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3 母親育兒知識與兒童保健意識狀況
為了解秦巴山區兒童母親育兒知識與兒童家庭保健狀況,我們按父母健在、家中有一個以上兒童、兒童年齡在0-12歲的抽樣條件,對寧強實驗區隨機抽取的126戶進行入戶觀察與調查。調查與觀察內容包括父母醫療衛生知識、撫育子女知識、家庭醫療資源狀況等,被調查人為兒童養育人,以兒童母親為主。其結果如下:
(1)一般資料
調查的126戶兒童養育人(以母親為主)文化程度為文盲或半文盲的占39.68%,小學文化占38.09%,初中文化占19.05%,高中以上文化占3.17%。即實驗區兒童養育人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2)0-3歲嬰幼兒期保健與養育狀況
對妊娠期營養知識的調查結果為,認為妊娠期需要特殊增加營養的僅占24.48%;對哺乳期營養知識的調查結果為:知道母乳喂養優於牛乳喂養的占22.02%,認為二者差不多的占60.81%,認為母乳喂養不如牛乳喂養的占17.17%;對嬰幼兒添加輔食知識的掌握情況為:認為4個月應添加輔食的僅占2.40%,認為應及時添加的占70.59%,認為孩子想吃時再加的占27.01%;被調查兒童的預防接種情況為:按時接種的占77.00%,未按時接種的占23.00%;對嬰幼兒早期教育知識的掌握情況為:認為在嬰幼兒早期教育中母親應占主要地位的占31.74%,認為不重要的占68.26%;對嬰幼兒采取早期教育的主要方式為:讓孩子自己在庭院中玩的占53.20%,主動與孩子交談的占35.70%,以圖片、玩具等主動逗引孩子的占11.10%。
(3)4-12歲兒童保健與養育狀況
對孩子在學齡前期是否需要接受學前教育問題回答中,僅有9.5%的認為需要接受學前教育,有80.5%的認為不需要,其大多是因為家庭經濟困難或交通不便;對孩子是否需要家庭教育的問題回答中,認為需要進行家庭教育的占37.3%,在家中主動與孩子進行談心的僅占26.2%;對孩子得病後的就診情況為,認為有病後應去就診的占65.1%,認為自己吃藥就行的占23.8%,認為不用去就診疾病可自愈的占11.1%。
(4)家庭醫療資源狀況
被調查的126戶家庭中均無體溫計;被調查的126戶家庭中僅有10戶家中備有兒童常用藥,這些藥物主要為消炎藥,而無退熱劑等急症用藥。
從上述調查結果可見,秦巴山區兒童的整體健康狀況較差,各類疾病發病率特別是易造成兒童智能與體能發育遲滯的危險常見臨床生物醫學因素較高。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除與實驗區兒童醫療保健條件差有關外,亦與當地兒童父母育兒知識與保健意識的缺乏有關。
9.3 針對弱智兒童出生後病因的嬰幼兒、兒童期醫療保健措施
依據對秦巴山區兒童弱智的出生後常見臨床生物醫學因素的位次,即以腦炎和腦膜炎占第一位、驚厥後腦損傷與生後營養不良占第二位的比例,結合當地兒童醫療保健狀況,我們提出的關於防治弱智童發生的嬰幼兒、兒童期醫療保健措施的主要類型包括:兒童中樞神經係統感染性疾病防治措施、兒童驚厥防治措施、與影響腦和智力有關的一般疾病的防治措施、高危嬰兒的監測與早期幹預措施。
(1)兒童中樞神經係統感染性疾病防治措施的選擇與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