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中含有大量的無機鹽和維生素E。花生仁中的核黃素含量是雞蛋的7倍。維生素E可阻止和減輕動脈硬化,有軟化血管、保持血管彈性和抗氧化作用,人們稱維生素E是抗衰老維生素,所以把花生叫做長生果。
4.芝麻
每100克芝麻中,含蛋白質21.9毫克、脂肪61.7毫克、鈣564毫克、磷368毫克、鐵50毫克,還含有多種維生素、芝麻素、芝麻粉、卵磷脂等成分。常吃芝麻能起防癌抗衰老作用,能有效地防治動脈硬化症。
芝麻中黑芝麻為上品,黑芝麻中維生素E的含量屬植物性食品之首。維生素E能促進細胞分裂,推遲細胞衰老,常食可中和細胞內衰老物質“遊離基”的積累,起到抗衰老和延年益壽的作用。用黑芝麻做食品,有益肝、養血、補腎、潤燥、烏發、美容的作用,是老年人的保健佳品。
5.蜂蜜
蜂蜜味道甘甜,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氨基酸、酶和維生素。它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它含有十六種氨基酸,其中有六種是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在蜂蜜中很多,主要有鈣、磷、鐵、鉀、鈉、錳等,這些礦物質使蜂蜜在體內成為堿性成分,中和血液中的酸性成分,使人較快地解除疲勞,增進健康。
實踐證明,常食蜂蜜能預防感冒、治療貧血、預防脂肪肝、有助消化、健胃潤腸通便等,尤其對高血壓、肺結核、神經衰弱、胃及十二指潰瘍的老人有輔助治療作用。
蜂蜜的吃法很多,可衝冷開水喝,也可直接塗在麵包、饅頭上。吃蜂蜜不要高溫加熱,否則會失去營養成分。
6.雞蛋
雞蛋含有較多的膽固醇,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它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材料之一;在體內能合成多種激素;能轉變成維生素D;還能破壞腫瘤細胞或其他有害物質。血清膽固醇的濃度正常的人,每天吃一個雞蛋,不會引起動脈硬化等症。
蛋黃中不僅含有較高的膽固醇,還含有十分豐富的卵磷脂。卵磷脂是一種強乳化劑,能使膽固醇脂肪顆粒變小,保持懸浮狀態,有利於脂類透過血管壁,被組織吸收利用。這樣就使血液中膽固醇減少,降低血液粘稠度。蛋黃中還含有保護動脈和心髒的硒、鋅、鉻等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
7.枸杞
枸杞子,有抑製脂肪在肝細胞內沉積、促進肝細胞新生的作用。能滋肝補腎,益精明目,固髓健骨,潤肺補虛,適用於腎虧遺精、陽痿、神經衰弱、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視力減退、虛勞咳嗽、糖尿病、肝炎等症。
食用方法:
(1)將枸杞子蒸熟,每次服3克,每日3次,適用於輕度糖尿病,並能補益肝腎。
(2)取枸杞子40克,牛鞭一具,生薑2片,加水適時燉熟,食肉飲汁,治遺精、陽萎、腰膝酸軟,也適用於老年滋補。一般2—3劑可見效。
(3)單用枸杞子泡酒或配上熟地、人參,有滋補作用。
8.核桃
核桃營養豐富,它的主要成分有脂肪、蛋白質、粗纖維、鈣、磷、鐵、鉻、錳、鋅等多種微量元素和核黃素、尼克酸及大量的維生素。
核桃仁中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維生素E均呈高濃縮狀態存在。
