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幫助殘疾人圓夢的人(1 / 2)

郝中樹

2000年9月6日,由鄧樸方率領的中國殘疾人藝術團開始為期22天的訪美演出。他們將帶給美國人民一台凝聚著殘疾人共同心願和中國人民美好情意,在中國一流藝術家編排指導下全新推出的音樂舞蹈晚會《我的夢》。這台晚會的總撰稿,就是山西省政協常委、省歌舞劇院一級編劇——趙越。

8月30日,江澤民主席在世紀劇院觀看了《我的夢》,盛讚這台晚會是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對人類精神的卓越貢獻,並上台與全體演員及趙越在內的主創人員合影留念。

同時,香港鳳凰衛視台,開始在每晚黃金時間推出有關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訪美演出的係列報道。其中就有鄧樸方在釣魚台國賓館與趙越等主創人員親切會見及鳳凰衛視台記者對趙越的采訪等內容。

9月3日,趙越從北京趕回,風塵未撣,就在政協賓館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由美國肯尼迪藝術中心、卡內基音樂廳、凱西基金會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共同主辦的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訪美演出,受到中美雙方政府與各界人士的歡迎與高度重視。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與美國總統克林頓、副總統戈爾都為此發了賀電。美國《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著名報紙都以頭版給予報道,美國的一些電視台已先期到達北京進行報道;中國首都多家重要媒體《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中國青年報》《北京青年報》等及香港鳳凰衛視台均派出記者組或攝製組隨團訪美,全程跟蹤報道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這次展現華夏文化精華的藝術之旅,跨越太平洋的友誼之旅,弘揚人類精神文明之旅。

為了全方位地提高這次訪美晚會的質量,中國殘聯邀請了北京一流的導演、演員及舞美、服裝、燈光、音響等各方麵的專家,組成一個強大的主創班子進行創意、策劃、創作與設計。趙越是其中唯一的從外地被邀請到北京加盟的藝術家。他擔任“文學統籌”。全部節目的串聯詞、朗誦詩、畫冊及有關劇照的說明詞、向中美媒體介紹《我的夢》整台晚會的文字,均由趙越撰稿。

從7月11日到8月21日,整整40天,趙越日以繼夜地全身心投入到晚會的創作之中。

這位為山西文藝事業作出卓越貢獻的黃河歌舞藝術代表人物,在接受香港鳳凰衛視的電視采訪時說:“這次為殘疾人寫作,對於我是一次全新的生命體驗。”

他真誠地接近藝術團的殘疾人演員,努力走進他們的世界,了解他們,感受他們。

中國體操隊隊員桑蘭,兩年前在紐約的一次世界體操大賽中不幸在跳馬時摔成重傷。在美國治療期間,以她的勇敢和美麗的微笑,贏得美國人民的喜愛與尊重。這次桑蘭坐著輪椅,從家鄉寧波乘飛機趕到北京,參加殘疾人藝術團的排練。為了給桑蘭寫好手語詩《我的夢》,趙越數次從西四環驅車一個小時來到南三環桑蘭的北京住所和她交談,一封一封閱讀祖國各地寄給她的信件,並代表桑蘭給一位曾判死刑的青年複信,鼓勵他爭取新生。北京的報紙及時對此進行報道,並以《心靈的對語》為題摘發了兩封信件的內容。趙越說:“我和桑蘭的相處中,最使我感動的是她麵對自己身體高位截癱的厄運所表現的坦然以及她對生命生活充滿熱愛的精神和意誌”。當趙越拿著《我的夢》詩稿,在音樂伴奏下,一句句朗誦給桑蘭聽的時候,桑蘭被感動了,因為詩裏寫出了她最真切的感受。當問到她能否在半個月內,將這首詩用普通話和英語背誦下來時,這位文化水平並不高的南方女孩子,眼裏閃著激動的淚花毫不猶豫地說:“能”。

智殘人舟舟,無疑是這台《我的夢》晚會中最耀眼的明星。這位在4月1日愚人節出生的他,22歲的年齡,不到1.4米的身高,智商不到30,智力隻相當於3到4歲的幼兒。他不識字,回答不了球是什麼形狀。常常會走失,找不到回家的路。但他卻能在浩瀚的樂海中,找到旋律,找到節拍、重音和力度感。隻要一拿起指揮棒,音樂一響,就立刻變得神采飛揚,風度優雅,渾身充滿了靈氣。晚會將由他壓軸,赴美時分別指揮美國五個州的交響樂團,演奏《自新大陸》《瑤族舞曲》《星條旗永不落》。赴美前,特意把舟舟安排在北京西山戰友歌舞團駐地,由那裏的樂隊同他排練。這時從美國反饋來信息:每次交響樂團的全體演奏家上台安頓好譜架、座椅等等需要6分鍾時間。這就需要趙越為主持人寫一段長達1000多字的介紹舟舟的串聯詞。好在趙越到達北京的第3天就已結識了舟舟,每天和他一桌進餐,每天欣賞他隨著音響放出的樂曲指揮,翻閱了大量有關舟舟的資料,還不止一次地觀看電視專題片《舟舟的世界》。他已經十分熟悉和了解舟舟,十分親切地善待著舟舟;而舟舟也感覺到趙越對他的愛護,許多次“指揮”完一曲後,總是興奮地跑過來,親昵地摟著為他鼓掌的“趙伯伯”。趙越說:“從舟舟身上我看到生命的潛能;在社會的尊重關愛和支持下,這種潛能就能得到開掘和發揮。殘疾人最需要幫助,也最懂得感激;他們善良,也最需要善良;他們懂得愛,也最需要愛”。趙越用兩天時間寫出了1200字的一段精彩的串聯詞,準確又生動地寫出了一個“特殊”的指揮——不幸又幸運的舟舟,善良可愛的舟舟,謎一樣的舟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