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態環境建設進展良好
大力開展全民植樹造林活動,切實加強造林綠化工作。一是狠抓了退耕還林工程建設。1999年4月,市政府下發了《關於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的通知》,率先啟動了退耕還林工程。市財政每年拿出500萬元作為工程補助,當年完成任務2.65萬畝。2000年春季完成2.73萬畝。2000年11月,國家正式啟動退耕還林工程,並且下達我市1999年和2000年退耕還林任務3.45萬畝和4.5萬畝。目前,1999年任務已全麵完成。2000年,長安、藍田兩個試點示範縣4.5萬畝退耕還林任務已按計劃全部完成。今年,國家下達我市長安、藍田試點示範縣退耕還林計劃5.2萬畝,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今年秋季將全麵完成。二是狠抓了綠色通道工程建設。去年3月,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實施綠色通道工程。當年投資600萬元完成了5條高等級公路兩側各13米寬的綠化帶建設任務,綠化裏程86公裏,栽植各類苗木17萬株。今年又投資400萬元完成了西寶南線70公裏的綠化任務,栽植各類苗木25萬株。三是啟動實施了渭河生態防護林工程。渭皂三角洲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規劃設計總麵積2720畝,從今年起兩年內完成。今年春季已完成了1384畝。四是穩步推進重點生態縣防護林工程建設。1999年我市的長安、藍田和灞橋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為重點防護林生態縣(區),周至和臨潼被國家計委確定為重點生態縣(區)。兩年多來,先後投資2833萬元,完成人工造林9.2萬畝,封山育林8.3萬畝,飛播造林2.5萬畝。
加大了生態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在種苗建設方麵,近年來,國家共安排我市種苗建設資金4230萬元,建設市級綜合苗圃1個,區縣骨幹苗圃18個。截至目前,兩個苗圃已通過工程檢查驗收,投入使用,其餘苗圃基礎設施建設,可望年底全麵完工,投入使用。這些苗圃的建成,每年可為我市及周邊地區提供優良種苗3413萬株。在自然保護區建設方麵,我市已建成4個自然保護區,麵積8.2萬公頃,保護的野生動物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在科技網絡建設方麵,“九五”期間,全市先後投資400多萬元,完善了市級林業科技推廣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市、縣、鄉三級林業科技服務網絡,並使網絡的服務功能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雖然我市在以上幾個方麵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隨著我市經濟的發展和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現有的城市汙水處理能力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十五”期間,我們擬再建兩座城市汙水處理廠,懇請各位領導和有關專家予以幫助和指導。二是為了改變西安城區的生態環境,減少揚塵對西安大氣造成的汙染,希望國家將西安繞城高速防護林工程和渭河灞河防護林工程列入西部大開發生態建設重點項目。三是西安作為大城市,防洪責任重大。渭河中遊防洪工程應早日立項開工建設,懇請各位領導、專家在立項、技術方麵予以關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