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以科學負責的態度和求實創新的精神,不斷研究和探索渭河治理規律和治理措施,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渭河流域綜合治理是一項十分複雜和艱巨的任務,渭河流域水資源配置、防洪減淤、水環境治理的目標和措施相互關聯,治理難度較大。因此,必須按照中央的水利工作方針和可持續發展的治水思路及治理黃河的總體布局,堅持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遵循全麵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根據渭河流域水資源承載能力和保障流域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客觀要求,以及西部大開發的總體部署,深入分析渭河流域當前存在的問題,合理確定渭河流域綜合治理的基本思路、總體布局、治理措施和建設安排。同時,要不斷總結前人的治水經驗,廣泛聽取院士和專家的意見,從更高的層次上研究和探索渭河流域的治理規律和治理措施,對一些重大技術問題進行聯合攻關。
當前,渭河流域綜合治理最緊迫的問題是解決渭河水資源短缺問題。首先要立足於流域內解決,加大節水和治汙的力度,合理調整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強化水資源統一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控製農業用水不再增加,使有限的水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從長遠來看,要加快規劃和實施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認真研究論證跨流域調水方案,從根本上解決渭河流域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對潼關高程控製及三門峽水庫運行方式問題,中國工程院、有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多年來做了大量的研究論證工作,取得了豐富的科研成果。小浪底水庫建成後,水利部請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有關單位開展了潼關高程控製及三門峽水庫運行方式專題研究,在水沙係列、重要參數和邊界條件等方麵進一步聽取專家意見,並采用數學模型和物理模型等手段。研究分析影響潼關高程的因素,確定潼關高程治理的目標和方案措施,提出三門峽水庫調度運用方式的調整方案。目前這項工作正在抓緊進行,今年年底將提出研究結果。同時,為控製潼關高程,國家專門安排了渭河中下遊治理工程,采取了裁彎取直、清淤疏浚等措施。在請示國務院並征求晉、陝、魯、豫四省意見後,組織開展了三門峽水庫2003年汛後運用控製水位試驗研究工作。
生態環境建設是渭河流域綜合治理的重要內容。對渭河水環境治理和生態治理問題,要加強以多沙粗沙區治理為重點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加大水汙染治理力度;合理劃定水功能區,加強南山支流的水源保護;嚴格控製地下水超采;研究確定生態需水量,協調好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的關係;根據水環境承載能力,研究提出限製排汙和嚴格限製高耗水產業發展的建議。
第三,充分聽取和采納專家意見,進一步完善《渭河流域綜合治理規劃》成果。規劃是政府履行宏觀調控、經濟調節和公共管理職責的重要依據。國務院領導非常重視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對一些重大建設項目,要依據規劃來進行決策。因此,在規劃編製中,要集思廣益,廣泛聽取各方麵意見,特別是專家們的意見。今天邀請的各位專家對渭河綜合治理十分關注,對渭河流域的情況非常熟悉,有很多專家對渭河做過專門的研究工作,有很多深刻的認識和見解。渭河情況複雜,問題特殊,希望各位專家暢所欲言,從規劃思路、總體目標、治理對策、主要措施等方麵入手,對渭河流域綜合治理規劃提出寶貴意見。以便我們進一步修改完善規劃報告,提高規劃成果質量,使規劃更加符合渭河流域的實際,更能夠充分地反映各方麵的意見,規劃編製工作組要認真聽取專家意見和解答專家提出的問題。
這次專家座談會後,我們還要根據會議紀要和專家們的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規劃報告,抓緊組織技術審查和征求有關部門意見,盡快將《渭河流域綜合治理規劃》上報國務院審批。爭取像黑河、塔裏木河綜合治理一樣,把渭河治理列為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建設項目加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