道、黃河西倒與渭河尾閭關係等。討論中,專家觀點較為一致的是潼關高程是渭河的侵蝕基準麵,降低潼關高程是渭河治理的重要目標和關鍵,對各種降低潼關高程的措施和作用,可待相關專題研究結果提出後,一並論證確定。
(四)加強科學研究
有的專家提出,這個規劃宜稱近期重點治理規劃,並希望在規劃中對中、長期綜合治理的重點和方向也要有所研究和說明;也有的專家提出若不采取有效措施,2010年後渭河的淤積形態可能會因水資源缺乏而更為嚴重。有些專家認為,規劃報告涉及的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主要包括:潼關高程降低與三門峽水庫運用;流域外調水的可行方案;水資源配置與農業節水、國民經濟結構調整;林家村、華縣、狀頭斷麵下泄水量控製目標實現的條件;汙水處理能力以及汙水回用等問題。所有這些問題都非常複雜,規律難以掌握。因此需要根據形勢發展,確定邊界條件,進一步加大研究力度,統一組織,加強協作,開展攻關,切實為推動渭河綜合治理提供科學的研究成果。
三、繼續抓緊規劃的補充完善和相關課題研究
此次座談會議以後,黃委會要會同陝西、甘肅、寧夏三省(自治區)和有關部門,首先,要認真整理各位專家的發言,全麵理解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對報告中的一些數字和指標進行再次核定,對結論進行再次推敲,對一些表述不夠清楚的問題要進一步明確,按照會議紀要的要求,修改、補充、完善規劃報告。特別要針對近年來發生的特殊水文短缺係列和典型年水沙情況、農業用水與節水現狀和節水潛力,提出切實可行的節水方案、生態用水的需求量和保證量,外流域調水的中、長期目標與方案等。其次,要對與渭河流域綜合治理緊密相關的、規劃涉及的重大科研項目,如潼關高程降低和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等相銜接,特別是要注重在過程中分專題進行開放式的論證;要站在解決災區人民疾苦的高度,對今年渭河流域發生的六次洪水過程以及曆年來的典型洪水災害,進行充分的分析研究,抓緊進行災後重建和防洪工程建設規劃,一旦需要即可上報,付諸實施。第三,建議有關單位抓緊研究,是先行編報渭河流域近期重點治理規劃,還是編報渭河防洪專項規劃,並在提出有關部門研究成果後抓緊進行渭河綜合治理規劃,提出方案報部領導決策。在規劃的編製過程中要及時與國家發改委等單位溝通,並征求、協調地方政府部門的意見。
這次會議時間安排得很緊,會議開得非常緊湊,會議上反映出來的、專家們比較關心的一些問題,沒能有足夠的時間展開討論,言猶未盡,有一些遺憾,但是以後我們還可以召開一些專題的討論會或者座談會,進一步研究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