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問號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草原讓我們著迷,不僅是那一望無垠的綠,青翠欲滴,沁人心脾,也不僅僅是那草海上飄動的如雲朵般的牛呀羊呀,關鍵是草原深處還藏著默默無語、神秘高深的石頭啊!如果是在得風得雨的夏季,有幸踏上花海錦簇、綠草如茵的新疆青河三道海子那片草原,麵對神秘的石堆以及一個個像武士那樣矗立著的鹿石,你會由衷地驚歎青河三道海子是一片世間罕見的神秘之地:這些突兀而起、橫空出世的石頭,是誰的作品?為什麼麵對那些來來去去、希望揭開其奧秘的專家或遊客,永遠是那麼淡然處之,寵辱皆忘……
去過三道海子的人,都會一生與之結緣,對它一生情懷難了。
三道海子是位於新疆的青河縣東北40公裏、海拔2690米的高山區域,由花海子、中海子、邊海子等三個高山湖泊組成,而且都是由高山雪水融化而成,中間有小河環繞形成一些小湖泊,山水相映,湖麵平靜,空氣清新,魚遊鳥鳴,風景十分秀麗,好一片世外桃源風光。走近三道海子的花海子,巨大的石堆古墓就在身邊,其周長約有300米,高15米,直徑60多米,呈錐體形,周圍護陵河呈S形環繞,長達1.5公裏。整個建築都是用長寬在0.3~0.5米之間的片石壘鋪而成,據推算用石量在20000立方米以上,而且是在距離石堆400米處的一座山上挖掘石頭建築而成。多少年來,有的人認為這是一處雄偉的祭祀遺址,是目前歐亞草原地帶發現的最大的一座太陽神殿;有的認為,它是成吉思汗或其孫貴田汗的陵墓;有的認為,它是塞人首領“獨目人”大王之墓;還有研究外太空文明的人認為,它是外星人著落地球時的聯係點……神秘莫測,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在石堆墓的周圍還分布著一些古老的鹿石碑。當地人對它很迷信,認為這些鹿石上表現的飛鹿具有穿越天、地、神三界的神力。那麼,鹿石是什麼?有什麼特殊的文化背景?或者鮮為人知的驚天秘密?所謂的鹿石,就是經過人工敲鑿雕刻加工而成的一種碑狀石刻,隻是石碑上雕刻的不是文字,而是鹿或其他動物的圖案。這種石頭也不是青河縣三道海子獨有,它分布極其廣泛,從內蒙古呼倫貝爾橫跨蒙古高原、俄羅斯圖瓦和南西伯利亞,經過吉爾吉斯、哈薩克斯坦、黑海,直到歐洲的德國和保加利亞等地,幾乎遍及整個歐亞草原,現已發現可稱作鹿石的碑狀石刻有近600通之多,以蒙古境內最為集中。它曆史悠久,最早可以上溯至3000年以前,俄蒙學者認為更早,有3500年~4000年的曆史。鹿石在新疆境內,也在很多地方出現,如:富蘊縣、阿勒泰市、吉木乃縣、伊犁昭蘇、博州溫泉、昌吉州吉木薩爾縣等。它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具圖案化鹿形象的,二是具寫實性靜態動物形象的,三是上部僅刻圓圈及點線紋、下部有兵器圖案的。其中第一種通常被認為是青銅時代晚期遺存,另外兩類則推斷為鐵器時代。鹿石的形狀可以分為方石柱形、刀形和不規則形等。三道海子鹿石基本由鹿、野豬、馬、羊、弓劍、太陽、斜線、環紋、兵器等圖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