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奉天倡義(3 / 3)

顧君恩欠身一笑,緩緩言道:

“剛才眾位所言,固然各有道理,但又都不甚妥當。金陵地居下遊,遠道去攻,未免失之過緩;直下河北,徑取北京,則太過冒險,萬一不勝,就毫無退路了,因而失之太急;武昌飽受戰火,十室九空,得之無用,舍之也不足為害。而關中是大元帥的桑梓之邦,百二河山,具天然之險要,最宜建國立業。如能據有關中,再旁掠三邊,補充兵力,攻取山西。得手後再全力進取京師。進有可攻,退有可守,方稱萬無一失。”

李岩聽了,立即表示讚成:“此議大佳。眼下孫傳庭奉旨出師,在陝西練兵,預備固守秦關。但朝廷卻連下嚴旨,命他出兵。我軍正可以趁他整軍未定之機,一鼓作氣,殲而滅之。倘若等到他把兵馬都訓練好,那時候就難辦了!”

聽著聽著,李自成的臉上也露出了笑意,拍板道:“好,就依顧先生的高見,先取關中,再攻北京!”大計既定,大順農民軍兵發漢中,所向披靡。

明督師孫傳庭在柿園戰敗後回到陝西,大力整治軍隊,製造以火攻敵的戰車二萬輛,招募勇士,讓白廣恩、高傑率領,想等到義軍缺糧時進攻。然而朝廷天天催促出戰,孫傳庭不得已率部出關,命牛成虎、盧光祖為前鋒,由靈寶進入洛陽。高傑為中軍,發文書令白廣恩從新安前來會合。河南將領陳永福駐守新灘。四川將領秦翼明從商、洛出兵,形成互相配合、夾擊敵人的勢態。前鋒在澠池打敗了義軍追到寶豐,又攻下寶豐城。明軍駐紮於郟縣,李自成率領一萬騎兵返回來交戰,義軍又大敗,李自成幾乎被抓獲。碰巧天下大雨,道路泥濘,糧車不能前進。李自成派輕騎兵從汝州出發,攔截運糧道路。孫傳庭於是把軍隊分為三部,命令白廣恩從大道走,命令高傑跟著自己從小路走,去迎接糧車,命令陳永福守衛軍營。孫傳庭出發後,陳永福的士兵也爭著要出發,無法製止,於是就被義軍跟蹤。到了南陽,孫傳庭掉回頭作戰,義軍的陣勢布置了五層,官軍攻破了三層。隨即逐漸退卻,以火攻敵的戰車敗逃,騎兵也大量逃跑。義軍放縱鐵甲騎兵踐踏官軍,孫傳庭大敗。李自成率全部人馬追擊,一晝夜超過四百裏,官軍死了四萬多人,損失兵器輜重幾十萬。孫傳庭逃到黃河北麵,轉而奔往潼關,精神崩潰情緒沮喪,再也振作不起來。然而想到自己年前在此大敗李自成的軍隊,於是力圖堅守潼關而抗擊大順軍。不料大順軍事先打造了攀越山險用的鐵鉤釘數萬套,由小道攀越山崖,神兵天降般出現在明軍後翼,明軍全無防備,頓時大亂。十月初二,潼關失守。孫傳庭陣亡。

潼關一破,大順軍便長驅直入關中,各州縣迅速瓦解,10月11日,大順軍進入西安,生俘了明秦王朱存樞,其數百萬家產,盡數沒收以充軍餉。這時候,明軍敗將四散奔逃,李自成調兵遣將窮追不舍。明將白廣恩走投無路向大順軍投降,李自成親自設宴為他壓驚,還攜著白廣恩的手一同就座,兩人交談得頗為融洽。其他明軍將領聽說後,也紛紛來降。

然而李自成心中卻獨獨忘不了那個在他三圍開封時誓死守城為明軍效力的驍將陳永福。李自成久攻開封不下, 而且傷亡慘重, 多半就是由於陳永福的頑強抵抗,所以早就覺得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因而西安既定後,陳永福正固守在一座孤山之上,已經山窮水盡,不可能再有什麼作為了。李自成便請白廣恩去勸陳永福投降。

誰知白廣恩回來卻沮喪地告訴李自成,陳永福不敢投降。因為當年陳永福之子陳德,曾一箭射中自成,險些傷了眼睛。怕日後李自成會記仇。

李自成聽後爽朗地笑了起來,他撫摸著臉上那塊傷疤說:“你讓他放心, 我李自成不是那種隻計私怨的小人!當初他也是忠心為主,沒什麼可說的。他驍勇善戰,隻要肯降,我決不會虧待他!”

