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雖然無法斷定:一個傻傻的媽媽和一個混沌未開的嬰兒,究竟能否心有靈犀。但有一點他們很確定:必須讓董銀娟與兒子多相處,培養母子間的感情。從此,母子倆同出同進,被家人當嬰兒養著。小寶寶仿佛對媽媽是“一見鍾情”,自然而然就特別親。他每次一看到媽媽的身影經過身旁,便興奮地從學步車上跳躍著,掙紮著站起來,向她張開小手“哦哦哦”直叫,似乎在央求她:“媽媽,抱抱我!”可惜,傻媽媽時常不懂得他的心,經常無視他張開的雙手,默然離開。但有意思的是:媽媽的身影走到哪裏,小寶寶的目光就跟到哪裏。人們見了這一幕,總是既驚異,又感動,紛紛取笑小寶寶:“媽媽是太陽,小寶寶是向日葵,媽媽走到哪裏,寶寶的笑臉就轉向哪裏……”
終於,兒子的笑臉喚醒了董銀娟沉睡的涓涓母愛。一開始,看著兒子掙紮著衝她伸手的模樣,她隻知道笑;再後來,她明白了,那雙伸開的小手和哇哇地啼哭,是要她抱抱他的意思,便想去抱兒子。婆婆驚喜之餘,生怕她一失手會摔著孩子,不敢輕易撒手。但說來卻怪,董銀娟一搶過兒子,就如獲至寶般緊緊摟在懷裏;而原本哭鬧的寶寶一到她的懷裏就安靜下來,睜著亮晶晶的雙眼出神地打量著媽媽……
2011年8月的一天傍晚,董銀娟給全家人帶來了驚喜。那天,由於小寶寶被抱到醫院打預防針,所以一整天都沒在家,董銀娟顯得落落寡歡,突然口齒不清地冒出一句:“我……唉……寶寶……”婆婆驚喜地拉著兒媳問:“你想寶寶了,對不對?” 董銀娟委曲地含淚直點頭。王江得知這一幕,非常振奮:一直像嬰兒般無法交流溝通的妻子,竟然由於對兒子的想念,準確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這是質的飛躍啊!
轉眼到了2011年10月,小寶寶9個多月時,開始伊呀學語。有一天,他在媽媽懷裏突然冒出了: “媽——”瞬間,奶奶從董銀娟的眼裏似乎看見有些異樣,她試圖提醒兒媳:“兒子叫你媽,快答應啊!”董銀娟看了看婆婆,又看了看懷裏的孩子,愣了一會兒,最終還是茫然地搖了搖頭。但小寶寶越挫越勇。雖然第一聲“媽”沒能叫醒媽媽,但從此便將“媽”這個字掛在了嘴上。每天早晨隻要一睜開眼,嘴裏就不停地發出“媽”的聲音,直到董銀娟來抱他為止。慢慢地,董銀娟明白了,“媽”就是兒子想要她抱抱的意思。但對於她與“媽”有什麼關係,她依然一無所知。
妻子的變化,令王江很振奮。一年多來,20多萬元的醫療債務依然沒還完,比債務更沉重的是看不到康複希望的妻子;現在,眼看著妻子竟然一聽到兒子叫媽,就能夠主動上去抱兒子時,他別提有多興奮了。
2012年1月,公公六十大壽時,小寶寶見家裏一下子湧來了這麼多客人,睜著大眼睛,好奇地環顧著四周,尋找著媽媽的身影。此時的董銀娟正忙著從廚房端來一盤廚師剛燒好的菜,當她從兒子不遠處走過時,兒子立即驚喜地“駕駛”著學步車,追在她的身後興奮地喊了起來:“媽!媽!媽!”然而,由於人多,聲音雜,董銀娟壓根並沒看到人群裏的兒子,也沒聽到兒子的叫聲,所以她沒有停下腳步。
見媽媽又要再一次消失在人海裏,小寶寶突然撕心裂肺地哭喊起來:“媽咪——”董銀娟終於聽到了兒子的叫聲,慢慢回轉身,看著兒子。兒子再次衝她連聲叫著“媽咪——媽咪——”並高高張開小手,做出要她抱的樣子。隻聽砰地一聲,董銀娟鬆開了手,盤子落地。她突然回過神來,流著淚向兒子展開雙臂衝了過去,哭喊道:“兒子,我的兒子啊!”
隨後,她緊緊地摟著自己的兒子,臉緊貼著臉。
這一幕,令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千藥百醫治不好,孩子一聲喊,董銀娟竟然醒了!大家驚喜地圍了過來,董銀娟無限疑惑看著丈夫:“老公,我這是怎麼了?”“沒什麼,一切都過去了……”王江哽咽著,用粗糙的雙手抹去妻子臉上的淚痕,卻不知自己的眼眶也早已模糊。隨後,他激動地一一指著到場的親威,要妻子認一認。董銀娟一下子認出了媽媽、爸爸、婆婆、哥哥等六七個親友……在場的親友們無不紛紛稱奇!
2月20日,看上去與正常人已經沒有分別的董銀娟特意抱著兒子,和丈夫一起回到自己的另一個娘家——曾經三次將她從死神手裏奪回來的宣城市中心醫院,感謝醫護人員的救命之恩。看到董銀娟的現狀,主治醫生彭文清激動地說:“這種病,能恢複記憶的非常罕見!你們母子倆都很了不起,勇敢的媽媽為生兒子失憶,寶寶一聲聲‘媽媽’喚醒失憶母親,這是愛的輪回,是醫學界都解釋不了的愛的奇跡啊!”
3月13日,本刊特約記者親赴安徽宣城探望這對母子,並和董銀娟夫婦進行了長談。董銀娟笑容陣陣,思維清晰,實在難以想象眼前的她曾有過整整一年灰暗的 “傻娘”時光。陽光下,喚醒媽媽的小寶寶依然不能說一個完整的句子,但已經在蹣跚學步,董銀娟夫婦無比幸福地跟在他身後歡笑著,追趕著。愛,像一條奔湧不息的河流綿延在這一家人之間,一切的磨難和泥泥都被這條洶湧的愛河拋在了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