核桃仁中的亞油酸,有軟化血管,預防和治療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作用,還能解除人體疲勞。
核桃仁中的磷質對人腦神經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對神經衰弱有輔助治療的功效。
核桃仁中的鎂元素,可幫助體內代謝的廢物排除,從而保護心髒,維持正常內分泌功能。
核桃仁含有十八種氨基酸,其中的賴氨酸最容易被人體吸收,它和胡蘿卜素都有抑製腫瘤生長的作用,對化學致癌物質有破壞作用,有助於防癌、抗癌。
因核桃含脂肪較多,一次不宜多食,否則會影響消化功能。
9.洋蔥
洋蔥的化學成分至少有上百種含硫的化合物。其中的蘿卜硫素和硫化丙烯能幫助身體代謝致癌物質。洋蔥中的硒是一種抗氧化劑,同時也參與了男性前列性腺素的代謝,能減少外周血管和心髒冠狀動脈的阻力,促使體內鹽排除,減低血管脆性,降低血壓,預防血栓形成。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應常食洋蔥。
洋蔥還含有豐富的具有抗癌作用的微量元素硒,對惡性腫瘤有抑製作用。洋蔥中的烯丙基二硫化合物和少量的含硫氨基酸,有抗動脈硬化、降低血糖、防止血管栓塞的功能。其中的二硫化合物,還能降低血糖,提高血液中胰島素的濃度。
洋蔥還有消炎、祛痰、殺菌的功能,對預防感冒有良效。它可生吃涼拌,也可炒熟吃。切洋蔥時將剝好的洋蔥在清水裏浸泡一會再切,就不會出現“辣眼睛”的現象了。
10.玉米
玉米是雜糧中保健的佼佼者。玉米所含營養成分:蛋白質11.5%、脂肪4.3%、纖維素2%、碳水化合物10%,胡蘿卜素、維生素A、B、C的含量也都非常豐富。
常食玉米可降血脂,並含有增強思維和記憶力的有效成分亞麻油——“腦黃金”的主要成分。
玉米麵中含有賴氨酸和穀胱甘肽,具有促進新陳代謝,加速體內氧化物的分解,抗拒細胞衰老,延緩腦功能減退等作用。玉米纖維中的木質素還能有效清除致癌隱患——自由基。
玉米中含有大量的鎂元素、硒元素和植物纖維。鎂可以抑製癌細胞的形成和發展;硒在體內能與各種致癌物質混合,通過消化道排出體外;植物纖維能刺激腸蠕動,減少腸道對致癌物質的吸收,可預防大腸癌。老年人常食玉米可防治骨質疏鬆,預防高血壓。
玉米柱頭是膽囊炎、膽結石、腎炎及浮腫性疾病的有效良藥;玉米須煎湯喝,可治療尿道炎、膀胱炎和黃疸性肝炎等。
11.海帶
海帶含有人體所需要的碘和大量的鈣、磷、鐵、鉀等無機鹽,是老年人的長壽菜。
海帶的植物纖維很豐富,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很少,多吃海帶,不會使人體發胖。幹海帶泡開後,表麵有一層粘液樣的物質,具有保護胃粘膜的作用,並能刺激腸壁,緩解便秘;海帶中含有甜菜堿和海帶氨酸,可阻止膽固醇的吸收,有降壓作用;海帶還可增強防癌免疫力,對放射性物質有特殊的親和力,能降低放射性疾病的發生率。
食用時,幹海帶必須浸泡24小時以上,換兩次水即可食用。
12.薏米
薏米,既可食用,又可入藥。其營養豐富的纖維是防癌的好幫手。最新研究表明,膳食纖維對人體的保健有益,適量的纖維可以降低血脂,減緩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其蛋白質、脂肪、鈣及維生素B1、B2和維生素B5的含量都超過大米。
