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下幸之助認為,全知全能的神能具備先知先覺的見解,而凡人卻無法以無誤的見解來判斷事物真正的價值。隻有隨時養成判斷價值的意識,才會有準確的判斷。這樣,做事時就能盡量減少失敗。所以,在平常應該多參考別人的意見,和自己的想法作比較而作出更好的判斷,作出妥善的決定。尤其是在用人的問題上,鬆下主張用人要有十二個準則:
1.注重人格的培養
名刀是由名匠不斷鍛煉而成的,同樣,人格培養也要經過千錘百煉。造成社會混亂的原因,可能在於忽略自身作為社會人所應有的人格鍛煉。缺乏應有的人格鍛煉,就會在商業道義上產生不良的影響。
2.注重員工的精神教育和人才培養
對員工精神和常識上的教導,是身為經營者的責任。應努力培養員工的向心力,讓員工了解公司的創業動機、傳統、使命和目標。
3.要培養員工的專業知識和正確的價值判斷
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不能滿足工作上的需要,但如果員工沒有正確的判斷事物價值的能力,也就等於烏合之眾,無法促進公司以至社會的繁榮。不過,培養員工正確的判斷能力不是件簡單的事。所以,應該鼓勵員工不斷地努力、相互學習,研究如何才是正確的價值判斷。
4.訓練員工的細心
細心體貼,看起來似乎是不足掛齒的小節,其實是非常緊要的關鍵。因為在日新月異的現代世界上,如果人們犯一點差錯,就可能招致不可挽回的局麵。所以,這種體貼而用心的表現,看起來不足掛齒,其實是至關重要的。
5.培養員工的競爭意識
無論政治或商業,都是在比較之後才產生出督促自身的力量,所以一定要有競爭意識,才能徹底地發揮潛力。公司不僅要為當前貿易造就競爭強人,而且要為將來培養人才。
6.重視知識與人才相結合
知識是一種兵器,這種兵器要碰到人才,才能發揮它的威力。汽車大王亨利?福特說過的一句話“越好的技術員,越不敢活用知識”說明知識分子往往是弱者,容易局限於自己知識的格局內,劃地自限,缺乏迎戰困難、打破陳規的精神,以至於無法成大功,創大業。
7.惡劣環境促使成功
真正的教育是培養一個人的人格,知識的傳授隻是教育的第二意義。一個具有良好人格的人,工作環境條件好,就能自我激勵,做到今天勝過昨天,明天勝過今天,即使在惡劣的環境或不景氣的情況下,也能克服困難,承擔壓力,以積極的態度渡過難關,開辟勝利的新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