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也掙一點出鏡率什麼的,但他卻逆而行之,不但沉默寡
言,不喜歡在公眾場合露麵,而且對媒體的采訪也是敬而遠之。
就連默克爾當選總理的那一天,紹爾也沒有到現場去見證妻
子的曆史一刻,而是呆在家裏看電視直播。
據說,他的姓氏紹爾在德語中有“壞脾氣”的意思,但他顯
然沒這麼囂張,他隻是默默地對自己發狠,讓自己沉默,然後在
幕後全心全意地支持老婆的工作。
也許過不了多久,德國人會流行一句話 :每一個成功女人的
背後,都有狠男人。
羅馬尼亞的一位市長也對自己挺狠的,他寧可被抗議者變成
“人肉火把”,也不願出台政策降低當地的房價。
據報道,這位名叫所羅門的市長管轄的是羅國東部城市巴拉
德。該市市政廳官員提出了一項為無家可歸者建造一批廉價房屋
的計劃,但是,被不通人情的所羅門市長一口否決了。
為了抗議市長,一名無家可歸者竟然在市政廳門前放火將自
己燒死。這下,立即引發眾怒,當地一些憤怒的市民威脅稱,與
其放火燒死自己,不如把市長點把火燒死更痛快。
得知這一威脅後,所羅門市長膽戰心驚,命令秘書隨身攜
帶一隻滅火器,以防萬一。同時他還請了一名攝影師隨時跟隨,
拚一把,讓明天的你感謝今天的自己
萬一遭到襲擊,就可以拍下襲擊畫麵作為證據交給警方。
看看,這位市長對自己有多狠。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男
人要想有點成就,就是要對自己狠一點。
¨ ¨ 眼光高低決定事業成敗
有價值的人生就是不斷追求高境界的人生。而人生追求高境
界,離不開開闊的眼界。何謂眼界?眼界是所見事物的範圍,借
指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廣度。何謂境界?境界是指人們思想認識
上所達到的深度與高度。
我國曆史上,被譽為清代“紅頂商人”的胡雪岩曾經有一
句至理名言 :“做生意頂要緊的是眼光,你的眼看得到一省,就
能做一省生意 ;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生意 ;看得到外國,
就能做外國生意。”
可以說,這一做事的眼光幾乎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點之一。
比爾·蓋茨不僅是個電腦天才,也是一個經商的天才,具有
與眾不同的長遠眼光,他用預測未來的精神來指導科研,他的那
些有關計算機的預言今天已經成為了現實。
還在大型計算機壟斷市場的時候,比爾·蓋茨就說出了那句
在多年以後讓全世界都讚歎不已的名言 :“我們的目標是讓每一
個辦公桌上以及每一個家庭都擁有計算機。”比爾·蓋茨在開始
創業時把自己公司起名為“微軟”,即“微電腦軟件”之意。蓋
茨創立這家公司的宗旨是 :要為各種各樣的微電腦開發軟件。到
如今,全世界有至少 3 億人在使用微軟操作係統。
作為公司的領導,比爾·蓋茨總能顯露出驅散烏雲複見天
的智慧,他會很好地把握將來的用戶,並且能夠在大多數人動
搖的時候執著地堅持,事實證明,他的許多決策和判斷都是對
的。開創 DOS 是一個例證 ;否定 DOS 開創“視窗”又是一個
例證 ;“視窗 1.0”失敗了,做“視窗 2.0”,“視窗 2.0”失敗了,
做“視窗 3.0”,始終不渝,鍥而不舍,這是第三個例證 ;當
“視窗 95”大行其道,大發其財的時候,卻來開發“視窗 NT”,
是第四個例證。
比爾·蓋茨,這個對時代脈搏把握得十分敏銳的商業奇才,
從推出“視窗 95”之後,就突然搖身一變,成為了信息高速公路
這一最新概念的推銷者。在《未來之路》一書中,比爾·蓋茨有
以下關於信息高速公路的論述 :
“你越年輕,適應計算機對你而言就越重要……如果你現在
才 25 歲,而不習慣使用計算機的話,無論從事什麼工作,你幾
乎都要冒事倍功半的危險了。最起碼,要是你能把計算機當作一
種工具熟練地使用,找工作就會容易些……
“將來有一天,一一個虛擬現實遊戲能讓你進入一個虛擬
酒吧,在那兒與一個不一般的人目光相遇,對方意識到你對他
(她)有興趣,就走過來與你交談。你滔滔不絕地說話,用你的
魅力和機智給這個新朋友留下深深的印象。也許你們兩個,當時
當地,就決定要一起去巴黎。呼——噓 ! 你們就在巴黎了,兩人
一塊兒注視看巴黎聖母院的彩色玻璃。‘你有沒有在香港坐過星
海渡船?’你也許會問你的朋友,以邀請式的口氣。呼——噓 !