薏米中含有薏米仁脂和薏苡素兩種特殊的物質。薏米仁脂具有抗癌作用,對治療胃癌和子宮癌等有良好的療效。薏苡素對慢性腸炎、消化不良者有顯著效果,對腎炎和肝炎也有一定的食療效果。薏米中的氨基酸和維生素,能促進新陳代謝,能消除粉刺、雀斑、老人斑,尤其對瘡疣效果更佳。
食用時,先將薏米洗淨,用水煮熟後食用,或搗爛外敷均有效。
13.蘿卜
吃點蘿卜喝點茶,養生好方法。“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有一副養生保健聯是這樣寫的:“青菜蘿卜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其中提到了蘿卜與茶。鄭老先生為壽高之人,精通養生之道,十分注意養生,他喜好“蘿卜就茶”這一口,想必他的高壽與“蘿卜就茶”不無關係。在我國很多地方,尤其是廣大農村,流傳著“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蘿卜小人參”等俗話。“心裏美”蘿卜冬春生吃,尤為適宜。
現代研究認為,蘿卜有防癌功能。其一是所含的木質素能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吞噬癌細胞。其二是蘿卜含有能把致癌物質亞硝胺分解掉的酶。其三是蘿卜中的辣味具有防癌作用。蘿卜的辣味是蘿卜中含有80多種芥末油中的MTBI這種成分形成的。在蔬菜中,隻有蘿卜含有這種MTBI,蘿卜越辣,則防癌性能越好。其四是粗纖維能刺激胃腸蠕動,減少糞便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保持大便通暢,使糞便中的致癌物質及早排出體外。其五是蘿卜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比梨和蘋果高出8—10倍。蘿卜有抗菌作用,對革蘭陽性細菌更為有效,水浸劑對多種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蘿卜汁液,可防止膽石形成。蘿卜宜生吃,因為蘿卜中的澱粉酶不耐熱,遇到70℃的高溫便被破壞,維生素C也怕熱。
蘿卜上市,藥店關門。蘿卜具有潤燥、鎮咳、祛痰、清肺、通便等功效。對抗癌更具有一定的功效。無論白蘿卜、胡蘿卜或櫻桃蘿卜,都是不可缺的保健食物。
元朝的許朋香曾稱讚蘿卜“熟食甘似芋,生薦脆如梨。”明朝李時珍說:“可生可熟,可菹可醬,可豉可醋,可糖可臘可飯,乃蔬菜中之最有利益者。”山東濰坊一帶的蘿卜,早就流傳有“煙台蘋果萊陽梨,比不上濰縣的蘿卜皮”一說。在民間對蘿卜的諺語,如“吃蘿卜喝茶,氣得大夫滿街爬。”可見蘿卜對人體健康的益處早已流傳甚廣了。
蘿卜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明代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蘿卜味甘辛、無毒、化積滯、解酒毒、散淤血。”進食蘿卜有消食、順氣、化痰、止咳、利尿、補虛等作用。
蘿卜除了含多量的水分,具利尿作用外,還含有去滯、助消化、幫助分解澱粉、脂肪的澱粉酶,以及促進胃腸蠕動、順氣解鬱的芥子油成分,因此蘿卜一直被視為潤燥、鎮咳、祛痰、清肺、通便的保健食物。
此外,蘿卜中還含有一種抗菌成分——萊菔素,對於抑製葡萄球菌、大腸杆菌及許多皮膚真菌,也有極佳的效果。另外,蘿卜所含有的木質素和吲哚,都是抗癌物質,常吃蘿卜對抗癌有一定的功效。蘿卜所含的纖維素可提高吞噬細胞吞噬病菌和癌細胞的功能,增強人體的抗癌能力;蘿卜含有的澱粉酶能分解致癌物質亞硝胺,從而起到防癌作用;蘿卜含有的幹擾素誘生劑具有抗病毒感染、激活自然殺傷細胞活性及抑製惡性腫瘤的作用。蘿卜的辣味源自硫氰化物,它具有保護胃黏膜的功效。肩膀發酸時用浸泡過蘿卜汁的濕布冷敷,麵部長粉刺時,用蘿卜汁塗抹,都有效。在發熱時,往頭上抹蘿卜汁也有利於退熱。另外還具有消腫、消炎作用。
