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現轄8區5縣,全市共有174個鄉鎮,總人口688萬。土地總麵積101萬公頃。耕地總麵積34萬公頃。林地麵積42萬公頃,森林覆蓋率38%。200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89億元,同比增長13.1%。財政總收入69億元,同比增長12.9%。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江總書記關於“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區”的重要批示精神,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這一曆史機遇,努力改善生態環境,實施山川秀美工程,建設園林化城市。積極實施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還草)計劃,加快城市綠化和防護林體係建設。堅持開源節流並舉,節水優先的原則,綜合治理水利環境,全麵推廣節水措施,合理配置水資源。進一步加大對城市汙水及生活垃圾的綜合治理,全麵實現工業汙染源的治理達標。我市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
現就水資源配置、城市用水及汙染防治、渭河幹流整治工程和生態環境建設等情況作簡要彙報。
一、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不斷優化水資源配置
我市屬資源型缺水地區,水資源總量嚴重不足,人均水資源量僅占全國人均水資源總量的1/6.2000年全市總用水量17.8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總用水量為4.8億立方米,占總用水量的27%,開發利用程度為14%。地下水總用水量為13億立方米,占總用水量的73%,開發利用程度為75%。
按照水利部統一安排,我市已編製完成《西安市水中長期供求計劃報告》,製定了各行業用水標準和定額,對2010年全市供需水量進行了預測;對2030年需水量進行了展望。2010年和2030年全市總需水量分別為38億立方米和52億立方米;而我市的水資源總量僅26億立方米,在積極興建黑河、李家河等控製性水源工程,充分挖掘現有水資源潛力的情況下,全市仍缺水12億——26億立方米。
依據我市水資源的現狀和用水量的預測,我們編製了我市水資源配置方案。從全市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看,地表水開發利用程度隻有14%,地下水的開發利用程度已達75%,部分地區已嚴重超采,今後市區內水資源的開發應以地表水為主,地下水為輔。一是2000-2010年,規劃新建灞河流域的李家河水庫和藍橋河、萬軍回水庫;黑河流域的周至縣田峪,洋河流域的戶縣太平峪;長安的犁園坪;河流域的長安庫峪等八座中型水庫。二是考慮到全市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較高,原則上平原區不再開發城市水源地,如確係城市發展需要,可在沿渭、涇、灞等河兩岸,按規定報批程序,適量開采激化儲量。三是2010年以後,西安渭北地區缺水擬由區域外調水解決,從新建的東莊水庫調水1億——2億立方米,要求渭河以南地區由省內南水北調工程(漢江及嘉陵江調水工程)調水10億——12億立方米,以解決西安市持續發展的需水要求,這是解決西安遠期水源的戰略途徑。
圍繞以上思路,近年來在水資源管理和開發利用方麵,我們一是認真做好宣傳工作,提高全社會對水資源緊缺的認識。理順了水管理體製,全市基本實現了城鄉供水一體化,地表水、地下水統一調配的管理運行模式。二是全麵落實取水許可製度,辦證的範圍涵蓋了農用灌溉井、農村人飲井、城市企事業單位自備水源井和鄉鎮企業、私營企業、外資企業用水井。三是合理安排,統籌配置,科學調節水資源。使我市地表水和地下水二水聯調的水資源管理模式得到了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