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拜謁黃帝陵(陝西快板)(2 / 3)

就成了長筒高腰大靴子。

胡巢和於則哈哈笑,

黃帝說你們的發明很重要。

我希望橋國的臣民不分男女和老少,

都能夠穿上鞋,戴上帽。

事情過去了沒幾天,

橋國的人,戴上個帽子把鞋穿,

又舒服又暖和。

哎!怎麼隻有軒轅黃帝仍然光著兩隻腳?

在這個部落中,有一位姑娘叫做素巧,

她的手兒勤,心眼好,

黃帝的腳上沒鞋穿,

素巧的心裏邊很不安,

暗暗地跟在黃帝身後邊,

上山梁,下河灘,

眼見得黃帝巡遊不歇腿,

河灘上膠泥地裏邊留腳印。

素巧把這腳印來辨別,

噢!才知道黃帝為啥沒穿鞋。

隻因為黃帝的腳特別大,

一般的鞋子盛不下,

又怕給別人添麻煩,

光著腳東奔西跑不停閑。

素巧把這腳印量下來,

照著大小巧剪裁,

滿懷著敬仰感情深,

做成了一雙靴子不大不小真稱心。

從此後,黃帝的鞋有樣板,

照著膠泥來裁剪。

每年到了清明節,後世人都要獻上長筒靴,

為了叫膠泥上邊的腳印永遠不失傳,

又劈開一塊青石盤,

黃帝的腳印刻在這塊青石上。

動人的故事永傳頌,

豐功偉績說不完,

咱們沿著黃帝的足跡永向前。

四、走向文明

軒轅黃帝建業績,

人類文明為先驅。

蓋世的功勞無人比,

把咱們華夏曆史來開啟。

留下了無價的寶貝最珍貴,

造福子孫和後代。

若要問,祖先留下最珍貴的是什麼?

那就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美德。

就像是茫茫黑夜一盞燈,

照得人間亮晶晶。

軒轅黃帝之所以能夠當領袖,

就因為隻有他能把民族來拯救。

超人的聰明和智慧,

贏得了愛戴和敬佩,

非凡的膽略和氣概,

開創出人類社會新時代。

從軒轅黃帝為開始,

創造發明無休止,

長期的戰天鬥地過程中,

總結出一部《黃帝經》。

《黃帝經》,代代傳,

震撼了世界五千年。

他把宇宙之間事物發展變化規律來探索,

陰陽五行立學說,

歸結為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又相輔。

他認為天有三寶,日、月、星,

地有三寶,水、火、風,

人有三寶,神、氣、精,

天、地、人,道相同,理相通,

方圓東西南北中,

四季春夏與秋冬。

是與非,成與敗,

禍與福,利與害,

善與惡,真與偽,

得與失,醜與美,

相互之間變化規律不會改,

轉變中組成了大千世界稱意派。

天地有生發,萬物有始終,

帝王有興衰,人間有吉凶,

得了道,萬事興;失了道,災禍升。

也就是說,

順應了事物發展規律性,

才能夠無往而不勝。

黃帝的思想為根基,

揭示了矛盾的對立和統一。

黃帝的道學思想哲理深刻又樸素,

奠定了我們中華民族文明路。

王道本是通天道,

無比精辟和奧妙,

安邦治國是法寶,

指點迷津為先導。

代表著民族精神和靈魂,

光輝燦爛萬古存。

當我們走進軒轅廟的大殿前,

感覺到神聖的地方又肅穆來又莊嚴。

咱們抬起頭來仰望當代軒轅黃帝像,

當隻見,墨石板上立浮雕,

軒轅黃帝頭上的皇冠翹得高。

他的袍子大,袖子寬,立著地,頂著天,

轉過來身子揮雙手,

帶領著千軍萬馬往前走。

當時的橋國進步快,

靠的就是軒轅黃帝作統帥。

軒轅黃帝指引下,

由弱到強,由小到大,

天翻地覆起變化。

他的一雙慧眼分外明,

最能夠知人善任選賢能。

帶動著整個部落圖進取,

湧現了傑出人物一大批。

當時的發明創造特別多,

聽我給咱簡要說一說:

