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朝國滿揚了揚手裏的錢,他看見,國滿一骨碌爬起來進屋找鎮長福林要錢去了。
孩子不由得笑了。他重新快活起來,叭的一腳踢去了路上的一顆石子,他看見石子縱身一躍飛起一道弧,遠遠地落到什麼地方去了。
三
孩子在看了那個店員的天才表演後,便知道不買那支槍是不行了。他沒預料到自己的想象這麼快就變成了現實,他的心跳動得小小的胸膛快盛不下了。店員自然認得他是鎮上赫赫有名的包工頭裴三的兒子,特別喜歡玩槍,幾乎什麼槍都玩過了。今天,店員似乎專在等著他的到來,他對孩子說:你要買的那種槍已經有了!孩子說:你騙人,上次也說有了,結果不是。店員說:這次是真的。孩子盯著他,臉忽然一紅:你拿來看看。店員把槍拿出來,撫著,卻並不急於給孩子,他把槍舉起來:像不像真的?孩子仰臉望著,說:像。店員拉了拉槍栓,看一眼孩子,問:像不像?孩子說:像。店員拿出一粒黃黃的子彈放了進去,這次他不問了孩子自己便說:像,真像!店員笑了,他說我要扣扳機了——孩子快跳起來了,他說:射擊,快射擊!店員卻把槍放下了,說別急別急。孩子激動得一陣咳嗽。店員兩手交叉著支在櫃台上,這樣槍就藏在肘後了。他說我曾用它打死過一隻雞。孩子要哭了,每當他快接近什麼而又接觸不到的時候,他便想哭。他知道大人們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換取他的什麼,就像有時候爸爸或媽媽的朋友把好吃或好玩的什麼拿在手裏,要他喊叔叔或阿姨一樣。他忽然也狡黠起來,裝做滿不在乎地對店員說:我不相信。你不相信?店員笑著說,一邊從桌上拿起一本雜誌靠牆豎著。孩子等待著,還是沒能掩飾住眼裏的渴望。店員終於扣動了扳機,叭——一聲鈍響,店員高興地喊道:打中了,打中了!他拿起雜誌讓孩子看,孩子看見,那個封麵女人的臉被打了一個圓圓的洞,店員數著被打破的書頁:一,二,三……
店員已經數到十三了。
——多少錢?
——十八。
孩子轉身就跑,他飛快地穿過人群,跑過鎮街。在一個轉彎處,不小心摔了一跤,他爬起來接著又跑。到了家裏,孩子故伎重演,媽媽不耐煩了,又抽了一張給他。
孩子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神氣過。店員又慫恿他把剩下的兩塊錢買了一根皮帶,所以現在他紮著皮帶,別著手槍,在鎮街上大踏步走。他感覺自己漸漸接近一個英雄或領袖了。他想站在那裏大聲地說:我有槍啦,我有真槍啦!然後拉槍栓,上子彈,瞄準,扣扳機,然後是叭的一響,那可是貨真價實的一響啊!
他覺得槍像一隻豹子在腰間蠢蠢欲動躍躍欲試。
這時,他看見對麵走來一個孩子,寬大而破舊的衣服顯得身子很瘦小,臉又髒又黑,還有鼻涕的痕跡。那孩子走走停停,露出畏怯和述茫的神色,一看就知道不是鎮上而是附近或者更遠村子裏的孩子。
在孩子的印象裏,他覺得應該迎上去,掏出槍,對準那孩子:不許動!
他這樣做了。
那孩子驚賅地望著他,黑臉霎然一白,嘴唇翕動著,哇的一聲哭出來。
他忽然在對方的哭聲裏生出一種虐待的快感,他用力擰了一下對方的耳朵然後輕快地跑開。
四
孩子在院子裏練習射擊。他靠牆放了隻凳子,然後在上麵插了把蒲扇。這還是奶奶去年從鄉下帶來的,但媽媽從來沒用過,以至滿是灰塵,他用水洗了兩遍。孩子扣動扳機,若蒲扇沙的一響,他便笑一聲:哈,打中了。然後又瞄準,又射。通過一個上午的練習,他打起蒲扇來已經百發百中了,但他不滿足於此。他是個上進心很強的孩子。他又照著印象在牆上畫了一個靶,他先畫靶心,後畫圓圈。圓圈一個個蕩漾開去,就像聲音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喊來。他踮起腳,努著力,盡量把它們畫圓。
他站在那裏,重新瞄準。因眼睛和槍與靶的關係要求更嚴格,他的手便有些顫抖。他用一隻手把另一隻手扶住,並且輕輕地咬著牙。但第一槍,僅僅擦了一下靶沿。
到了下午,他的成績好多了。子彈呼嘯著(他想應該是這樣的),漸漸向靶心靠攏,甚至有一兩次,射中了靶心。媽媽在他的身後盛讚起來。
孩子得到了鼓勵,更加地努力,似乎要以更好的成績,來換取媽媽的歡心。一連幾天,他都醉心於此。他把槍口四處移動,射擊門框,窗台,晾衣服的竹竿,樹葉。
但他很快又不滿足了。應該朝一個活物射擊!這個忽然冒出來的想法使他激動不已,受到了心和手的熱烈歡迎。早該想到這一點了,你這個笨蛋!他高興地對自己喊道。
媽媽還在打牌。她為兒子終於找到了令他十分迷戀的東西而不再打擾她,舒了一口氣。孩子把散落的子彈撿攏來,聚成一堆,一個個揩拭幹淨。
然後出了門。
他先發現的是一隻歇在樹上的鳥,它一邊跳動一邊唱歌,樹枝高高低低,鳥足靈活修長,就像一雙妙手在彈著揚琴。
他舉起槍朝它瞄準,但鳥的位置過高。槍口因距離的突然拉遠和目標的捉摸不定而茫然張望。
他踮起腳,朝那綠裏放了一槍。槍響過後,掉下幾片樹葉,鳥卻走另一個方向飛走了。
很久很久,那鳥沒有再飛回來。
他有些懊惱,跟飛鳥生氣,跟槍生氣,跟自己生氣。
他想象著自己射中了飛鳥,飛鳥應聲落地(一定比樹葉快得多),子彈射中了它的頭部,血像鮮花一樣湧出來。
他太需要這方麵的證明了。
可低頭一看,想象從手中溜走了。
他隨手一槍,打破了路旁的一扇窗玻璃。
玻璃破碎的聲音似乎給他沉悶的心裏帶來了幾絲光亮。
五
其實,就在孩子拿著槍走出自家院門的時候,已經有幾個鎮上或鄰村的孩子在不遠不近地跟著他了。他們聽說他有了一支手槍,簡直跟真的一樣;他們也纏著自己的父母要買,但做父母的一問價錢,便沉默著,回避了孩子探詢的眼睛。他們大都是鎮中小學教師或企業工人,工資僅能勉強維持生活。現在,這些孩子用羨慕而敬畏的目光望著他,聽著那紮實誘人的槍響,一步步向他靠攏,走一步,停一停,又走一步。但看來,他並沒有什麼不樂意的,於是他們放心地朝這個手裏有槍腰紮皮帶腳蹬皮鞋的富人家的孩子走過來了。當迅速把他圍在中間的時候,他們喘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