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成富留下一個孫子叫徐衛國,子承祖業也進了勘探隊。那時我也剛進隊,有次上級委派去雲南協助地方做次地質勘探,當時我倆資曆最淺,按說輪不到,但是隊裏的老人都外派出去,領導一見沒辦法,就讓我倆還有另一個剛入行的新人大剛頂了。

到了所在的那個寨子時,已經入夜了。連續開幾天車,到地兒我們倒頭就睡,一覺睡到日上三竿,直到被一陣歡快的土話驚醒,竹樓下穿行著妍麗美飾的傣家少男少女,酸角、香蕉、拳頭大小的小菠蘿……漫山遍野的異域風情,通風涼快的竹樓,頓時感覺天高地闊,心曠神怡。

我們的到來受到了當地部門的盛情款待,頭一次被這麼敬著,我們哥仨受寵若驚,感覺要是不作出些貢獻挺對不住人家。當下就一直催著對方趕緊布置任務。對方也痛快,要我們去查清楚當地一口枯井的水脈源頭。

這口枯井是有來曆的。當時在街上建房的時,規劃到老井這個位置的時候,準備把它填了,但是當地人不同意,因為在老井的後麵是一片小樹林,村裏老人說這片樹林下麵是個萬人坑,當年是幾個幸存下來的勞工偷著在上麵種植了幾株樹,作為標記,以備後人來祭拜,而當地很多人都是以前日本煤礦中勞工的後代,所以不讓砍林建樓,因此以這口枯井作為分界線。後來礦上隻好把街首向前延長,街尾就到老井這結束了。

前不久,幹涸已久的老井突然在一夜之間水勢乍現,急湍洶湧,整口井充溢的滿滿蕩蕩的,幾欲向外漫出。有人把繩子綁在鐵塊上,沉下去測量水源,結果三十幾米長的繩子垂下去,竟然沒有到底,把繩子續借上去,一直延長到二百多米,仍然沒有挨到實地,井底仿佛在一夜之間陷入到了無盡的深淵裏。更為奇特的是,有人在井口看見有魚向上蹦躍,打撈上來一看,發現這些魚長的奇形怪狀,尾巴呈棒錘形,有的居然有一尺來長。魚被送到了水產研究所,經過專家仔細辨認後,不禁大吃了一驚。這些怪異的魚是早已絕跡的數億年前古生代物種——空棘魚。這是一種生存在距今五億年前的古生代時期的魚種,這一時期,蕨類植物繁盛,形成集中的森林資源,也是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現在在井水中發現的這些空棘魚,無疑是魚類綱目上的活化石。當地領導極為震驚,這股帶著這些活化石的水源,究竟是從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