14.茄子
茄子原產於印度,漢時落戶我國,如今蹤跡遍布大江南北,品種眾多。主要品種有廣東紫茄、北京線茄、南京紫線茄、山東大紅袍、成都墨茄及天津二敏茄等,近年還培育出不少雜交茄子新品種。
茄子的紫色素能抗癌與抗老化。2004年上半年的一份醫學研究報告指出,所食用的茄子具有良好的抗癌效果,茄子的紫色素能抗癌與抗老化。
茄子食法五花八門,炒、燒、煎、蒸、拌、熗等,皆可成美味。茄子既是佳蔬,又為良藥。祖國醫學認為,茄子味甘性涼,有清熱活血、止痛消腫等功效,主治腸風下血、熱毒瘡痛、皮膚潰瘍。《食經》說茄子“主充皮膚、益氣力、腳氣。”《醫林纂要》稱茄子“寬中、散血、止瀉”。現代醫學表明,茄子中含有纖維素P,可軟化血管壁,常吃可防治腦出血、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症。
經常食用茄子,可使血液中的膽固醇減少,增強微血管的韌性,有很好的保護心血管功能。
15.黃瓜
黃瓜豐富的水分是維護健康的要素。中醫認為,黃瓜性味甘、涼。黃瓜的功用為除熱、利水、解毒。黃瓜含有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果糖和芸香甙、異榭皮甙、精氨酸的葡萄糖甙類,仙酸類有咖啡酸、綠原酸、多種遊離氨基酸(丙氨酸、精氨酸、穀氨酸),維生素類則有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和維生素E等,礦物質有鈣、磷、鐵、鉀等。不僅如此,黃瓜中還含有帶苦味的葫蘆素。葫蘆素主要集中在黃瓜的頭部,一般吃的時候都將其切除。醫學科學家發現葫蘆素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具有抗菌、解毒、抵禦腫瘤的功效,可用來治療慢性肝炎和遷延性肝炎,對原發性肝癌有消除疼痛、延長生存期的效用。
新鮮黃瓜含水量達95%,它們的熱量值是很低的,隻有63千焦/100克,其他的營養成分也很低。它們是鐵、鉀、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豐富來源。然而,黃瓜的醃製品由於含過量的鈉而不能利尿。
由此看來,黃瓜渾身上下都是寶。為了更充分地發揮黃瓜的功效,不妨每日喝上一杯鮮嫩黃瓜汁,讓黃瓜的豐富水分真正成為我們健康的保護神。
16.薑
薑為薑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薑的新鮮根莖。既是美味佳肴,又是保健良藥。起床後,一天的活動隨之而來,人們若能堅持在早上嚼食生薑,可達到小病不纏身,大病少發生的保健目的。從曆史上看,古人早就有食生薑的習俗。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孔老夫子就有吃生薑的習慣。蘇東坡在杭州做官時,見到一位淨寺方丈,八十有餘,鶴發童顏,經躬身請教後才知道,原來這位佛門弟子有終身食薑的習慣。
