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1 / 3)

“讓他懺悔。”方丈笑答。眾僧更不解了。方丈說,隻管按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方丈讓弟子們喬裝打扮了一下。

第一個弟子下山去店鋪裏和老板侃價,弟子咬定4500元,未果回山。

第二天,第二個弟子下山去和老板侃價,咬定4000元不放,亦未果回山。

就這樣,直到最後—個弟子在第九天下山時所給的價已經低到了200元。眼見那一個個買主,一天天下去,一個比一個價給得低,老板很是著急,每一天他都後悔不如以前一天的價格賣給前一個人了,他深深地怨責自己太貪。到第十天時,他在心裏說,今天若再有人來,無論給多少錢我也要立即出手。

第十天,方丈親自下山,說要出500元買下它,老板高興得不得了——竟然又反彈到了500元,當即出手,高興之餘另贈方丈龕台一具。方丈得到了那尊銅像,謝絕了龕台,單掌作捐笑曰:“欲望無邊,凡事有度,一切適可而止啊!善哉,善哉……

當一種方法行不通時,你也可以更換另一種思路,這樣也許你會發現目標變得並不遙遠了。

上帝的鏡子

一個飽受歧視的殘疾老人顫巍巍地來到上帝的跟前,他不甘心地問:“上天為什麼要剝奪我正常行走的權利?”上帝沒有回答,隻是遞給他一麵圓鏡。老人接過鏡子,看見了下麵的情形:

疾病魔王在空中逡巡,瞪著猙獰的巨眼搜尋下手的目標,許多人的命運就捏在他的手裏。襲擊了許多人之後,最後的目標是一個小男孩,疾病魔王準備將魔爪伸向生機勃勃的小生命。

這時,健康女神攔在病魔的麵前,厲聲道:“住手!多麼天真多麼可愛的孩子啊,你怎麼下得去手?”

疾病魔王蔑視著健康女神:“不要阻止我!你休想用溫情作為對付我的武器,我從不相信眼淚!我的責任就是把美麗變成醜陋,把聰明變成愚鈍,把雄壯變成猥瑣!”

健康女神憤怒地說:“你不能下手!你看這孩子多麼無辜,你將改變他的一生,毀掉他的事業、愛情和婚姻,毀掉他的一切,這是多麼的殘忍和狠毒啊!”

疾病魔王反駁道:“這不能怪我!這隻能歸罪於人類的智慧。當人類的科技還沒有發達到足以消滅我的時候,世界就有我的一席之地,我就要去襲擊人類。不管他是孩子、青年還是老人,也不管他高貴還是低賤,這是我的原則!”

健康女神無奈地責問:“難道這個孩子注定要遭此劫難嗎?”

疾病魔王輕描淡寫地說:“那倒不是,我可以告訴你,在我的宮殿裏,有一個巨大的玻璃容器,裏麵裝著無數隻小球,小球上寫著世界上所有活著的人的名字。每天,我在出門之前,都要端起容器搖兩下,然後隨手從容器裏抓取一把小球,小球上的名字對應著我要襲擊的人。”

“也就是說,一個人一生命運的改變都不過是你的一次隨意,對嗎?”健康女神絕望地歎息道:“可憐的不幸的人們啊!”說完,悲傷地離去。

疾病魔王望著健康女神的背影得意洋洋,然後把魔爪伸向那個天真可愛的男孩。

從此,這個男孩拄著拐杖走在風雨裏,一直到老……

老人看後沉默了好久,將圓鏡還給了上帝,歎道:“世人一直認為殘疾是我注定的命運,從而像對待另類一樣歧視我。真是遺憾啊!他們無法得到這樣的一麵鏡子!”

人生的困境與災難隻不過上帝與你開了一次玩笑,麵對這些人生困境你不必悲哀,應該用快樂的心態麵對才是。

壓力

教授向他的聽眾講述如何正確對待壓力。他舉起一杯水,問道:“這杯水有多重?”

從20克到500克,回答各異。

“其實具體多重並非關鍵,關鍵在於你舉杯的時間。如果你舉了一分鍾,即便杯子重500克也不是問題,如果你舉杯一個小時,20克的杯子也會讓你手臂酸痛,如果舉杯一天,恐怕就需叫救護車了。同一個杯子,舉的時間越長,它會變得越重。”

“倘若我們總是將壓力扛在肩上,壓力就像水杯一樣,會變得越來越重。早晚有一天,我們將不堪其重。正確的做法是,放下水杯,休息一下,以便再次舉起它。”

