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六十年前的警世之言,可以鑒古,可以鑒今。該是我們輕裝減負的時候了。三年來我們所向披靡,是因為我們輕裝簡從,現如今我們猶豫徘徊,是因為自負過重,未行先喘,未戰先累,從何去奢談士氣和戰鬥力?!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曆史的喜劇和悲劇常常是由同一個或一群演員上演的。從百戰百勝到屢戰屢敗,從肝膽相照到離心離德,常常都隻是因為勝利。晨報勝利了,所以當思慮她有可能因此而滋生的失敗。成敗都在人啊!人啊人!我真的希望還是這一群人,能所向披靡一路勝下去,長盛不衰,這樣就必須要我們自卸負累,自煉筋骨。張賢亮曾在一篇小說中寫過,西北有一種堿水泡子,叫肖爾布拉克,一個人要變得堅強無比,必須在這個泡子裏反複浸泡幾次。是我們該進進肖爾布拉克的時候了。泡掉我們的精神贅肉,泡掉我們的思維惰性,泡掉我們的肉體疲憊……我們的堿水泡子就是向全社會開放的人事體製,把報社的人事平台,完全開放地建立在社會的公共人才平台上。人才的退化是因為封閉造成的,團隊的蛻變是因為畫地為牢導致的。驍勇的金兵蒙丁,為何變得如此的不堪一擊,那是因為他們封王封侯,丟馬玩鳥了,假如那些八旗王爺及其子孫們仍舊成天在馬背上,他們哪裏會那麼快丟了江山社稷!我們已有的按績論酬、末位淘汰是有效的,但僅此不夠,因為那隻是就一個封閉的人事係統而言的,仍舊是矮子裏麵拔將軍,依舊沒有擺脫論功行賞加官進爵的封建格局,依舊無法遏止人才的退化。從這裏我再次想到微軟,它那種盡攬天下英才於旗下的氣概和決心,反而使一大批微軟的優秀員工與時俱進,真正永遠領跑在行業的最前沿。有人指責微軟的無情,有人批評微軟沒有歸屬感,然而微軟由此而使企業高速成長,這對於那些優秀的微軟老員工來說,是大善、是大德。古代有句名言:“外來的和尚好念經”。這是說廟宇總有外來的和尚掛單。越是名刹掛單的越多,掛單的越多,廟宇就越有名。那麼多外來的和尚,在外麵設壇開講,廟裏原來的和尚不努力還行?所謂一代又一代高僧,就是在這些掛單和尚的壓力下修成正果的。員工不被時代拋棄,企業才不會被競爭對手打垮。由此我希望晨報永遠隻有新員工,沒有老員工,希望晨報沒有老功臣,隻有新的創業者。誰想居功索利,誰想倚老賣老,都將被社會的優秀者所取代。晨報是晨報人創造的,但不是晨報人的,她已經為全社會所擁有。社會期望晨報是一份一流的地方性日報,報社就應當為其配備一流的人才。這就像皇馬俱樂部。皇馬是全世界球迷的皇馬,它的老板就得把世界上最好的球員招進來,盡管一個個都價值連城。
這可不是“飛鳥盡,良弓藏;狐兔死,走狗烹”,而是要使良弓永遠是良弓,走狗永遠是好獵狗。幾年之後,大家回過頭來會發現,這種體製反倒使團隊被淘汰的人少了。不被晨報淘汰,也就不會在行業中出局,否則,報紙玩完,團隊玩完,每個員工也都玩完。
從今年開始,報社的每一個崗位,都不再隻是靜態地,封閉地與報社內部的人相比,而是與湖南、中原乃至全國同樣崗位的人相比,每一個社會競爭者都將和報社內部員工處在完全同等的競爭條件下,擇優而用。我們不要虛妄的歸屬感,不要虛假的主人意識,要的是真正的雇員精神和職責。我們一起為晨報這個品牌,這份社會資產打工。
時逢甲申,頗多憂思。作為報社的主持,多一份冷靜,多一份憂慮,總比多一份狂妄,多一份驕矜好。盛世危言也好,危言聳聽也好,任由大家去掂量,去評說。不過,以上這些思慮和思索,首先是給我自己的,然後才是給大家的。說共勉不免俗氣,但也就是那麼個意思。
有了《甲申之願》,又有了《甲申之思》,後麵的文章該留給大家去寫了!
於2004年1月31日淩晨4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