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是一個善於征戰的民族,但是當它掠奪大量的財富和使用奴隸,使本國人民從艱苦的勞動中解脫出來的時候,它的輝煌注定不會長久;邪惡、腐敗和懶散書寫了可恥的曆史,那也意味著盛極一時的羅馬氣數已盡。羅馬偉大的演說家和政治家西塞羅說過:“所有的工匠都在從事著無恥的行業。”亞裏士多德對於基督教哲學十分陌生,他說:“規範的城市不會讓技工成為公民,因為讓那些技工和傭人過上賦有美德的生活是不可能的事情。有些人生來就是奴隸。”但是幸運的是持有勞動可恥觀念的羅馬,最終被其他民族征服了,這也使得人們的觀念發生了重大的轉變:人們的勞動受到了尊重。基督不會說:“不勞而獲地生活是應得的,而艱苦的勞動是可恥的。”任何人都是有尊嚴的,他們有權利高呼受到合法的尊重。
一個人本身應該具有的是尊嚴,而不是金錢或者名聲。一個人想要保持尊嚴就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隻有尊嚴才能夠讓他流芳百世。人們生活在世界上並不清楚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情,他們隻能依賴自己的本性和能力,不斷地在社會上打拚,隻有這樣才能夠體麵地活下去。同時,在前進的道路上,人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誘惑讓他們偏離自我的原則,隻有那些意誌堅定的人才有可能實現美好的理想。對於那些想要成功的人來說,付出一定的代價是必然的,當然飽嚐回報的滋味也是極其難忘的。從小就立下誌向,努力進取,終歸會得到甜美的果實。不要見異思遷,也不要半途而廢,隻有沿著堅定不移的目標才能夠成為生活上真正的強者。
命運總是讓人感到還有很多尚未完成的事業,唯恐他們為自己擁有的沾沾自喜而裹足不前。事實上,命運為我們提供了掙紮和進取的廣闊空間,它讓我們因為努力而獲得回報,同時讓那些隻知道索取不知道服從的人遭受嚴重的懲罰;命運總是指引人們勇敢地前行,使人們憧憬無限美好的未來。
勞動是人類的導師,它使人類變得更加堅強,更加勇敢,從而能夠跨越一切艱難和險阻。它教會我們擺脫習俗、書本和理論的束縛,教會我們在社會中與人打交道的能力,使我們懂得處理現實事務的道理和原則。
一味地接受脫離現實的教育,按照書本或者某種理論的指導采取千篇一律的行動,不僅會扼殺人們的個性,而且能會摧毀整個民族的生命力。勞動還教會我們遇到任何困難都要忍耐、堅持、寬容,它還教會我們做事情的現實方法和原則,鼓勵我們每天都從事有意義的工作。勤奮能夠讓我們總是努力接受生活的檢驗,做出快速的判斷去選擇要從事哪種事業;它也使人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勇於從事各種實踐活動。
卡姆貝爾爵士為了能夠找到不用經常回家探望的借口,他給父親的信中這樣說道:“如果想要獲得成功,我就要比其他人具備更堅實的基礎。當其他人在休閑和娛樂的時候,我要在房間裏刻苦鑽研;當他們睡覺的時候,我還在堅持學習;當他們去野外遊玩感受田園風光的時候,我依然在抓緊時間學習。”
為什麼在畫布上印有“奉告祈禱”就值十二萬五千美元,而其他藝術家的僅僅值一美元呢?其實這是因為米雷特傾注了值這個價的思想和勞動在畫布上麵,然而其他人是因為隻投入了價值一美元的努力。傾注心血的作品才是無價之寶,否則隻會變成庸俗無用的東西而已。
一位鐵匠為馬打馬蹄用了價值五美元的鐵,他能夠因此賺得十美元;刀具製造者用同一塊鐵製成小刀,可以賺得兩百美元;機械師用同一塊鐵做成磁針,能夠賺得六千八百美元;鍾表匠用它做成發條,能夠賺得兩萬美元,如果做成細彈簧能夠賺得兩百萬美元。同樣重量的一塊金屬用於不同的地方就有六種不同的價值。其實,人們在出生的時候也擁有了本身的資本,通過它,人們也能夠成就不同的東西;那是我們不能拋棄的,甚至懶散也不能將他們毀滅,而隻是掩蓋了他們的價值。很多年輕人總是狂熱追求美麗和有用的事物,他們滿腦子都是這些東西;還有一些人沒有任何理想和追求,隻是無所事事地過活,直到生命走到盡頭,才有可能意識到最寶貴的東西已經流逝了,然而那時再想亡羊補牢,為時已晚了;有些人及時糾正了自己的錯誤,或許還可能獲得生活給予他們的回報。
一位輕率無禮的英國牧師對利徹菲爾德主教說:“主教大人,布道其實是最容易的事情。我經常在走上布道壇之前拿好我的文本,到時候照本宣科就可以了,不費吹灰之力。”主教說:“是啊,我和其他人一同聽了你的布道,我們都一致認為你的布道極其平常,沒有講出深刻的道理,也沒有提起人們的興趣。”
世界上到處都是以非常主觀的視角看待問題的人,他們總是說應該這樣和應該那樣,但是遇到一點障礙他們就泄氣了;他們總是宣稱雄心壯誌,但是從來都沒有真正落實到實際行動中,所以更別談為公共事業做出任何貢獻了;他們非常渴望成功,但是總是不想承擔任何代價和責任。要知道,從來不會有一勞永逸的事情。他們何嚐不去垂涎成功階梯頂端的甜美果實,但是他們不期望像其他人那樣一步一步攀登,總是希望能夠一步登天;他們也憧憬勝利,但是一遇到困難就打了退堂鼓。他們希望永遠生活在安逸的環境中,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達到目標,然而對於任何障礙他們又都視而不見。其實,是因為他們不清楚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的道理;達到目標不僅需要謹小慎微,而且還需要時刻保持摩拳擦掌的狀態,隻有保持旺盛的精力才能夠使生命的機器高速運轉,而不至於因為某些摩擦就停滯不前。
通常付出的努力與獲得的回報是成正比的。上帝也懂得要給予付出高昂代價的人豐厚的回報。如果一個人獲得了至高無上的榮耀,那麼他也一定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那些隻懂得享受祖先遺留的財富和權勢而不思進取的人,隻能使自己成為毫無用處的寄生蟲,一旦寄生的東西不存在了,他們也就失去了安身立命之地。任何成功都要付出代價努力爭取,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沒有成功坐等你來享受。
羅馬在美德和榮耀這兩座神廟中安排了座位,以至於如果人們沒有進入第一座神廟的話,就不可能走入第二座神廟了,這在當時成為了約定的俗成。任何不具備美德,沒有經過努力的人,都不會獲得至高無上的榮耀。
所有人都希望獲得成功,但是究竟應該怎麼做才會成功呢?是不是獲得了暫時的成就後就可以不再追求了?是不是已經擁有了某些東西就不再渴望了?但是你究竟需要多大程度的成功呢?你能夠忍受多大程度的代價呢?為了獲得成功你能夠等待多長時間呢?
