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一生飽經兵燹離亂,命運多舛,然而自律甚嚴,至死都保持了精神的純潔,成為知識者永恒的樣板。他的一生確如啼血的杜鵑,把源自心靈的真誠歌哭留給了世界;又如流淚的紅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如是,朱先生秉其光明心地、青春精神、完滿人格,在凡塵間書寫了一段亮麗的文化傳奇,予後來者無盡啟示。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豐子愷
豐子愷先生通曉音樂、繪畫、文學、書法,諸藝兼擅,性情真率,骨格清奇,被譽為是“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吉川幸次郎),“從頂至踵,渾身都是個藝術家”(朱光潛)。豐子愷情理交融的“緣緣堂隨筆”令人百讀不厭,而其風采獨異的“子愷漫畫”,更具跨越時空的魅力。
豐子愷漫畫,可謂解讀豐子愷精神世界和文學世界的重要入口。豐子愷,這位個性鮮明的平民藝術家,心靈純粹透明,充滿佛性,下筆古色古香,意趣爛漫,飽含著豐富的人生況味,寄寓了凝重的黍離之悲。他善從瑣屑的日常細節中提煉詩情,點鐵成金,揮灑出活生生的藝術奇跡,牽發讀者心底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豐子愷漫畫融合著深深的個人閱曆、生活體味、心靈感悟,具有典型的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除早期少數鋼筆寫生畫外,他的漫畫均以毛筆繪成,且多係單線白描,既獨出機杼地勾勒著事物的具象,又自由自在地創造出夢幻般的世界,憑其神妙鮮活的藝術氣息,建構起獨特審美空間。作為繪畫、書法與文學的綜合,豐子愷漫畫氣韻生動,小中見大,標誌著藝術境界由必然到自由的轉化。朱自清曾稱之為“帶核兒的小詩”,俞平伯亦譽之如“一片片落英都含蓄著人間的情味”。
子愷漫畫有描寫古詩句的,有描寫兒童相、自然相和社會相的,始終不忘關注現實人生,民間疾苦。《西湖上的大餅油條》《餛飩擔》諸作重在反映都市平民日常情態,表現下層民眾的勞動生活。他筆下的《曉風殘月》,那風的感覺,讓人可聞其聲,那柳枝或密或疏,濃淡相宜,寥寥幾筆,便勾出了層次的參差高低。《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中的主人公,既是現實生活中的人物,更是詩化與仙化的人物。《賣花女》線條柔美遒勁,天國般的境界令人陶醉。《小桌呼朋三麵坐,留將一麵與梅花》畫出農民生活的自得其樂。《野外理發處》《三娘娘》等鄉土風俗漫畫,注重捕捉動人瞬間,表現人物對生活的熱愛。無論人與景的組合,還是人與人的組合,均包納著儒釋道精神,體現出形象的圓滿與哲學的完美。“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豐子愷漫畫平易幽遠,哀而不傷,風神瀟灑,不滯於物,仿佛鬱鬱黃花,青青翠竹,又如空山靈雨,清芬悠揚,彰顯其清泉般的人格,水晶般的心靈。在一個物欲橫流詩性消解的時代,豐子愷漫畫提供了一種精神的清涼。它雖非宏大敘事,卻讓人從一朵浪花聽到海潮隱隱,從一片綠葉看見春雷滾滾。長亭古道,芳草連天,夕陽歸山;晚風拂柳,笛聲消殘,良宵夢寒。曆史與現實的撞擊,使其畫作生發出獨特的韻致美感。
桃花滿枝頭,朱欄映粉牆,燕子呢喃,春風似剪;挖薺菜,放風箏,櫻桃紅,芭蕉綠,秋千架下笑語,葡萄藤邊小酌;山間水碧,江上峰青,斜脈脈脈,眉眼盈盈,月上柳梢,秋蟲合鳴……豐子愷筆下,生命蓬勃,無所不在,宇宙運作,形態萬千,旖旎風光惹人流連。於是,遂有了紅顏青山的嫵媚,紅葉女郎的亮麗,紅杏出牆的熱烈,曉風殘月的婉約,青燈黃卷的孤獨,鳥雀呼晴的空靈,飛淚濺血的哀傷,以及辛苦勞作的詩意;而掩抑不住的,是心弦的交感呼應,心靈的震顫共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國,豐子愷化無情為有情,體現出莊嚴自在的大境界。子愷漫畫那精美的構圖,細膩的筆觸,必將相伴歲月煙雨,永駐紅塵紫陌。
2000年9月5日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