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軍營,隻見三軍都忙忙亂作一團,整頓鎧甲,固防駐營,又點兵操練,竟然深夜備戰起來!
夏曉心中一陣發緊,額上細汗冒出,直覺告訴她,這兩日大軍就要跟人開戰了,雖然不知原因為何,但是趁著戰亂,正是夏曉可以逃進京都的機會。
雖如此想,哪知事情卻遠非夏曉想的那樣簡單,原來夏曉被編入的是前、中、後、三軍中的後軍,前軍乃是作戰先鋒隊,在中望山戰死的就是並州軍的前軍,中軍是三軍作戰主力,後軍則負責督糧,警戒,掩護而已。
中軍有足夠戰鬥力,一般情況下是用不到後軍出戰,後軍隻需留守,保護好三軍糧草為要。
夏曉心中一股熱氣剛剛騰起,卻又被一盆涼水澆透。錯過這次機會又待何時?這樣下去要到什麼時候才能逃出軍營?種種未知,真叫人心煩不已。
第二天一早,果然中軍傳來要交戰的命令。
夏曉列隊站在離點將台很遠很遠的地方,幾乎看不見那上麵站著的人,斷斷續續聽他說完,原來是將軍丁原昨日進京參加筵會,席上,董卓要廢幼帝劉辯,立陳留王劉協為皇帝,以此在京都站穩腳步。
丁原掀桌大怒,與董卓幾乎兵刃相接。今日一戰,正是要討伐逆賊董卓。
對於董卓,夏曉也知道今天他並不會命喪於此,野史上記載,董卓最終是被呂布殺死在受禪台,個中原由,竟是為了一位名叫貂蟬的美人。其餘細節上的事,夏曉也一概不知了。
想到這裏,夏曉不禁失笑,想這朝堂之中,利益搖擺,關係錯綜複雜,呂布殺董卓,豈會是為了區區一女子?
如若真是這樣,也無怪乎世人都說,這呂布最是一個反複無常,重色忘義的小人了。
隻是現在呂布身在何處,又何時與董卓扯上聯係,夏曉卻絲毫不知了,本就對曆史不感冒,以前除了書上描寫的那些古代才子佳人能讓夏曉多看兩眼,這東漢末年三國鼎力的故事,幾乎是一點點也沒進到夏曉的腦袋。
正想著,中軍已然列隊出發了,當頭打的旗號仍然是“丁”字。想來今天點將台上說話,這時中軍前跨馬而行的將軍,以及那日中望山發號施令的人,就是並州刺史丁原了。
夏曉看著中軍遠遠向京都方向而去,心內說不出滋味。
一整天,留守的後軍都處於緊張狀態,糧草是守備最為嚴密的地方。夏曉被派遣站守在糧草前。
午後,中軍忽然傳來大獲全勝的消息,不多時,隊伍浩浩蕩蕩回到駐營。
人人交頭接耳,都讚今日刺史丁原的義子呂將軍,單槍匹馬突入敵軍,如入無人之境,挺戟揮殺,幾乎要了董卓項上人頭,又有將軍丁原帶軍掩殺,首戰大獲全勝。
又有士卒誇道:“我曾偶然得見呂將軍一麵,那日將軍束發金冠,披的百花戰袍,穿的獸麵鎧甲,腰係獅蠻寶帶,氣宇軒昂,好不威風!”眾卒一個個都附和起來,仿佛自己也親眼看見。
夏曉無意於周圍不關乎自己的任何人、任何事,所以本不刻意聽眾人的討論,忽而聽見將士口中的呂將軍乃是呂布呂奉先,夏曉也忍不住驚異地轉頭看向遠處的中軍大帳。
原來,大名鼎鼎的溫侯呂布,竟然就和自己在一個軍營內,一時間心中百感交集,沒想到自己竟然跟東漢末年的重要曆史人物離得這麼近。
又想起,那日在中望山腳初遇並州軍時,丁原本來要自己抬起頭來,幸而後來一人誤打誤撞解了圍,那人換丁原作義父,想來就是呂布無疑了。隻是未敢抬頭一見,現在想來倒有些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