倉頡造字是費了神,

率先發明了國家文。

容成首創造曆法,

把那一年四季巧歸納。

大撓演算做甲子,

天幹地支初創始。

隸首發明數目字,

加減乘除問了世。

戰場上、迷霧中,風後發明指南車,

眾古發明造舟船。

嫘祖娘娘發明了養蠶抽絲種桑田。

祝融擊石火星迸,

從此後,取火就用石頭碰。

常先把那野牛來追捕,

剝了牛皮能占卜。

伶倫發明利音律,

後代人才能夠隨著個音律唱歌曲。

能工巧匠有專長,

獲得的專長造新房。

還有個奇才寧封子,

燒、製、刨、剔,據說是從他為開始。

胡巢和於則來報捷,

發明了帽子發明了鞋。

杜康發明造美酒,

王亥馴馬最拿手。

雷公岐北和俞跗,

三位名醫妙手能把這個百病除。

所有的發明和發現,

涉及到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各方麵。

方方麵麵,齊頭並舉大進步,

人類才走上文明路。

這條路,無邊際,

引路的始祖是黃帝。

這條路,寬又廣,

軒轅黃帝來開創。

這條路,彩霞飛,

人民之光放光輝。

這條路,貫長虹,

騰飛著人類東方的一條龍。

黃帝就站在文明之路總源頭,

召喚著我們中華兒女爭上遊,

文明之路放光芒,

千年萬年永流長,永流長。

五、誅殺蚩尤

我們中華大地多遼闊,

在遠古時候總共有七百二十多個小部落。

在這部落之間恩恩怨怨長積壓,

時間一長,它就起了摩擦。

不斷地融合和分化,

逐漸地崛起了三個部落最強大。

在北方軒轅黃帝作統帥,

這個部落文明進步發展快。

另一個神農和魚王結聯盟,

占據著中原來稱雄。

還有一個部落在南方,

蚩尤來把這個頭領當。

這個部落最早能把這個礦石融,

率先發明了冶煉銅,

煉出銅,打兵器,

又尖、又硬、又鋒利。

蚩尤仗著武器精,

橫行霸道耍威風。

濫殺無辜屠耕牛,

搶占土地截水流。

為了把天下能吞並,

不斷把這個戰爭來挑動。

據傳說,蚩尤有八十一個親兄弟,

個個凶猛又怪異。

他們不吃飯,吃沙子,

頭上長著兩叉子,

嘴裏邊齧著兩獠牙,

披散著頭發像亂麻。

他那個人麵獸身,銅頭鐵額長指甲,

屁股上嘀裏哐啷吊著半截短尾巴。

根據著專家學者來分析,

這樣的民間傳說並不虛。

這個部落既然能夠利用青銅造武器,

也就能夠利用青銅做麵具。

雖然光著腳丫子,

頭上綁著銅叉子。

人麵獸身不算奇,

身上披著是猛獸皮。

吃的是大米。

還說中間一渲染,

就被描繪得神神叨叨很凶險。

蚩尤的性情很蠻橫,

打起仗,不要命,

朝著北方來擴張,

炎帝的部落首當其衝遭了殃。

蚩尤稱王又稱霸,

打得個神農難招架。

急忙向黃帝來求救,

聯合起來再爭鬥。

據傳說,黃帝和炎帝同根生,本是一對同母異父親弟兄。

親弟兄臨危難,

怎麼能夠袖手旁觀躲著看。

為了把正義來匡扶,

他們兩個並肩戰鬥把害除。

軒轅黃帝麵對著強敵不皺眉,

一聲令下如驚雷。

高舉著石頭和棍棒,

直打得天昏地暗煙塵嗆。

麵對著蚩尤的凶殘和暴虐,

黃帝的心裏邊淌著血,

