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敢為天下先,做自己人生的“伯樂”(1 / 3)

第三章 敢為天下先,做自己人生的“伯樂”

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最重要的標誌就是不隨波

逐流,不妄自菲薄。現代人常說,自信是“他信”

的前提,的確,你自己都沒有底氣,別人憑什麼相

信你呢?請自信地追求並堅守,千萬別輕易地懷疑

自己。

拚一把,讓明天的你感謝今天的自己

¨ ¨ 走不同尋常的道路

不論是在人生當中,還是事業當中,要想獲得偉大的事業,

就要走與眾不同的道路。亞光科技董事長陳國華說 :“我們的經

驗無它,隻不過我們一直在告訴自己,要走一條與眾不同的路。”

當年唐駿隻是一個在四處打工的普通青年,但是他克服了不

少人生中的困難,成長為一個知識分子。他首先就突發奇想,走

出國門,向當時信息技術的巨頭——微軟進軍。他的目標很明

確,他想成就一番大事業。他在微軟當了十年小職員,開始對微

軟的整個係統進行研究。或許說,這是不可理喻的,當時沒有人

能理解他所做的一切。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做到了,從而令蓋茨

對他刮目相看,他成了微軟中國區的總裁。但故事並沒有完,他

又開辟了新的道路。沒過多久,他辭去了待遇極高的職務,另立

門戶,以多年的經驗成功創業,成了中國信息業的骨幹,成為了

中國的打工之王。

“天下之事,輾轉相勝 ;天下之巧,層出不窮。”時代需要開

拓者,生活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裏人們需要有自己獨特的創造

力,正如法國文藝複興後期、16 世紀人文主義思想家蒙田所說

的 :“我不願有一個塞滿東西的頭腦,而寧願有一個思想開闊的

頭腦。”如今的社會,沒有獨樹一幟,就不會有偉大出眾的事業。

比爾·蓋茨很多年來都是世界首富。為什麼比爾·蓋茨會

如此富有?有些人說因為他是個天才,有些人說是因為他善用策

略,還有些人說是因為他對市場營銷很在行,有人說是因為他懂

得如何聘用最好的人才為他工作,這都沒錯,但是有一點不可忽

視.比爾·蓋茨之所以會是世界之首富,乃是因為他很有遠見,

敢於走與眾不同的道路。

當比爾·蓋茨創立微軟時,它隻是個很小的公司。當時居世

界第一位的是 IBM 公司,但它堅持認為未來仍然將會是以商務機

器為主,但是比爾·蓋茨知道計算機硬件是由軟件所控製的。因

此,他沒有做硬件,而是專心做起了當時還不為人所關注的軟

件。結果,視窗軟件一麵世,就迅速占領了市場。

試想,如果比爾·蓋茨當時沒有微軟件,而是和別人一樣賣

機器。如果是那樣的話,蓋茨現在肯定成不了世界首富,而是不

知道在哪裏賣機器呢。

成功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條,麵對別人的成功,多多少少

有點向往。然而成功就像一條路,這條路上泛濫著花花草草,

但隻缺奇花異木,我們並不需要效仿別人,如能獨創一格,那

便能使成功路不缺美麗。

施瓦辛格是很多人崇拜的偶像,他是拚搏在人生路上永不止

息的偉大形象。他早年是舉世囑目的健美先生,一身壯實的肌肉

讓他拿遍了大大小小的健美比賽獎項。但他並沒有逗留健美給他

的榮譽中,而是選擇走一條不尋常的路——好萊塢影視。他在好

萊塢創造了更大的輝煌後,雄心勃勃的他又搖身一變,成為了一

名政客,在政壇上叱吒風雲。這個健壯的美國人向我們展示了不

走尋常路的美,創造了一個個不尋常的神話。

曆史上,走與眾不同的道路而成功的不乏其人 :孫中山沒

拚一把,讓明天的你感謝今天的自己

有走改良派的道路,推翻了清政府 ;毛澤東拿起了槍杆子,建立

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些事情都已經耳熟能詳了。“學我者生,

似我者死”,這是著名畫家齊白石教會其弟子曾留下的名言,對

於事物的認識我隻抱以創造性的運用,隻有博綜而約取,才能賦

予我們在事業上心的生命,是的,這就是“不走尋常路”的意義

所在。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的思維,成功之人應該有一條隻屬於他

自己的道路。人無論在哪個年紀無論身處何等地位,都有權力擁

有夢想,都可以選擇走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走與眾不同的道

路,要學會發揮我們的優勢,這樣我們才會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

而出。

¨ ¨ 勇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對於一個處在困境的人來說,成功的第一要義便是敢想敢