現代研究表明,生薑中含有一種“薑辣素”,對心髒血管都有刺激作用,能使心髒加快跳動,血管擴張,血流加速,使全身產生溫熱感覺。刺激消化道,能使消化蠕動增強,消化液分泌旺盛,腸吸收能力加強,起到健胃、止嘔作用。英國科學家和營養學家的研究發現,生薑中含有一種物質,其化學結構與阿司匹林裏的水楊酸相接近。提取這種物質,經稀釋後做成血液稀釋劑可防止血液凝固,效果十分理想。此外,對於降血脂、降血壓、防止血栓及抗心肌梗塞均有特殊的療效。荷蘭科學家宣稱,生薑可起某些抗生素的作用,尤其是對抗沙門氏菌的效果十分明顯。還有科學研究證實,生薑可以減少膽汁中粘蛋白的形成,從而達到抑製膽石症形成的目的,令人鼓舞的是德國科學家研究證實,生薑汁在一定程度上能抑製癌細胞的生長。
生薑與蘿卜均辛辣性熱,隻可適量少吃,若食用過多易於產生內熱,不知此旨,易蒙其害。
17.蓮藕
蓮藕渾身都是寶。藕為睡蓮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蓮的肥大根莖,又名蓮菜、藕絲菜。藕原產於印度。目前世界上作為蔬菜栽培的,除我國外,還有日本、印度和前蘇聯南部地區。蓮藕可以生食也可熟食,生食宜鮮嫩,煮食宜壯老。作為蔬菜可以製作許多佳肴。生吃鮮藕,能清熱除煩、解渴止嘔。民間將鮮藕洗淨切片,加白糖拌食,有清熱解暑的功效。如將鮮藕壓榨取汁,清熱生津的功能更強。婦女產後忌食生冷,獨不忌藕,是因為它能消淤之故。藕含豐富鐵質,具有補血之效。
蓮子,即蓮的種子,有補養固澀作用,並有一定安神功效。吃蓮子喝湯,既治脾虛腹瀉,也治婦女體虛,還用於失眠、心悸的病人。
18.番茄
西紅柿可防癌。中醫認為,西紅柿具有涼血養肝、清熱解毒、降低血壓的功效。而現代研究表明,西紅柿內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番茄紅素等,它還是一種天然的防癌食品。每天吃—個西紅柿,可抗衰老。
番茄、豆類、花椰菜神奇防癌。據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番茄(西紅柿)、豆類和花椰菜具有令人驚奇的抗癌效果,平日飲食適當攝取這類蔬菜水果,不僅可以養顏,更能戰勝癌症,一舉兩得。
八、搭配不和諧的食品
1.蔬菜類的搭配
(1)蔥的搭配
①蔥與蜜蜂:由於蜜蜂營養成分複雜,除含膽葡萄糖、果糖、蔗糖、蛋白質、維生素、多種礦物質外,還含有乙酰堿和多種酶(氧化酶、過氧化酶、還原酶、澱粉酶、轉化酶等)。蔥、蜜同食後,蜜蜂中的有機酸、酶類遇上蔥中的含硫氨基酸等,會發生不利於人體的生化反應或產生有毒物質刺激腸胃使人腹瀉,故有“作不痢”之說。又蜂蜜甘緩濡潤、通大便、潤燥結,若加辛溫香竄之物品,則導瀉尤速。由於蔥性辛溫,含揮發油,與蜜同食,令人作痢,機理相同。故蔥不可與蜂蜜同食。
②蔥與狗肉:因狗肉性熱、助陽動火,蔥性辛溫發散,利竅通陽,二者配食,益增火熱,鼻衄者,尤當忌。
③蔥與公雞肉:因公雞肉富含多種激素,中醫曆來認為是生風發火之物,其性偏熱,可發諸病。生蔥辛溫助火,二者同食有害人體健康。在菜譜中,人們烹炒雞肉,常以蔥蒜為佐料,應引起注意。隻許少量不宜過多,否則易生火熱而傷人。
④蔥與豆腐:因豆腐中含鈣,而蔥則含有一定量的草酸,二者共煮,則結合為草酸鈣,不易吸收。煮豆腐放蔥後菜湯變為乳白色,就是草酸鈣沉澱的緣故,所以烹調豆腐,最好不要放蔥,或隻放少許蔥花,否則影響鈣的吸收,不利健康。
(2)蒜的搭配
①大蒜與蜜蜂:因大蒜辛溫小毒,性熱,含有大蒜酶等成分,其性質與蜂蜜相反,蒜、蜜同食後,發生不利人體的生化反應,或產生有毒物質刺激腸胃,使人腹瀉,“令人痢下”。
②大蒜與狗肉:因狗肉性熱。大蒜辛溫有刺激性,同食助火,容易傷人。
③大蒜與雞肉:因大蒜性辛溫熱,而雞肉甘酸,溫補,二者功用,容易助火。
(3)韭菜的搭配