形勢危急把人逼,

生死存亡在旦夕。

這一仗要是打不勝,

整個民族到絕境。

血和肉,硬不過蚩尤手中銅,

腳下的黃土都染紅。

這一場戰爭持續了十年沒停歇,

龍爭虎鬥真激烈。

經過了五十三場大較量,

黃帝的隊伍越戰越勇鬥誌旺。

軍紀嚴,人威壯,

恰似天兵和天將。

這一年秋天的雲霧濃,

兩軍在涿鹿一帶又交鋒,

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大決戰。

軒轅黃帝集中了兵力十二萬,

傳說是九天玄女賜兵書,

力牧大鴻應龍或街四麵包抄設埋伏。

王亥把這戰旗高高舉,

指揮著戰馬二千五百匹。

常先把這一鼓槌一揮舞,

擂響了五百麵牛皮大戰鼓。

風後來把這迷霧撥,

辨方向,憑借著一百三十六輛指南車。

戰場的上空霧騰騰,

將士們咬牙切齒怒衝衝。

戰鼓敲得個咚咚咚,

戰馬馳騁噔噔噔,

指南車叮叮叮,

周轉戰旗呼隆隆,

箭離弦,噌噌噌,

滾石檑木,咚咚咚,

刀對刀,咚咚咚,

槍對槍,噌噌噌,

咚咚咚那個噌噌噌,

噌噌噌那個咚咚咚,

呐喊聲,震天空,

刮起的旋風帶血腥。

山搖地動,山搖地動助威風,

打得那個蚩尤哼哼哼。

這一場戰爭真激烈,

蚩尤的部族被殲滅。

蚩尤本人被逐殺,

亂軍當中稀裏糊塗就被砍掉腦袋瓜。

從此後,軒轅黃帝成盟祖,

吸引得許多部落眾星捧月來歸附。

在這個時候,魚王的心裏邊不服氣,

挑撥離間使詭計。

背著炎帝來和黃帝鬧分裂,

妄想把這勝利果實來偷竊。

搞陰謀,命裏注定要失敗,

害民族,最後必然把己害。

魚王的可恥下場難逃脫,

下一回,我再給咱接著說。

六、文治武功

上一回,黃帝來把這蚩尤征,

是遠古時候,最早的一場大戰爭。

軒轅黃帝逐殺蚩尤救民族,

人心所向都臣服。

曆史揭開了新一頁,

戰火依然難熄滅。

魚王把炎帝來煽動,

妄想把中華來吞並。

真好比,雞蛋來把石頭碰,

不知道石頭有多硬。

石頭紋絲還沒動,

雞蛋黃稀裏嘩啦流幹淨。

兩軍在帝周一帶一交鋒,

魚王的隊伍亂了營。

跑到了阪泉一帶穩住陣,

炎帝把魚王來責問:

哼,本來我們兄弟之間感情在,

都怨你搬是弄非心腸壞。

現在全軍都覆沒,

看你還有啥話說。

魚王見炎帝發了怒,

拔腿就跑像個兔。

跑出了阪泉沒多遠,

在那亂軍當中被刀砍。

一命嗚呼送了死,

他是罪有應得真可恥。

在這個時候黃帝來把炎帝找,

說咱們應該拋棄前嫌永和好。

蚩尤凶殘又暴虐,

有多少生靈被泯滅。

他是靠殺、靠打、靠搶、靠奪,靠著野蠻來稱霸,

到頭來自己遭唾罵。

留下的教訓特別深,

失道寡助喪人心。

要想天下能擁戴,

就得要體恤民心使人愛。

到如今萬眾一心都期望,

咱兩個同心同德不鬧仗。

兄弟感情如手足,

聯合起來共同為部落謀幸福。

軒轅黃帝肺腑之言瀝肝膽,

說得炎帝把頭點,

心服口服真又誠。

從此後組成了炎黃部落大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