見白廣恩還有些猶豫,李自成便伸手從身上的箭袋裏取出一支箭來,折為兩段交給白廣恩說:“告訴陳永福,我李自成如果違背諾言,有如此箭!”陳永福被李自成的誠意終於打動了,他投誠了大順軍。此後,更有許多明軍將領紛紛前來投順。而陳永福此後一直忠心耿耿地跟著李自成廝殺,最終在敗離北京之後的抗清戰鬥中陣亡。

李自成平定關中之後,便命李過速返故鄉米脂,重修李氏祖墳,並造一座行宮,以備自成回鄉祭祖。一切就緒,李自成便由西安起程,往米脂而來。此次回鄉,一為祭祖,二來也有個衣錦還鄉之意。所以一向儉樸的李自成這一回也不免鋪張起來。沿途鑼鼓喧天,盔甲映日。李自成一馬當先,一身的戎裝,左右20員大將也全身披掛,肅然相隨。後麵則有萬餘鐵騎,浩浩蕩蕩護衛著大元帥的旗幟,真是威風凜凜。

沿途百姓都扶老攜幼,簇擁在道路兩旁,爭著一睹李自成的豐采。一時間,歡聲如雷,笑語震天。那些隨自成回鄉的大順軍士兵也都是米脂一帶人氏,眼看就要回到久別的故鄉,與親人相見,真是欣喜若狂。隻是礙於軍紀,不能盡情表達,但那眉宇之間,個個都洋溢著一團喜氣。

到了米脂,早有許多鄉士紳民迎了出來。為首的幾個人李自成看著有些麵熟,他們見了自成也都紅了眼圈兒,搶上前來攀住他的馬頭,哽咽訴道:他們都是自成的族人,自從邊大綬掘墓之後,大家生怕官軍前來,誅滅自成九族,因而都逃到異鄉隱姓埋名,不敢承認是李自成的同宗。直到聽說大順軍攻占了西安,平定了關中,聲勢越來越浩大,才又先後遷回故鄉。李自成在馬上聽了,也覺心酸,當下好言勸慰,又立即命人取了金銀來,分賞族人。隨即撥馬向祖塋馳去。

牛金星跟在李自成身邊,一一指點著他如何依照古禮行祭。又是更衣,又是奏樂,又是唱禮,又是叩拜,一套儀式繁瑣之至。

好容易祭奠結束,李自成便在行宮內大擺酒宴,遍請眾位鄉親。

在軍中一向謹慎的李自成,這次不比尋常,他破例開懷暢飲,喝得有了幾分醉意。回想起年少時在家鄉的坎坷經曆,看著眼前的榮耀歡樂,由不得感慨起來。他舉杯向眾人祝酒,朗聲說道:“自成一介匹夫,為了百姓的疾苦,起兵十餘年來,橫行天下,南征北戰,與家鄉父老久違了!如今關中已定,京師也指日可破,大明朝就要完了!這錦繡河山不久就要改姓李啦!”

一席話說得大家熱血沸騰,連連喝彩。

李自成也豪氣陡生,大聲道:“家鄉的後生們,跟我李自成去打北京吧!本帥坐了龍廷之後,咱米脂人也可以揚眉吐氣啦!”

席中一群青壯年聽了,都摩拳擦掌,恨不能立即披甲上陣。他們都連聲呼喝,叫拿酒來。

這天,米脂縣像過年一樣,滿城都洋溢著喜慶氣氛。

崇禎帝聽說李自成已入潼關,占了西安,終日驚惶不安,於是急命餘應桂為陝西三邊總督,令他速往關中,收拾殘局。餘應桂領了聖旨,當麵對崇禎帝哭哭啼啼說:“去了又有什麼用啊!”他不得已打點兵馬出了北京,又在黃河邊徘徊不前,不敢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