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後記(1 / 1)

這本書凝聚著許多人的心力。首先最應、最想感謝的是中國傳媒大學原校長劉繼南教授。感謝劉校長讓我們有機會參與該項目。劉校長的鼓勵和支持是本書得以出版的直接推動力。在參與該項目的過程中,結交了朋友,拓寬了視野。這是人生成長中難得的經曆!

感謝中國傳媒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楊旭東研究員。本書的研究設計、寫作大綱和許多論點,都有他的心力在其中。他克服各種困難和我們一起進行調查研究,幫助搜集各種資料,並親自撰寫本書的結語部分。本書的作者署名實則應有他的名字,但謙和而無私的他竭力拒之。

感謝大連大學女子學院單藝斌教授,單教授欣然同意我們的訪談請求,與她的交流增進了我們對女子學院的了解。感謝福建華南女子職業學院人事處王淩老師,在2012年南京世界女子教育國際會議中,我們有幸訪談了她,讓我們對華南女子職業學院的曆史和現狀有了更多的了解。王老師隨後還給我們寄來相關的書籍和材料,我們卻一直未能致以謝意,在此對她的無私幫助表示感謝。

感謝參與項目的其他同仁,在由劉校長主持召開的多次研討會上,他們的發言每每都激發我們對女子高等教育的新思考。感謝本書書稿的審讀專家,他們的嚴謹和細致,讓我們有機會對書稿進行不斷的完善。

感謝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各位同誌的辛勤勞動。

中國女子高等教育是一片廣闊的研究領域。本書得以產生的基礎正是前人和學術界同仁開拓的這片廣闊領域。在此,我們以由衷的敬意向前人和同仁們的開拓精神表示感謝。由於作者學識和能力有限,本書錯誤在所難免,願學界同仁不吝賜教,共同推進中國女子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2014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