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還得自然(1 / 1)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就是效法。中國的文化基本上是在觀察天地間變化的基礎上而總結出來的。人效法大地的哪些精神呢?就是老子說的“生而不有”。它生育了萬物,從不據為己有,再一個就是不計較萬物對它的侮辱,各種動物吃了大地生長的萬物,又隨地大小便,人類哪一陣脾氣上來,在大地的肚皮上胡亂開炮,這都是常有的事。大地的優點盡管還有很多,但僅不和別人計較這一點,我們能學會,起碼也少花許多看病錢。

效法天什麼精神呢?《易經》裏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所以要效法天勇往直前的精神,一刻也不偷懶,不像我們學不了多大一會,不是想上網聊天,就是想和別人鬥嘴皮子。人和人差不了多少,差的就是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比如,有一個人想成功,他去聽一個講座,對他啟發最大的話不是什麼深刻的道理,而是講師說的一句很普通的話:比別人多努力四倍。他成功以後對別人說:“實際上我並沒有比別人多付出多少,但得到的比自己想像的要多的多。”

我們學地、學天,最後還要回到自身上來——“反求諸己”。一切按照事物自身固有的規律去做,就合乎“道”。像和尚打坐,就是為了讓心情自然的平靜,不去幹擾身體各個器官的運作與血液循環。像有些人修養較差,不是大喜就是大悲,遇事一驚一乍,血液循環就極不穩定,時間長了,身體自然不好。如果把一切都看開了,當為則為,不當為則順其自然,內心自然會獲得一份平靜,當然也就不會去做頭上安頭,作繭自縛的傻事了。

§§第二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