生活的壓力也需常常放下,使得我們有時間煥發精神,挑戰壓力。

工作了一天疲憊地回到家裏,應當將工作中的壓力拋到一邊,千萬不能再將它帶回家裏,因為你明天還要扛起它。

休息,放鬆……

為了明天。

鏡子碎了以後

在伊朗的德黑蘭皇宮,你可以欣賞到世界上最漂亮的馬賽克建築。那裏的天花板和四壁看上去就像由一顆顆璀璨奪目的鑽石鑲嵌而成。走近細看,你會驚訝地發現,這些流光溢彩的“鑽石”其實就是普普通通的鏡子的碎片。

隻不過,當初這座宮殿的設計者打算鑲嵌在牆麵上的,並不是這些鑽石般的小小碎片,而是一麵麵碩大的鏡子。但是,當第一批鏡子從國外運抵工地後,人們驚恐地發現鏡子被打破了。承運人忍痛將這些破損的鏡子丟到了垃圾堆,並把這個壞消息通知建築設計師。

令人驚訝的是,該設計師並沒有為此大發雷霆,而是命令手下人將所有丟棄的鏡子重新撿回,並雇了許多工匠將殘破的鏡子敲成更小的碎片。一切就緒後,按照這名設計師的構思,工人們將這些碎片鑲嵌到牆壁和天花板上,於是碎片就變成了“鑽石”。

置身於這座宮殿,審視四周由不計其數的小小碎片點綴的牆壁時,你或許會為設計師的巧思嘖嘖稱奇,或許更會為人生的意義陷入沉思。

當初,誰也沒有料到完好的鏡子會變得殘缺不全,更沒有料到支離破碎的鏡片會成為完美無瑕的藝術品。

在人生中,有多少次,當挫折與失敗突然來襲時,我們的夢想、熱情被侵蝕得千瘡百孔,就像那完好的鏡子被打得粉碎一樣。當人生的碎片簌簌掉落時,千萬不要以為那就是世界的末日,千萬不要讓碎片拋撒一地,應該去撿拾起那些碎片,重新上路,用生命的碎片書寫出屬於自己的人生傳奇。

四條魚的戰爭

去花市閑逛,滿目花草終未把我打動,打動我的竟是觀賞魚。小小的魚缸在暖陽下排列,五顏六色的觀賞魚悠遊其中,間或還冒出憐人的氣泡,比那些花草更像是真的生命。於是買下其中的四條,兩紅,兩黑,是最最普通的那種。

賣魚者說,勤換水,喂食可不能太勤。心想這倒不難,便是再懶,大約也能把它們喂養成“人”。它們尚不及拇指長短,最長的也隻有幾個厘米。

抱著回家,步行,缸裏的魚兒都張皇著,那個叫“黑牡丹”的最是活躍,一刻也不肯安寧。其它的三條已歸於蟄伏,緊貼著缸,大約這樣它們才感到安全些,像落水的人,死抱著救命的稻草,再也不肯放鬆。而那個“黑牡丹”顯見著就是個泳者,但倘不出於意外,淹死於水的,大多是會水的人。因為自恃甚高,殊不知水火最是無情,一個平常的漩渦,就能把你卷得無影無蹤。

到家的時候,“黑牡丹”終於也安寧了下來,大約是已經發現,這一回它的去處,並沒有陷入危險之境。於是喂食,現買的魚蟲幹,拇指與中指掐起的一點,浮了一層。魚們還沒有完全適應新的環境,食物浮了很久,它們仍沒有絲毫動靜。

有一盞茶的工夫吧,“黑牡丹”最先實施起行動,它先巡遊於四壁,像是在觀察周遭的環境,待終於斷定確實沒有危險之後,“黑牡丹”便向食物發起了衝擊。是從水底向表層的衝擊,張開的小嘴一口一個準。浮遊的魚蟲幹四散開去,但即便是擴大了目標,其它的三條,仍舊蟄伏於水底,沒有任何要去吃食的意思。

我想它們是沒有發現,因為倘是發現了,便是再防範,“黑牡丹”也已經替它們打了先鋒。但奇怪的是,“黑牡丹”自顧自地吃著,就是從它們身邊掠過,也沒有把這一重大的發現告訴同“缸”共濟的它們。像人一樣,魚們也有自己的語言,隻不過,我們聽不懂。

“黑牡丹”幾乎飽餐了所有的魚蟲幹,零星散在四壁的,最後才被其它的三條偶然碰見,但,那已是“黑牡丹”不願再吃的部分。

之後的每一次進食,幾乎都是“黑牡丹”最先浮上了表層。它也很快就超出了其它的三條,兩個星期之後,便明顯地長出了一兩個厘米。那兩條紅的幾乎一直就不見長,因此,魚缸裏的戰爭很快就分出了高下,“黑牡丹”便赫然成了它們中間的老大。我雖聽不懂它的發號施令,但它巡遊的姿勢活像個將軍。

