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防控禽流感(3 / 3)

1.動物禽流感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1)全球動物禽流感疫情範圍不斷擴大,形勢不容樂觀

2003年底至2004年7月,越南、泰國、中國等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暴發H5N1亞型高致病性動物禽流感,我國共有16個省份發生了50起動物禽流感疫情。

2005年4月至2006年2月9日,我國共有14個省份的34個縣區發生了動物禽流感疫情,泰國也於2005年9月份出現了新的疫情。近期,動物禽流感疫情的範圍已逐漸擴散到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土耳其、羅馬尼亞、希臘、英國等歐洲國家,有全球蔓延的趨勢,形勢不容樂觀。

(2)動物宰殺產生巨大經濟損失

動物禽流感疫情發生後,全世界各國通常的控製措施為疫點周圍3公裏以內的家禽全部宰殺,5公裏以內的家禽達到100%免疫,對疫情發生國的經濟造成了巨大損失。2005年,我國共死亡禽隻15萬羽,捕殺家禽2257萬羽,政府對捕殺家禽給予的財政補貼達2億多元。僅我國遼寧省黑山縣動物禽流感疫情就撲殺家禽1000萬餘羽。

(3)感染動物種類不斷擴大

監測結果表明,越南和泰國的水禽(主要是鴨)中,無症狀攜帶H5N1亞型禽流感病毒的比例越來越高,所汙染的環境和範疇也越來越大。

我國農業部門的監測數據同樣表明,野禽和水禽中也有攜帶H5N1亞型禽流感的現象。尤其是以往多正常攜帶禽流感病毒(H5N1)亞型的野生候鳥出現大規模發病、死亡,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此外,在虎、家貓等哺乳動物中也發現了攜帶並排出病毒的現象。

2.禽流感病毒已具備感染人的能力

由於動物禽流感暴發流行持續存在,不發病而攜帶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野生候鳥和水禽也廣泛存在,人群與患病和無症狀的禽類密切接觸多次,長時間,就容易突破人、禽種屬屏障,導致人類感染,引起發病和死亡。除亞洲幾個國家相繼發病外,歐洲的一些國家也發生了人間禽流感病例。

3.禽流感病毒造成流感大流行的可能

自1997年出現人間禽流感病例以來,禽流感(H5N1)病毒已經發生了多次變異,產生了幾個新基因型,但目前所分離到的禽流感病毒尚不具備人傳人的能力。在多次出現人間禽流感病例的情況下,禽流感病毒如果通過重組獲得人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或適應性改變自己的受體結合位點,獲得有效的人傳人的能力後,則可能引起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導致流感大流行。

雖然目前全球已有幾起家庭聚集性人禽流感病例報道,但至今沒有H5N1亞型禽流感病毒能引起人傳人的確切證據。

4.流感大流行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20世紀流感病毒的變異曾引發3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除造成大量人口發病及死亡外,對世界經濟和人類文明的破壞也極其嚴重,甚至引起社會動蕩。例如,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的死亡人數,約為2000萬—4000萬人,超過1347—1351年4年中鼠疫流行時死亡的人數;這次流行涉及28%的美國人,67萬餘人被奪去了生命,10倍於世界戰爭中的死亡人數,並使美國人的平均壽命下降了10歲;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流感大流行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預測,在下次全球流感大流行中,美國將有約9萬—21萬人死亡,31萬—73萬人住院,1800萬—4200萬人去醫院就診,估計造成的經濟損失為713億—1665億美元,還不包括商業和社會活動中斷造成的損失。而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如果下次流感大流行的毒株直接來源於禽流感H5N1,估計全世界死亡人數可達500萬—1.5億人。

5.中國人間禽流感防控和流感大流行應對

2004年1月,我國發生動物禽流感疫情後,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有關部門的大力配合下,衛生部門將有效防控人間禽流感作為衛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應對流感大流行準備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應使廣大人民群眾了解禽流感的有關知識,積極做好防控工作,以確保安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