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海方麵向中宣部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領導彙報了情況,並得到肯定。
10月28日上午,新報業集團組織召開了幹部會議,宣布領導班子。當天下午,上海報業集團正式掛牌成立。
“3+1格局”
集團合並,人們最關心的是下屬報紙是不是合並。接近決策層的消息人士說:“當然會有合並。”
“組建新的報業集團隻是深化報業改革的開端,也是上海報業新一輪改革發展的起點,艱巨、複雜的任務還在後麵。”徐麟在新集團幹部會議上說,這是為今後進一步的上海報業改革創造新的體製條件。
在現階段,上海此次報業調整改革還是立足於“大調整、小改革”。主要有兩大變化,一是合並兩大報業集團,二是恢複新民、解放和文彙三大報社的法人地位。同時還有三個方麵沒有變,包括以平麵媒體為主的格局,集團統籌、三大報社支撐的係統格局沒有變,目前也沒有涉及到子報、子刊大的整合,原來所涉及集團下屬的各運作主體,也沒有變。
據上述消息人士透露,“《解放日報》和《文彙報》暫時不能合並,不過類似的子報子刊將來要合並”。其原因在於《解放日報》原為中央機關報,至解放後才轉為上海市委機關報,而《文彙報》也是曆史悠久的老牌報紙。
不過,近些年來兩報交流幹部頻繁,報紙變得相當雷同,各自風格不夠突出,令人遺憾。
據介紹,在現階段,主要改革在報業集團層麵進行,其任務是在新媒體、新領域拓展。集團不幹預版麵,由各報係按特色發展。集團則抓好經營管理和資本運營,集團管理層的組成也特別注意到人才多元化,包括金融、電視、網絡等不同背景的人才。
在此次調整中,解放日報社、文彙報社和新民晚報社恢複了獨立法人建製,實行黨委領導下的總編輯負責製。三大報社以做好媒體內容業務和把握內容導向為主要職責,對版麵、導向和報係負責,並負責與版麵內容有關的廣告發行工作。
未來,上海報業集團將形成解放、文彙、新民報係和一個都市報係的“3+1”格局。
在三大報社的定位方麵,《解放日報》要堅持市委機關報的權威性,《文彙報》則要麵向全國,凸顯自身特色,《新民晚報》則繼續保持“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追求和風格。
對於原來兩大報業集團的所屬其他報刊,則將視其具體情況,按照內容類型、社會影響、品牌效應等因素,或者歸入解放、文彙、新民三大報係,或者由報業集團進行整合優化調整。
徐麟在會議上透露,對於社會具有很高認同感和影響力,但又不具備三大報係特征的報刊,將會直接歸入集團的都市報係進行運作,缺乏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報刊,將會被采取相關措施。
上海報業集團的內部人士透露,部分報紙的撤並,已經有相應的計劃。
裘新表示,目前報業集團首要做的就是優化報業結構。他說:“糾纏於某一家報紙有沒有理由存在無法判斷,需要先做結構性、係統性的分析,了解市場能夠容納哪幾種報紙,每種報紙市場的容量是多少。在了解了市場容量和需求基礎上再看自己現在有什麼,答案就很清晰了。”
與此同時,上海加大了對新報業集團的財政支持。徐麟表示,上海市委已經明確,從2014年起,市財政將每年給新集團1億元的財政專項資金支持,解放日報社和文彙報社各5000萬元。
另外,上海市委宣傳部的文化專項資金也將安排資金,用於扶持《文學報》等具有文化影響力的媒體和外宣媒體,並在體製、政策、資金、技術和人等方麵進行支持,積極鼓勵各家主要報紙大力發展新媒體。
裘新認為,財政支持並不是簡單的輸血、補血,而是上海以最大力量支持平麵傳統媒體轉型發展的“一種姿態和一種象征”。他表示,財政支持確實也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經濟壓力,讓傳統媒體更加專心辦好自己的報紙,讓報紙有尊嚴、記者有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