做,出手果斷,正所謂“十個好點子不如一次真行動”。隻有那

種敢於冒險,敢為天下先的,才能真正地在社會中縱橫捭闔,成

為人人景仰的成功男人。

王健林曾經說過 :“你要成功,要想不斷成功,或者還想獲

得更大的成功,就一定要能夠求變、求新,不能走別人走過的

路,不能做跟別人一樣的事情。凡是跟別人做一樣的事情,獲得

的肯定是平均利潤率 ;隻有做跟別人完全不一樣的事,才獲得超

額利潤。”

而且,科學表明,膽商對於成功的重要性,已經遠遠超出了

智商。一項對 1048 名經理人進行的能力測試發現,膽商指數的

高低是一個人事業成功與否的重要參數,其次是情商,再次才是

智商。

如果說人生、事業、財富像一座座大山,那麼高膽商人士就

會不畏艱險,不斷攀登,把每一個困難都當成一次挑戰,把每一

次挑戰都當成一次機遇,並最後傲立巔峰 ! 而缺乏行動力的高智

商者,隻能歎為觀止。

追求成功就要敢於做一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事事敢為

天下之先鋒。像搜狐的 CEO 張朝陽,正是憑借互聯網快速發展

的契機而創建搜狐網 ;而張興民也正是發現了中國和俄羅斯之間

易貨貿易的機會並大膽設想,從而成為中國的易貨貿易大王。我

們知道,微軟的比爾·蓋茨,蘋果公司的喬布斯等企業界的重量

級人物,都未曾大學畢業即投身於商界,並獲得了成功。而他

們的成功正恰恰在最佳時期的 29 歲之前,正如比爾·蓋茨所說,

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當時存在那樣的機會,並像一位勇士那

樣運用自己的智慧抓住了。

自古蓋房子出售,都是先蓋好房再出售,這似乎是天經地義

的事情。但香港商界奇才霍英東卻在上個世紀中葉來了個反其道

而行之——“先出售,後建築”。這一打破常規的冒險行為,創造

了一種全新的經營模式,使他邁上了由一介平民到億萬富豪的傳

奇般的創業之路。

霍英東是中國香港立信建築置業公司的創始人。在香港居民

的眼中,他是個“奇特的發跡者”。“白手起家,短期發跡”“無

端發達”“輕而易舉”“一舉成功”等等,這些議論使霍英東的發

拚一把,讓明天的你感謝今天的自己

跡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霍英東的發跡真的神秘嗎 ? 不,他主

要是運用了“先出售、後建築”的冒險高招。

霍英東做生意有一個可貴的品質,那就是不錯過任何一個機

會來發展自己的事業。20 世紀 50 年代,霍英東慧眼獨具,抓住

香港人多地少的特點,認準了房地產業大有可為,於是毅然傾其

多年的積蓄,投資到房地產市場。這無疑是比較大膽和冒險的行

為,如果失敗,他可能會血本無歸、傾家蕩產,但幸運的是,他

成功了。從 l954 年開始,他著手成立了立信建築置業公司,每日

忙於拆舊樓、建新樓,又買又賣,大展鴻圖,用他自己的話說,

他“從此翻開了人生嶄新的、決定性的一頁”!

在他以前的房地產業,都是先花一筆錢購地建房,建成一座

樓宇後再逐層出售,或按房收租。這種方法雖然穩妥踏實,但對

於快速發展的事業卻頗為不利。霍英東通過反複思考後想到了一

個妙招,即預先把將要建築的樓宇分層出售,再用收上來的資金

建築樓宇,來了一個先售後建。這一先一後的顛倒,使他得以用

少量資金辦了大事情。

原來隻能興建一幢樓房的資金,他可以用來建築幾幢新樓,

甚至更多。同時,他又能擁有較雄厚的資金購置好地皮,采購

先進的建築機械,從而提高建房質量和速度,降低建造成本。

更具競爭力的是他的樓宇位置比同行的更優越而價格卻比同行

的更低廉。而且,有時他還采用分期付款的預售方式,使人人

都能買得起。

這種以現代的眼光看似稀鬆平常的手法在當時無疑是石破天

驚般的創新和冒險舉動。霍英東的做法的確高明,他開創了大樓

預售的先河,成就了房地產業全新的經營模式。為了推廣先出售

後建築的營銷模式,霍英東率先采用了小冊子及廣告等形式廣為

宣傳。他說,我們開展各種宣傳,以便更多的有餘錢的人來買。

譬如來港定居或投資的華僑、僑眷、勞累了半生略有積蓄的職

員、賭博暴發戶、做其他小生意賺滿荷包的商販,都可以來投資