然而形勢很快便急轉直下。一次換水的時候,我忽然發現“黑牡丹”沒有一點精神。它再沒有將軍的架勢,而是懶洋洋地鬆散著身子,我撥弄了幾次,但它依然沒有一絲動靜。相反的是,其它的三條依舊活蹦亂跳著,沒有一點不舒服的神情。第二天,“黑牡丹”就死了,它大睜著鼓凸的眼,仿佛對缸裏的同伴充滿了留戀。

我不知道“黑牡丹”因何而死,但看其它活蹦亂跳的三條,我相信不是因為水,也不是因為天氣。最後,還是那個賣魚者替我解開了謎。賣魚者說,“黑牡丹”死於太多的食。它太貪婪了,以至於被太多的魚蟲幹活活噎死。

四條魚的戰爭讓我明白,那些看似軟弱的同類,往往正是你最為致命的勁敵。

原來一條魚也能死於自己的貪婪,就像那些自私的人類,以為自己占盡了便宜,殊不知,自己種下的惡果正在等著他們。而那依然活蹦亂跳的三條,看似吃盡了苦頭,但正所謂苦盡甘來,它們終於贏得了屬於它們的最後的勝利。

柔韌的抗衡

母鸚鵡下了兩個蛋,孵出了兩隻小鸚鵡。

一天,當母鸚鵡出去尋找食物的時候,這兩隻小鸚鵡被一個獵人捉走了。

小鸚鵡被抓住後不久,其中有一隻運氣好,趁獵人不注意逃出了他的手心;另一隻卻被獵人關進籠子裏,並開始教它講話。那一隻逃出去的小鸚鵡,又被一個遊方的仙人看到,帶到自己隱居的地方,同樣喂它東西吃,教它說話。這樣,過去了很長一段時間。有一天,國王和他的衛隊從獵人居住的森林經過,他的馬帶著他離開衛隊,來到獵人的住房,籠裏的那隻鸚鵡看到國王來了,立刻發出了一種亂七八糟的聲音:“喂,喂!我的主人呀!有一個人騎著馬跑來了。把他逮住!把他殺掉!殺掉!”

國王聽到了鸚鵡的話,趕快把馬勒住,轉到另一個方向去了。

當國王騎著馬走向一個比較遠的林子的時候,他看到了仙人們住的靜修所。在這裏,籠子裏也有一隻鸚鵡,它一見國王就說道:“來吧,來吧,國王呀!請休息一下吧!請喝點泉水吃點甜果吧!喂,喂,仙人們呀!在這涼涼快快的樹底下,請你向國王獻洗腳水致敬吧!”

國王聽了這隻鸚鵡的話後,睜大了眼睛,心裏非常吃驚。他想道:“這是怎麼回事呢?”他問這隻鸚鵡:“你的話語如此親切有禮貌,可是我在樹林裏的另一個地方,也看到了一個同你相似的鸚鵡,它的樣子卻凶惡可怕,它看見我後就喊道:‘逮住他,逮住他!殺掉他,殺掉他!’這是為什麼呢?”

鸚鵡見國王這樣問,就把它們是兩兄弟的曆史告訴了國王。

近惡者沾惡習,近善者習修美德。

珍惜

應邀去參觀朋友的新居。

整個房間布置得典雅、舒適。暗花的乳白色窗簾透著淡淡的天光,柔嫩的文竹在潔淨的玻璃茶幾上牽繞,純木的電視台櫃、闊葉的植物圍繞著客廳的中心——墨綠色的粗呢沙發。客廳裏的物件都各得其所,站在它們應在的位置,共同散發著主人渴望的溫情、閑適的格調。

可是,那出自名品“曲美”的沙發,在扶手、靠背上都被主人蓋上白色繡花的沙發布,仿佛綠洲上的幾塊沙漠,破壞了整體的協調。我的目光變得有些跳躍。墨綠色的典雅華貴被分割後,不再能體現設計者當初想要表現的深色粗呢與線條流暢的木質相親的粗獷中的細膩,協調中的精細。

朋友在我們的請求下,撤下沙發布,又小心地蓋上。並解釋說,沙發套雖然可以洗,但洗過之後肯定會破壞料子的質感,蓋上布就可以多保持一下沙發的美了。

我張張嘴,想說點什麼又沒說。

我想起小時候媽媽給我做了一件漂亮的花棉襖,為了不弄髒,多穿幾次,媽媽給我套了件她的外套改製的藍色卡其布外罩。每次我想脫掉外罩展示一下棉襖的漂亮,總遭到她的訓斥和之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教育:你喜不喜歡你的花棉襖?喜歡。你希不希望每年都能穿?希望。衣服洗多了會不會舊?會。怎樣才能讓衣服不髒?套一件外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