模擬現實當然要比所有曾經有過的電視遊戲更吸引人,也更令人
拚一把,讓明天的你感謝今天的自己
上癮。”
值得指出的是,以上有關信息高速路的那些思想,是比
爾·蓋茨早在十多年前就提出來了的。直到今天,人們完全可以
看到,蓋茨當初的一些預言已變成了現實,這位電腦天才又一次
以他的科學預言推動著時代的進步。
在回顧自我成功的經驗時,比爾·蓋茨指出,眼光是創造成
功的必要條件。與此同時,在比爾·蓋茨創業所屬的那個時代,
一些曾經獲得過成功的偉大企業家也有過的眼光短淺,例如王
安,甚至藍色巨人 IBM 的負責人,以及蘋果公司的最高統治者,
他們因一時眼光出現失誤而使事業遭到了慘重的損失,甚至因此
而破產。
在蓋茨的青年時代,DEC(數字設備公司)是最紅火的計算
機公司,公司的創建人肯·奧爾森是一位傳奇式的硬件設計師,
也是蓋茨心目中的英雄。1960 年,他推出了第一批“小”計算
機,從而創建了小型計算機工業。最早的計算機叫做 PDP-1,一
個用戶可以花上 12 萬美元買一台奧爾森的 PDP-1,而不是花幾
百萬美元買 IBM 的“大鐵塊”。它沒有大機器那樣功能強大,可
是它的用途廣泛。DEC 通過提供大量各式各樣的計算機,在 8 年
之間發展成為一個擁有 67 億美元的公司。DEC 維持了 20 年時間
的高速發展。
但奧爾森的眼光不再長遠,他看不出小型桌麵計算機的發
展前途。結果,他被排擠出了 DEC。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
奧爾森還在反複地、公開地把個人計算機看作是一種趕時髦的
玩意兒而嗤之以鼻。奧爾森本來是一個眼光遠大的人,他極善
於看清種種創新手法,然而在做了多年的創新者之後,他錯過
了他前途中的一次大轉折機遇。
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結果也不同。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個
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們在決策時,從不隻顧眼前利益,就事論
事,而是善於用辯證的思維方法去指導商務活動。
作為一個年輕人,必須具備一定的判斷經濟大勢的能力。如
果可預見的未來預示經濟不景氣,守下去隻有虧本,那麼,是否
要暫時結束或是減縮經營的規模,就要做出決定,否則一路拖延
下去,可能損失慘重。如果你認為經濟會很快振興,現在隻是暫
時現象,到時候,那些欠缺遠見的都停業轉產了,你就可以搶得
有利地位,賺取較高的利潤。要對未來有一個更準確的預測嗎?
那就延伸你的眼光吧。
如果一個人沒有眼光氣度,就會看不遠,那他的前途就有
限。有遠見有大見的人,他就有千秋的事業,永遠有他的偉大。
這是智慧大小有別。一個人壽命的長短,看你能不能把握。有些
人活了幾十年就死了,不曉得把握它。所以說 :“小年不及大年。”
拚一把,讓明天的你感謝今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