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
《渭河流域綜合治理規劃》專家座談會就要結束了,兩天來,大家認真聽取了黃河水利委員會和陝西省有關情況的彙報,進行了較為充分的交流和討論,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形成並通過了會議紀要,圓滿地完成了各項任務。根據會議的安排,下麵我對此次專家座談會議作簡要總結。
一、會議開得及時、開得成功
渭河治理涉及麵非常廣、影響因素極其複雜,不僅流域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質汙染日趨加劇,而且下遊河道淤積致使防洪形勢嚴峻、水土流失等問題十分突出,特別是潼關高程和三門峽水庫更增加了問題的複雜性,今年渭河流域發生的六次洪水過程,造成了比較嚴重的洪水災害,進一步揭示了渭河流域防洪存在的問題和進行流域綜合治理的緊迫性。黨中央、國務院對渭河流域的水災和綜合治理高度重視,社會各界非常關注,在綜合治理規劃報告(送審稿)初步完成之際,在擬對該項規劃進行審查之前,召開這次專家座談會是十分必要和非常及時的。水利部汪恕誠部長、陳雷副部長都要求開好本次會議。會議取得的重要成果,形成的建設性意見已如紀要所述。
這次會議之所以開得很成功,一是有一個好的基礎。《渭河流域綜合治理規劃》在編製過程中,多次進行聯合現場查勘,召開了多次協調會和專家谘詢會,征求了陝、甘、寧三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意見,廣泛聽取各方意見,並針對今年渭河發生洪水的情況及時進行了分析和整理,最終形成了綜合治理規劃報告的送審稿。二是有一個有利的環境。此次《渭河流域綜合治理規劃》專家座談會邀請的專家都是多年從事水利工作,具有很高學術造詣並對渭河治理非常熟悉、十分關心、有著深厚感情和高度責任感的資深專家,從學術的角度、研究解決問題的角度,科學客觀地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三是準備工作比較充分。在召開這次會議之前,各有關單位和部門進行了認真的準備,提前將規劃報告及有關材料送到專家手中,及時向與會專家通報了有關情況,並為會議準備了豐富翔實的彙報材料;各位與會專家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麵的發言,有理有據、觀點明確、重點突出,雖然發言的時間有限,但是切合實際、把握關鍵、非常精彩,充分反映了專家們對渭河問題深邃的認識。
二、會議獲得了許多啟示
會上,專家們對一些問題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對我們的工作有很多啟示。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主要方麵:
(一)渭河治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渭河流域具有較為獨特的地形、氣候和人文特征,由於流域的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與水資源的嚴重不匹配,加上一些惡劣的外部條件,使得流域的水環境和水生態破壞嚴重,水資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水汙染日趨加劇,防洪形勢十分嚴峻。因此,做好渭河流域綜合治理規劃並盡快實施是非常重要而緊迫的。討論中,一些專家認為對於潼關高程的問題,一方麵可通過進一步加強論證更好地研究解決,另一方麵應采取切實可行、可靠的措施搞好與近期防洪建設的銜接。防洪設計水位按照潼關高程328米再加超高0.5米設定,若今後潼關高程降低後,渭河的洪水水麵線會有所降低,這更有利於防洪,因此,這是目前條件下切實可行的選擇。有些專家提出了要以潼關高程與三門峽水庫運用的研究結果為編製渭河規劃的基礎條件的觀點,更加強調了潼關高程的重要性。還有的專家出於對綜合治理規劃基本條件的要求和從渭河治理的實際需要考慮,建議將規劃分別按防洪建設規劃和渭河綜合治理規劃兩個報告編製,一方麵可滿足近期堤防建設需求,另一方麵還能更加完善綜合治理措施方案研究。多數專家認為,潼關高程是個區域治理的概念,已進行的大量研究成果表明: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和渭河來水來沙條件是影響潼關高程的主要製約性因素,而近期來水來沙條件的製約性更為突出;采取多種有效措施降低並穩定潼關高程是可行的,並認為采取更為積極的態度,論證研究降低潼關高程是至關重要的。論證研究要以如何降低潼關高程為目的,而不是以論證潼關高程維持在328米的合理性和不可改變性為目的。一些專家還認為,三門峽水庫的廢棄與否,如同當初建設三門峽水庫一樣,是一項重大的決策,要深思熟慮,深入研究,慎重決策。
(二)水資源合理配置與流域外調水
專家認為,規劃報告按照國民經濟需要和生態環境需要配置水資源是合理的,但水賬算得偏緊,農業灌溉安排的水量不富裕,到2010年,即便是規劃意義上的水量平衡配置,仍然有12.88億立方米的缺口。有的專家還就此提出了糧食安全問題,認為農業要節水6億立方米,從投入和現狀節水情況來看,都覺得不現實。盡管規劃中考慮了近期從引洮濟渭、引紅濟石和引乾濟石共調水5.78億立方米的措施,但認為調水量和方案還不太落實,特別是對於2010年還有12.88億立方米的水量缺口,缺乏解決缺口的有效措施,林家村、華縣、狀頭三個控製斷麵的下泄水量,保證率可能不高。這些擔憂,其實是在提示和要求我們,可鬆動某些條件使之為變數,如鬆動環境需水或者鬆動國民經濟需水進行研究,運籌規劃目標發生的變化。許多專家認為,更重要的是應確定中、長期能從長江水係調水的目標,比如從漢江、嘉陵江以及長江三峽庫區調水濟渭。這樣的認識都是在深入研究渭河現狀並結合渭河水資源配置的狀況後提出的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需要進行深入分析與探討,要做大量的工作,並建議在規劃報告中有所提及和反映,至於具體的調水方案一時還難以確定,可留待以後研究確定,使得規劃目標得到真正落實。總之,專家們認為:規劃提出的水資源配置與保護思路是合理的,但一些指標偏高,要全麵落實很難,近期更應著重從“節水優先適度開源合理配置”的思路出發,嚴格規定各行各業的用水定額,運用經濟杠杆調節,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盡量抑製水資源需求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