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檢察機關內設工作部門的具體情況,將行政、政務部門與業務辦案部門工作績效考評相分離,設立案件質量管理辦公室,直接對檢察長負責。對各業務部門業務工作情況和辦案質量進行監督、檢查和評估、評分、考核。
1.確立監督檢查考評標準。根據各業務職能部門工作內容和要求,製定科學量化、細化的案件質量考評標準。範圍包括案件初查、立案、批捕、起訴、出庭支持公訴;退查、撤案、不捕、撤回起訴和抗訴;法院定性、定罪、量刑;法律文書質量、案卷整理裝訂、歸檔等。
2.監督檢查考評的方式。案件質量辦公室對各業務部門辦案情況和辦案過程實行控製、預警、指導和校正,進行全程跟蹤監督檢查。定期評估、評分,向檢察長彙報,通過檢察委員會會議確定考核結果並予以公布。業務部門有申辯理由的通過檢察委員會複議確定。
(1)運行監督檢查。各業務部門將辦理案件司法文書送案件質量管理辦公室接受監督檢查。案件質量管理辦公室通過備案審查製度,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書麵意見,向檢察長彙報或提交檢察委員會研究糾正。監督檢查過程中應定期對案件質量整體情況、疑難案件法律適用問題和應用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寫出書麵報告,總結經驗、梳理存在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供檢察長、檢察委員會決策。對不立案、撤案、不捕、退查、不訴、撤回起訴、抗訴重點案件應通過閱卷監督檢查,把好檢察機關內部訴訟環節決策關、再次複審關和質量關。
(2)事後監督檢查。建立案件質量評估、評分製度。通過對辦理案件的事實認定、適用法律進行評估、評分、考核、確認來實現。定期公布,並與目標考核相結合,獎優罰劣。內容包括初查、立案、批捕、起訴,法院定性量刑結果;辦案人取證、訊問、舉證技巧、辯論水平、應變能力;司法文書質量;卷宗歸類、排列、裝訂和歸檔;辦案時限和工作效率;辦案活動中是否存在違規操作、違紀違法等情況。
(3)質量記錄檔案。建立業務部門書記員、助理檢察員、檢察員、正副處長和主管檢察長、檢察長在案件辦理和研究處理決策過程中工作業績、案件質量把關責任績效檔案。明確各自在案件質量把關上的責任。誰出問題誰承擔相應的責任,能及時糾正的必須采取補救措施進行糾正。凡因案件質量問題承擔責任者均記入個人工作業績檔案。案件質量管理辦公室對案件質量評估、評分、考核的結果,也應輸入個人記錄檔案,供晉升行政、業務職能,評比先進時使用,並作為提拔選用人才、年終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據。
(二)建立強化教育培訓激勵機製
樹立學習是生存和發展需要的理念,構建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環境,營造工作學習化和學習工作化的氛圍。
1.強化檢察幹部隊伍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準確把握和駕馭法律政策的能力,使公正執法、執法為民、樂於奉獻、勤政廉潔、剛直不阿等優秀思想品質入腦、入心,體現在行動上。
2.強化檢察幹部隊伍學曆教育,定時間、定計劃完成全員法律本科學曆教育,倡導高學曆、多學科教育。除學好法律理論知識外,還應鼓勵學習與檢察業務工作有聯係的多學科專業和社會科學知識,豐富知識結構,拓展知識層麵。
3.實用性培訓教育。針對工作特點和需要,堅持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重點向技能型和實戰型培訓要成果。采取舉辦短期業務骨幹培訓、專業技能骨幹培訓、理論專題講座、經驗交流座談會、崗位練兵、以老帶新等多種形式,培養檢察業務工作實際需要的專家型、複合型和專門型人才。
4.建立人才評價激勵機製。以工作業績為重點,由品德、知識和能力等要素構成人才評價獎勵內容。推選優秀專項人才、優秀司法文書、精品工作項目、精品案件展示,並進行表彰和物質獎勵。樹立辦案質量和工作效率比、學、趕、幫、超的競爭意識,使工作效率和辦案質量雙豐收,真正體現出檢察機關公正執法、執法為民和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會效果的最佳狀態。
(三)建立和完善證據理論應用研究機製
高檢院和各級檢察院應進一步強化證據理論和應用研究工作,設立專門機構,指定專人進行證據課題研究。
1.對司法實踐中證據認定認識分歧、應用標準存在問題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可分為證據理論立法問題和證據應用問題兩大類進行研究。高檢院理論研究所、法律政策研究室和省級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側重於證據理論立法研究,並進行整理歸類。
2.高檢院組織召開專門會議進行討論和論證,統一認識,公布結果,出台證據問題司法解釋。對非法證據排除規則、證據質量要求、證據在各個訴訟階段應用標準進行規範和標準化的規定;對需要由立法機關補充立法解釋的問題,應盡快提出相關專題議案。
3.不斷完善證據問題研究長效機製。證據問題是影響案件質量的核心問題,司法實踐中對證據方麵存在的問題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解決。因此,從高檢院到各級檢察機關一定要重視證據問題研究,特別是證據問題應用研究。高檢院每年都應該舉辦證據問題研討會,其他檢察機關也應該經常性地召開專題討論會和論證會,解決實際問題,使檢察機關的辦案質量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