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歐盟擬“綠化”ICT產業(2 / 3)

如果評估結果是積極的,公司就可以通過營銷和廣告手段自豪地向消費者宣稱已獲得綠色證書。在能效指標中排名靠前也有助於企業確立在行業領域的龍頭地位,並獲得客戶的尊重。

“我們以可持續發展的方式管理我們的企業。我們決定不隻是做另外一個項目,而是推出一個新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我們要將它完全地融入到我們的經營策略之中。這樣,我們不但能取得進步,還能獲得客戶的尊重。”全球軟件公司SAP綠色IT部的副總裁馬蒂亞斯·戈特勒這樣說道。

2010年,SAP連續第四年排名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第一名。“我們走近客戶時,客戶相信我們能真正地幫助他們。這是第一個關鍵點,如果你想幫助社會或企業,那你就需要樹立一個榜樣”,戈特勒表示。

促進減排

在支持向低碳經濟轉型方麵,ICT行業也能提供一定解決之道。

根據麥肯錫谘詢公司的預測,到2020年,智能設備和應用程序的廣泛使用可以減少高達15%的全球碳排放。“ICT是無碳社會的推動者”,日立歐洲的主管兼集團主席斯蒂芬·戈默索爾在一次智能能源和可持續發展ICT會議上說,“IT元素是低碳社會轉型的核心”。

ICT促進低碳社會轉型的方案包括以下幾種:

(1)開關裝置、傳感器、熱水泵、數據服務器、軟件和控製係統、智能計量係統以及鐵路管理係統,其中鐵路管理係統具有雙重作用,它能同時促使人們從乘汽車向乘火車轉變;

(2)對智能電網的靈活管理和控製係統,目前很多“智能”技術都有賴於智能電網;

(3)製造工藝的節能方案,作為耗能大戶,製造企業占到歐洲一次能源消費量的30%左右。

2009年,歐洲委員會發布了一項研究報告《ICT與能效——以製造業為例》,其中編製了2009-2015年ICT部署活動的建議清單和2015-2020年ICT在製造領域研發需求的摘要。報告提出,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節能65%是一個合理預期。

報告中還提出,“預計這些建議的措施將有助於製造業從占主導地位的‘最小投入獲得最大產出’的經濟學範式向‘最少資源獲得最大增值’的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範式的轉變”。

在促進城市更合理使用能源方麵,ICT也起到關鍵作用。這是通過使用更節能的建築、交通、路燈照明和其他相關產品來實現的。向智慧城市轉型所麵臨的一個挑戰是如何將ICT整合到電網之中。目前,這種整合還十分缺乏,而現有的電網基礎設施已經使用了50年。城市區域的能耗占歐盟能耗的70%,而交通擁堵成本就占到歐盟GDP的1%左右。

為了鼓勵創新,歐盟委員會共同資助智慧城市項目的開發。事實上,2012年7月10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啟動一項創新合作計劃,每年提供3.65億歐元的基金用於開發城市智能技術。歐盟已將2013年的3.65億歐元基金撥付,用於城市技術的開發。

歐洲創新合作計劃(EIP)由民營企業和歐盟執行委員會對能源、交通、ICT領域開展共同研究,以開發一定數量的批準項目。

正在醞釀中的項目包括使用數字技術和衛星技術改善交通狀況的城市電子公交項目,租賃替代燃料汽車的智能手機應用項目,電動車快速充電項目等。

生態設計

雖然ICT可以促進節能,但電子消費產品的能耗早已引起決策者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