①韭菜與蜂蜜:因韭菜與蔥、蒜同科同屬,性辛溫而熱,均含蒜辣素和硫化物,與蜂蜜性相反,不可同食。
②韭菜與白酒:因白酒甘辛微苦,性大熱,而韭菜性亦屬辛溫,壯陽活血,食韭菜飲白酒,不啻火上加油,久食動血,有出血性病患者,尤為禁忌。
③韭菜與牛肉:因牛肉甘溫、補氣助火,韭菜辛溫,動火動血,故不宜同食。
(4)芹菜的搭配
①芹菜與黃瓜:由於芹菜富含維生素C等成分,而黃瓜中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因黃瓜做菜多是生食或涼拌,其中的酶並不失活,若與芹菜同食,芹菜的維生素C將全被分解酶破壞,因而營養價值大大降低。
②芹菜與蜆、蛤、毛蚶、蟹:因蜆、蛤、毛蚶、蟹等體內皆含維生素B1分解酶,此酶加熱後雖然會失效,但人們在食海鮮時,喜歡生吃,或隻用開水燙一燙。這些蛤貝體內的維生素B1分解酶並未失活,若與芹菜同食,可將其中的B1全部破壞。但此酶遇酸會減弱其分解能力,所以進食生蛤貝和“魚生”(即生魚肉片)時,可適當加醋,以保持B1。
(5)辣椒的搭配
①辣椒與南瓜:因南瓜亦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會破壞辣椒中的豐富維生素C,故二者不宜配(同)食。
②辣椒與胡蘿卜:因胡蘿卜除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外,亦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與辣椒同食會破壞大量的維生素C,故不宜與辣椒同食。否則降低辣椒的營養價值。
③辣椒與羊肝:因羊肝含有微量元素的金屬離子會把辣椒富含的維生素C破壞掉,從而削弱其營養價值。
(6)萵苣的搭配
①萵苣與乳酪:由於萵苣性寒,而乳酪係油脂性食物,二者同食,易致消化不良或腹痛腹瀉,故萵苣不宜與乳酪同食。
②萵苣與蜂蜜:因蜂蜜含有臘質,有潤腸通便作用,且生蜜性涼,而萵苣性冷,二者同食,易致瀉痢,不利腸胃。
(7)黃瓜的搭配
①黃瓜與辣椒:因辣椒富含維生素C,而黃瓜中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二者同食,則辣椒中的維生素C全被破壞,降低營養價值,故不宜同食。
②黃瓜與花菜:因花菜中亦富含維生素C,與黃瓜同食(炒、煮),花菜中的維生素C亦被黃瓜中的維生素C分解酶破壞,故不宜配炒或同食。
③黃瓜與菠菜、小白菜:因菠菜和小白菜均富含維生素C,與黃瓜同食(炒、煮),均被破壞,降低其營養價值。
④黃瓜與西紅柿:因西紅柿富含維生素C,與黃瓜同煮(炒)同食,會破壞維生素C,故不宜與黃瓜配食或同炒(煮)。
⑤黃瓜與柑橘:因柑橘亦富含維生素C,與黃瓜同食(做西餐沙拉時),則被黃瓜中的分解酶破壞,故不宜同食。
(8)南瓜的搭配
①南瓜與菠菜、油菜、西紅柿、圓辣椒、小白菜、花菜:由於南瓜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與富含維生素C的菠菜、油菜、西紅柿、圓辣椒、小白菜、花菜同食(炒、煮),會破壞其大量維生素C,降低營養成分,故南瓜不宜與番茄、辣椒等同炒同食,也不宜與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同食。
②南瓜與羊肉:因南瓜補中益氣,羊肉大熱補形,兩者同食,則兩補同進,令人腸胃氣壅。經常同食,則致胸悶腹脹,壅塞不舒。故南瓜與羊肉不宜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