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華縣防洪搶險救災工作情況彙報(3 / 3)

(三)有序下撥救災物資,確保災民有飯吃

首批每人每天一斤熟食,2元救濟金,每戶1袋麵粉,10斤油,一床被子,全部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中。第二批救濟物資也相繼下發。全縣共調撥發放麵粉28312袋、食用油28265桶、大米1460袋、方便麵29098箱、棉被40549床、帳篷1899頂,發放救濟金114.8萬元。

(四)把災區中小學生就讀作為安置受災群眾,穩定地方的重點工作

先後在杏林中學設立了12個災區學生集中就讀點,安置學生1.1萬名,同時發文要求其餘災區學生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則,到任何學校學習,學校要無條件免費接收入學。

(五)實行縣級部門包聯鄉村工作製度

縣、鄉、村三級聯動,包村到戶,一抓到底,落實59個部門深入56個重災村加強受災群眾的安置工作,各個部門由領導帶隊深入到救災一線,著力圍繞安民、排水、防疫、自救重建等工作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受到群眾的好評。

(六)災區衛生防疫工作全麵鋪開

出動防疫人員103人,300台噴霧器和1台水質監測儀投入使用,3個鄉、9個村的10萬平方米已經消毒。

(七)動物屍體打撈工作開始運作

淹沒區六鄉鎮打撈工作全麵展開。截至目前,各鄉鎮成立打撈專業隊20多個、400多人,已打撈各種動物屍體5萬多隻。

四、災後重建

截至目前,災民安置已經基本全部到位,縣委、縣政府及時調整了各指揮部領導人員及工作職責,成立了救災、生產自救恢複重建、維護穩定安全保衛三個指揮部。由縣委書記王健任總指揮、縣長薛東江任副總指揮,加強三個指揮部的領導調度,保證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的高速運轉。重建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核查為基礎,以規劃為先導,以項目為支撐,統一規劃布局,統一建設標準,區分輕重緩急,分期分批組織實施。

一是建立機構,明確任務。成立了以縣長薛東江為總指揮,縣委副書記王紅旗,副縣長吳培育、簡錄民,政協副主席胡江為副總指揮,水務、建設、交通、農牧、教育、電力等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災後重建工作指揮部。各副總指揮明確分工並帶領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堤壩、橋梁等水毀堤防工程,道路、電力、通訊等基礎工程的恢複,排澇搶種及災區群眾建房等工作。

二是全麵展開抽水排澇,秋播搶種工作。除市上組織的排澇工作隊以外,淹沒鄉鎮已全麵調集鄉、村、組、農戶所有的抽水設備,科學布點,展開抽水排澇工作。同時由鄉鎮負責詳細的核查淹沒農田麵積、種子用量、機械化播種麵積等,積極爭取上級部門對災區的支援,核查工作9月20日即可結束。

三是科學核查,超前規劃,做好群眾災後建房工作。縣建設局已成立了華縣災區建房工作辦公室,並下設質監、技術規劃、綜合、校舍建設四個小組,專職負責災後重建工作。目前,已抽調了66名城建幹部分別負責被淹沒的66個行政村的房屋核查統計工作,鄉鎮幹部及縣級包村幹部積極配合,並嚴格按科學標準統計,確保掌握第一手翔實資料。建房過程中,房屋地基高度及防洪的要求標準,由建設局統一規劃,原則是在不影響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先幫助群眾建一間房,力爭11月底確保淹沒區所有受災群眾通過危房加固、建設臨時住房、互助調劑等方式返回家園,安全順利過冬。倒塌學校建設工作按照小學村辦、中學鄉辦的原則,村、鄉兩級負責學校的建設工作。

四是加緊道路、電力、通訊設施的恢複。按照先通後暢的原則,先保證各項基礎設施盡快恢複工作。道路、電力、通訊修複按水退到哪裏,各項設施就修到哪裏為原則展開。目前,西秦防汛路8.7米水毀段已經搶修完工,正式開通,保證車輛運行。其他水淹防汛道路及鄉級公路情況不容樂觀,許多道路路基被徹底衝毀,恢複困難很大。電力、通訊等設施的恢複,必須在防疫消毒、危房鑒定之後才能開展。截至目前,已實施防疫消毒的18個行政村的100多個小組,電力、通訊等已基本恢複。

五是迅速做好災後重建項目的篩選、論證、評估和上報工作。製定了《華縣災區重建規劃》(草案),全力抓好包括災區避水樓台建設、支流治理工程、水毀橋梁建設、大壩險段修複工程、人飲、村舍重建等20多個項目,涉及金額15個億。該項目規劃已上報市上,力爭大部分項目能進入省上計劃安排的項目盤子。

六是多途徑、多方式為災後重建設工作籌措資金。災後重建工作資金缺口十分巨大。除社會各界捐助之外,縣上還舉辦了曆年來規模最大、捐款最多的為災區獻愛心捐款活動。同時,要求各職能部門通過各自途徑,積極向上爭取資金。總之,我們將調動一切因素,利用一切資源,主動向上級、社會各界爭取補助和支援,加快水、電、路、房等各項工程恢複的進展,保證群眾在冬季來臨之前返回家園。

災後重建工作量大、麵廣、任務重,修複水毀工程,恢複水、電、路、渡口、支堤17座橋涵、群眾建房、學校修建等基礎設施所需的資金十分巨大。我們的資金嚴重不足,而且有許多問題,如南山支流問題,庫區尤其夾槽區群眾今後的生活和安全保障問題等,很難得到徹底解決,三門峽修建之後,渭河河床被抬高,“二華”作為三門峽庫區,隨時都麵對被洪水淹沒的可能。今年的洪水對群眾來說是滅頂之災。所以說,“二華”人為全省及關中大部分地區的安全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因此,誠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各位領導綜合考慮華縣的各種情況,及時把徹底解決渭河及南山支流防洪問題形成方案向中央反映,爭取國家支持,在幫助華縣徹底解決南山支流問題的同時,幫助華縣人民渡過難關,取得救災工作的最終勝利。

2003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