你渴望接受教育嗎?你願意穿著破舊的衣服上大學嗎?你能夠像威德那樣借助果林裏的篝火來學習嗎?你能夠為了借到一本心愛的書而幾乎光著腳在雪地裏跋涉兩英裏嗎?你能夠像薩姆耳·德魯、基托那樣即使饑寒交迫也能堅持學習嗎?你能夠像約翰·斯格特那樣每天早晨四點起床,堅持學習十個或者十二個小時;為了讓自己保持清醒,將毛巾浸濕放在額頭嗎?你能夠因為沒有錢買書而借來逐字抄寫嗎?
你能夠按照世俗的建議去學習法律而放棄自己的興趣嗎?你能夠下定決心過著隱士一般的生活潛心研究學問,而不受到任何世俗觀念的束縛嗎?著名律師切蒂問一位年輕人:你是否能夠忍受清貧的生活追求自己的理想呢?你是否能夠像修·米勒那樣忠愛礦石研究而放棄舒適的環境呢?你能夠像亨利·威爾森那樣與一頭牛和六隻羊一同渡過十二年嗎?你能像亞伯拉罕·林肯那樣因為買不起書而跋涉四十英裏嗎?
當然,生活在現今時代的年輕人比起那些偉大的人物來說,他們的環境優越得多。但是我們要知道:無論身處何種環境,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付出代價。同樣你要經受各種考驗,隻是不同的時代考驗的具體形式不同罷了;但是也不能認為獲得成功是不可能達到的神話,真正的神話就是要經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創造出來的。你能夠成為熟知人們心理的演說家嗎?你能夠像德謨斯尼斯那樣為了說服人們而持續好幾個月嗎?你能夠像他那樣堅定地改掉自己不文雅的舉止嗎?你能夠像溫德爾·菲利普斯那樣忍受由於觀點不同而招致人們的諷刺和侮辱,但是仍然鎮定自若嗎?你能夠像狄斯累利那樣忍受議會中人們的冷嘲熱諷嗎?你能夠堅持原則、保持風度,像他那樣被譽為“世界上最有風度的人”?你能像庫蘭一樣堅持不懈地說服那些曾經對他不屑一顧的人們嗎?你能夠像薩沃裏羅拉、科布登、謝裏丹等人那樣即使麵臨慘痛的失敗也能東山再起嗎?
你能夠像韋伯斯特一樣,即使沒有接受過任何學校的教育,也可以鼓起勇氣成為偉大的演說家嗎?你會像喬治·懷特菲爾德那樣為了賺得牛津大學的學費而去擦皮鞋嗎?你會像彼徹那樣一生追求布道事業,即便在印第安納州破落的小鎮上隻為十九個人布道,仍然積極學習從事布道行業的所有細節嗎?你能夠像安娜·蒂金森那樣,即使麵對冷嘲熱諷,甚至生命的威脅還是堅持自己的事業嗎?你會像基督那樣即使被釘在十字架上飽受痛苦的折磨仍然堅持真理嗎?你會為了偉大的藝術事業,整天與大理石、畫布為伴而堅持不懈地追求嗎?你會像邁克爾·盎格婁那樣為了獲得建議和忠告而長途跋涉嗎?你會在世人的反對中、甚至在國家明令禁止的情況下,還堅持自己的藝術追求嗎?你會堅持七年的時間從事最終流芳百世的著作《末日審判》嗎?你會拒絕豐厚的酬勞,唯恐玷汙崇高的精神嗎?你會在天還沒有亮的時候就起床從事你夢想的事業而不知疲倦嗎?你會為了追求文學藝術忍受放逐之苦嗎?你會在他人搶走書稿的時候一蹶不振從而放棄多年的夢想嗎?你願意最終無知地離開人世嗎?也許你可以寫出像莎士比亞那樣的戲劇,但是你能夠直到去世還沒有得到同代人的讚同,而要等待兩百年後才得到人們的認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